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06,(4X):80-80
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培育重大专项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用于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显著提高了定向育种水平。综合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滚动回交与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选育出一批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种。有效转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创制出含目的基因Xa21的恢复系中恢218和中恢8006,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国稻1号、Ⅱ优6号等。  相似文献   

2.
①主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优先支持抗病虫害、抗逆、优质高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林木新品种的培育,尤其强调超级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特种玉米,以及杂交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本项研究强调生物高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培育出目标品种为目的,并最终实现商业化操作。涉及的技术包括:植物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染色体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尤其是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核辐射突变和空间育种技术;等离子体突变育种和转基困技术。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单产潜力在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次重大突破后,出现长期踌躇不前。水稻育种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利用新种质、新技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水稻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和各种近等基因系群体的构建,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不断被精细定位,越来越多的重要发送的基因被克隆及功能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功能基因组学迅速地发展,这些为研究复杂农艺性状的分子机理提供机遇,也为生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广适应性综合性状改良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现状,主要包括质量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回交育种、基因聚合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因此,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综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与类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原理,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在回交育种、基因聚合、数量性状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上的应用现状,主要从单个基因的转移、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两个方面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作为C4途径的关键酶,一直是水稻、小麦转基因研究的热点.综述了PEPC基因工程现状,着重介绍了转C4光合pepc基因水稻、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及高光效育种最新进展;并指出转基因高光效育种的分子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有价值高光效种质有待进一步创制;将转基因高光效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开展水稻、小麦分子聚合育种,是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水稻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重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和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策略.并着重介绍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质量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基因聚合、基因渗入和回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最新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7-14
加快纯系选育速度、缩短育种进程,是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本试验利用大白菜桔红色、无表皮毛、亮绿秆三个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辅助大白菜优良纯系选择,开展加快大白菜育种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标记属于基因本身外显子区段的InDel或SNP标记,选择效率高(100%),可使大白菜优良纯系培育时间缩短3年,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形成的育种技术体系,可实现桔红心、无表皮毛、亮绿秆优质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精准分子设计。本研究结果直接来源于大白菜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在作物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标记的应用途径主要包括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与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3个方面。分子标记在基因聚合育种中应用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并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还有可能将与产量、品质或抗性等相关的不同基因或QTL聚合到一个品种之中,使品种在多个方面同时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分子育种的主要内容,本文从产量、适应性、品质、抗性和杂种优势利用方面阐述了水稻分子育种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开展分子育种以来所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转基因技术的日渐完善,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模拟育种软件的开发等,使分子设计育种逐渐成为水稻育种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其对目标基因快速而精确的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运用分子标记辅助的回交育种方法,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Za21迅速导入到杂交水稻的两个优良恢复系明灰63和6078之中,成功地完成了其抗生改良,并通过配组而达到了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标记辅助的水稻回交育种程序是:通过一次杂交、二次回交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DNA分子标记的概念、特点、种类,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种质资源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水稻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小麦分子育种主要包括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核心仍然是常规育种手段和方法。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其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育种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分子育种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小麦常规遗传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分子育种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设计培育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瘟病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和延长抗病周期一直是育种家研究的热点,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础上的多个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就稻瘟病的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结合育种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业学报》2004,20(4):F003-F003
该项目组依据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探究小麦优质、高产、抗病等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和遗传机制;采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建立高效聚合育种技术平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对超级稻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回顾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必须通过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实现超级稻新的突破。一是创制新种质、新材料,二是注重理想株型构建中几个关键性状的选择,三是开展生理生态理想型育种,四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五是实施理想株型栽培,从而实现水稻超高产与优质、多抗及广适应性的同步改良与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19.
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克服了常规育种方法周期长、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的局限性,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优良基因重组和聚合,能够对农作物新品种定向选育,使得分子育种成为育种研究的热点。在介绍植物分子育种的发展、研究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受耕地减少、水资源贫乏和极端气候频发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现状处于紧平衡状态。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所以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小麦新品种培育,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小麦育种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主要有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原创性分子育种技术缺乏和精准的表型鉴定困难等。为使我国的小麦种业更有竞争力,需要在明确育种目的的基础上,做好以下3点:(1)加强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通过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航天育种等方法创制突变体或将小麦与其近缘种如长穗偃麦草、小黑麦和鹅观草等进行远缘杂交以创制新种质,同时要加大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基因挖掘,在此基础上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促进优异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2)大力推进育种技术开发与创新、突破小麦分子育种的技术瓶颈,加强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1年多次加代和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加快育种的速度与选择效率。(3)尽快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鉴定平台,加强抗病鉴定、品质测定和水肥利用效率等特性评价,为表型的准确鉴定奠定基础,以增强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