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旱直播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除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总结化除技术,提出水稻旱直播杂草“一封”、“二杀”、“三补”的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4,(3):41-41,51
水稻薄膜覆盖旱种具有保温保湿、节水节肥、早栽早发等优势,其单产虽然比水作产量低,但在高傍田和望天田,却因保水抗旱,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水稻地膜覆盖旱种是干旱少雨地区提高水稻产量的一条新途径。贵州有望天田23.33多万hm^2,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水稻薄膜覆盖旱种栽培技术有利于水稻的平衡增产,对发展贵州省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山东、冀南、皖北、苏北、陕西关中等地示范推广麦茬水稻旱种,1985年种植面积约200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1984年新乡地区麦茬水稻旱种20.5万亩,平均亩产304公斤,超过了插秧水稻和玉米的单产,高产地块亩产突破了500公斤。亩纯收入比插秧水稻提高34%,比种植玉米提高96%。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第二次水稻旱种学术座谈会,由中国农学会、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于1985年1月15~18日在天津联合召开。会议交流了水稻旱种科研成果与信息。认为,当前水稻旱种技术已由前期旱长,中后期水管,发展到前期旱长,中后期湿管和前期旱长,中后期旱管,大大开拓了水稻旱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讨论了水稻旱种土壤养分问题.主要阐明:水稻旱种与淹水种植土壤养分的区别、水稻体内三要素的变化、氮素利用状况以及水稻体内养分运转率的区别等.同时提出,水稻旱种与淹水种稻在氮素营养的来源方面差异较大.淹水种稻应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而水稻旱种应适当增施一些无机氮肥.  相似文献   

6.
覆草旱种对水稻灌浆期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以及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裸地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对水稻灌浆期间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种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剑叶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水种水稻,后期尤为明显;旱种稻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水种水稻,灌浆中后期旱种稻根系活力下降较快;上述生理指标(MDA除外)水种〉覆草旱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表明与其他旱种方式相比,覆草旱种水稻的群体质量相对较好,后期生理活性较高。对覆草旱种与覆膜旱种及水种在生理活性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旱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水稻旱种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节水技术,对于发展节水农业和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旱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从光合特性、物质生产与运转、根系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激素和酶学机制以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讨论了旱种水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地早地一般主产杂粮,至于水稻的生产也主要以陆稻为主,产量低下。近年来,人们提出了水稻旱种栽培技术新的设想,并用目前生产潜力较高的杂交水稻,来改革山区传统的水稻生产,提高山区土地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水稻在旱种的生态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将产生何种变化,对于探索水稻旱种的可行性、明确杂交水稻旱种的栽培特点等,迫切需要了解。为此,本试验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13,(4):58-58
黑龙江省通过建设高标准节水示范区等方式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2013年水稻旱种推广面积将达40万hm^2。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结构尚不合理,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现象严重。2011年,全省水田灌溉用水量达260亿m^2。占农业用水量的95%,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2%,全省用水结构急需进一步优化,农业节水尤其是水田节水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革命性战略措施。黑龙江省自2004年开始试点研究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该技术的特点为水稻旱种,即“返青地湿润,露泥不汪水;蘖初见水层,汪水不露泥”。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种是我国水稻栽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北方发展水稻的一条重要途径。1986年全国水稻早种会议提出了发展指标,在“七五”期间要从现有的20万公顷左右发展到67万公顷左右。当前,在水稻旱种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杂草丛生,轻则减产,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花期高温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倒伏是制约旱种水稻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粳稻9516为材料,研究了旱种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水种相比,旱种水稻的倒伏率明显高,结实率和粒重明显降低,产量明显降低。自抽穗至成熟,旱种水稻基部节间强度(厚度、单位长度重量)、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含量低于常规水种稻,α-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水种稻。水稻基部节间淀粉含量与节间厚度和单位长度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α-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淀粉输出与α-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用硅、钾肥能降低旱种水稻基部节间α-淀粉酶活性,提高基部节间淀粉含量,增强基部节间强度,大幅度降低倒伏率,提高旱种水稻的结实率和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孕穗期去1/2叶,效果则相反。表明在旱种条件下,水稻基部节间α-淀粉酶活性高,促进了节间贮存淀粉的降解,降低了基部节间强度,造成旱种水稻的倒伏。  相似文献   

12.
旱种水稻基部节间性状与倒伏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倒伏是制约旱种水稻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粳稻9516为材料,研究了旱种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水种相比,旱种水稻的倒伏率明显高,结实率和粒重明显降低,产量明显降低。自抽穗至成熟,旱种水稻基部节间强度(厚度、单位长度重量)、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含量低于常规水种稻,α-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水种稻。水稻基部节间淀粉含量与节间厚度和单位长度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α-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淀粉输出与α-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用硅、钾肥能降低旱种水稻基部节间α-淀粉酶活性,提高基部节间淀粉含量,增强基部节间强度,大幅度降低倒伏率,提高旱种水稻的结实率和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孕穗期去1/2叶,效果则相反。表明在旱种条件下,水稻基部节间α-淀粉酶活性高,促进了节间贮存淀粉的降解,降低了基部节间强度,造成旱种水稻的倒伏。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彭长青蒋观真(江苏省南通市农林局226006)水稻机械旱直播是我市经过试验研究形成的高产栽培技术。用2BG6A型免耕条播机播种,使移栽水稻由传统的“手工型”水田作业,改为“机播型”旱田作业,节省劳力和减轻了劳动强度,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青立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在旱改水田中发生较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但因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难度。通过调查湖南省茶陵县旱改水田2020、2021年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该病的发生原因,并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2020年茶陵县旱改水田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病穗率与发病粒率分别达到了26.42%、26.96%,2021年两项数据也分别达26.30%、24.00%,2020、2021年造成水稻减产分别为25.11%、22.92%。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长期淹水灌溉是旱改水田该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针对性防治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施用硫酸钾、撒施生石灰和科学水管理等,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综合治理区该病的病穗率与病粒率分别仅为1.36%、0.72%,而空白对照区分别达26.30%、24.00%。本研究为旱改水田水稻旱青立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种近似旱直播深覆土播种法,所不同的是出苗后不灌水,苗期旱长,水稻三叶期以后才开始灌水。“前旱后水”是水稻旱种的重要标志。旱种的水稻根系比较发达,支根、细根、根毛较多,吸收面积大,吸收能力强,抗倒伏力强,叶姿挺拔,功能期长,结实率高,千粒重大而且具有省工、节水、高效、减少投入等优点。主要关键是把好灌水前“四关”,后期管理与移栽田一样。  相似文献   

16.
旱种水稻结实期茎中碳同化物的运转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杂交水稻汕优63和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旱种(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结实期茎中碳同化物的运转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抽穗至成熟期旱种水稻标记14C从茎中向籽粒的再分配、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运转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水种(常规栽培)水稻。水稻旱种后籽粒中的蔗糖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茎中α-淀  相似文献   

17.
复县万家岭乡,地处大连市北部高寒山区,常年降雨量平均600多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由于土壤瘠薄,春旱严重,水稻亩产仅150~200公斤左右,为此,万家岭乡技术站,1982年在刘沟搞了1亩水稻旱种地膜覆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亩产370.1公斤,比未覆膜的水稻增产125%。1984年推广230亩,平均亩产415公斤,其中谢英金的3亩旱种覆;技术站;  相似文献   

18.
探讨2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辽宁省水稻直播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以辽宁省中早熟水稻品种辽星21、旱稻品种旱403和旱9710为试验材料,采用移栽和直播2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种植方式下,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均表现为移栽高于直播,辽星21直播种植产量高于移栽种植的旱403和旱9710;与移栽种植相比,直播种植水稻株高降低,水稻主茎叶片减少约2片,剑叶和倒二叶的净光合速率(Pn)下降,单位面积茎蘖数增加。水稻直播种植宜以主茎成穗为主,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合特性,进而实现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旱种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以杂交籼稻汕优63和粳稻镇稻88为材料, 研究了旱种(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特性. 与水种(常规栽培, 对照)相比, 旱种水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分蘖发生慢、叶面积指数小, 干物质积累少, 在拔节期则相反. 旱种水稻的各节间长度、分蘖成穗率、粒叶比[颖花数/叶(cm2)]、灌浆中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  相似文献   

20.
旱种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汕优63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覆草旱种产量与水种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覆膜旱种稻的产量。覆草旱种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与水种稻无显著差异,而覆膜旱种稻米的垩白度明显高于水种稻,胶稠度和碱解值则显著低于水种稻。水稻旱种后,淀粉谱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提高,覆膜旱种尤为明显。旱种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干重增加,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提高,灌浆中后期根系活力下降较快。表明覆草旱种的产量、稻米品质以及物质生产均优于覆膜旱种。对覆草旱种和覆膜旱种在产量和品质形成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