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胶东半岛地区鸡源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和流行情况,对胶东半岛不同来源的样品进行本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法对分离菌株的14种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胶东半岛地区鸡源空肠弯曲杆菌的平均分离率为45%。14种检测的毒力因子cia B、rac R、dna K、pld A、cdt A、cdt B、cdt C、neu B1、che W、grp E、che Y、fla A、peb1A cad F的检出率分别为96.26%、97.2%、100%、100%、76.64%、99.07%、99.07%、4.67%、99.07%、71.96%、98.13%、100%、99.07%和99.07%。结果表明,胶东半岛地区鸡源空肠弯曲杆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不同毒力基因携带率差异大。所以,加强空肠弯曲杆菌毒力基因的监测,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环节禽源空肠弯曲杆菌携带状况及其耐药性与致病性,从肉鸡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采集600份样品并分离到241株空肠弯曲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四环素的耐药情况尤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75%、96.78%、95.18%;养殖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MLST型禽源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性,挑取6个地区分离到的9种不同MLST分型的10株空肠弯曲菌代表株对SPF雏鸡进行攻毒试验及对细胞进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鸡肛拭子带菌率比较高(83%以上),不同组别的试验鸡体重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半数以上(60%)菌株对Vero细胞的入侵力和对Hela细胞的入侵能力均低于从腹泻病人分离得到人源标准株NCTC11168(P0.001),但菌株CJ079株攻毒SPF鸡后死亡超过50%,且对Vero细胞的侵袭力高于NCTC11168。CJ001和CJ079同属于ST51型,而菌株CJ001与其他MLST分型的菌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来源不同环境中同一种MLST分型中的不同菌株也可能具备不同的毒力特征,MLST序列型与毒力特征之间不存在某种确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肉鸡生产链中弯曲杆菌的流行规律,从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的家禽养殖场、屠宰场和市场中采集了1 414份样本,通过分离细菌、检测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等方法分析该病的流行规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201株弯曲杆菌,阳性率为14.21%,且养殖场(25.1%)到屠宰场(11.9%)到市场(7.1%)的弯曲杆菌污染率呈现递减趋势;弯曲杆菌分离株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具有高耐药率且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QRDR区域发生了C257T的突变,突变率为100%;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菌株的23 S rRNA基因均发生了A2075G点突变。此外,大环内酯类耐药株的甲基化酶耐药基因ermB的携带率为52.38%,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株的tet(O)基因的携带率为97.37%。研究表明广东省部分地区禽源弯曲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情况普遍,提示加强禽源弯曲杆菌耐药基因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四川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流行菌株的感染情况及其Che W基因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四川地区采集禽源盲肠及内容物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并纯化培养,将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株的Che W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选取Gen Bank中登录的10株国内外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分离株进行Che W基因的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经纯化培养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后出现无溶血现象的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生化代谢类型较稳定且与相关报道一致;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空肠弯曲菌(NCTC11168、YQ2210)等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15株分离菌株的Che W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所选参考株一致性为98.68%,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一致性在98.9%以上。其中鹌鹑源分离株CJ-1、CJ-2、CJ-4、CJ-13、CJ-14在第22位和161位均出现单个碱基的置换为A→G。本实验中分离菌株均为空肠弯曲菌且分离菌株之间Che W基因保守性强,遗传变异动态性较弱。本研究为空肠弯曲菌遗传变异方面的相关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规模化羊场腹泻羔羊源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从和田地区3个规模化羊场收集70份腹泻羔羊肛拭子,采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以及细菌16S rDNA序列PCR扩增、测序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大肠杆菌系统发育群分型以及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经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从70份腹泻羔羊肛拭子中分离鉴定出38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54.3%(38/70)。系统发育群分型鉴定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以B1群为优势群(68.4%,26/38),其次是A群(26.3%,10/38)和D群(5.3%,2/38),未检测出B2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8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中检测出4种,携带fimC基因的菌株比例最高,为92.1%(35/38);其次是irp2基因47.4%(18/38)、hlyF基因36.8%(14/38)和fyuA基因34.2%(13/38),未检测出eaeA、ST、LT和Stx1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8种大肠杆菌耐药基因中检测到6种,以磺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鸡源弯曲菌分离株中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现状,探讨毒力基因的存在与耐药性的关系,本试验通过PCR方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禽类养殖场分离的96株弯曲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计算关联系数(Cramer’s V)后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弯曲菌分离株中携带率位于前3名的毒力基因是sodB、cheY、fur(99.0%、96.9%、96.9%),ciaB、virB11的携带率均为0;空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cdtA-cdtB-cdtC-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毒力基因谱型多于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分离株耐药率位于前3名的抗菌药均为萘啶酸(88.2%、93.5%)、四环素(85.2%、90.3%)和环丙沙星(73.5%、87.0%);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泰利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水平高于空肠弯曲菌。红霉素与cdtC基因,阿奇霉素与cdtA、cdtB基因,环丙沙...  相似文献   

8.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抗生素敏感性及其毒力因子携带情况,采集疑似禽大肠杆菌患病禽的肝脏和肺脏病料,用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并运用药敏片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调查了9种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结果显示:108株分离株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所有菌株均具有5种以上的药物耐受性,95%以上对阿莫西林、氯霉素和头孢氨苄耐受,56.48%以上菌株对所检测的12种抗菌药耐受;分离株pap C和vat基因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78%和5.56%,分布率最高的基因为iuc D(74.07%)、iss(62.96%)、tsh(56.48%)和hly F(55.56%);耐药性和毒力之间的分析结果表明,25%的菌株是含有5种以上毒力基因的强毒株,强毒株中66.67%的菌株对12种抗菌药耐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肉鸡屠宰前后携带沙门菌和弯曲杆菌情况和季节变化规律,评价肉鸡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环境和肉鸡样本,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养殖环境、活鸡肛拭子和肉鸡胴体的沙门菌和弯曲杆菌。结果:沙门菌总阳性率21.5%,其中鸡舍环境样本阳性率4.4%,活鸡肛拭子阳性率12.0%,屠宰后肉鸡胴体阳性率37.2%,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和哈达尔沙门菌。弯曲杆菌总阳性率35.0%,其中活鸡肛拭子阳性率31.3%,肉鸡胴体阳性率38.7%,经鉴定空肠弯曲杆菌占63.7%,结肠弯曲杆菌占36.3%。不同样本沙门菌和弯曲杆菌月检出率趋势基本一致。结论:肉鸡沙门菌和弯曲杆菌污染均较严重,污染源于活鸡带菌,并于屠宰环节交叉污染后扩大,检出率随季节和温度出现规律性波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28-1734
为调查多杀性巴氏杆菌在河北省部分地区肉牛群中的流行情况,本课题组从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中采集患有呼吸道综合征的病牛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荚膜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动物攻毒试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05份鼻腔拭子中共分离了25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荚膜分型均为A型,携带ptfA、exbB和nanH等多种毒力基因,LD_(50)显示多数菌株毒力较强;分离菌株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性较高,但对复方新诺明、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林可霉素药物耐药性较高,耐药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