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沙岗湘莲渐成气候湖北省荆州市农科协张新权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省荆州市沙岗镇,是荆州市的一个边缘大镇,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鱼米之乡”,与潜江、监利两县市交界。由于地处平湖地区,农民历来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几年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始终...  相似文献   

2.
"农家乐"特色旅游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服务单一、缺少"农"味等问题,使"农家乐"陷入了1种平台发展期。对此,应该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特色意识,体现"农"味;努力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加大政府和社会支持力度,促进本地"农家乐"形成品牌。  相似文献   

3.
一、乡土特色是生命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他人的,是自己特有的,具有唯一性,乡土特色的反面就是城市特色,如果农家乐跟城里的一样,就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农家乐的魅力,因此,乡土特色是农家乐的生命。农家乐的乡土特色就体现在"农"、"家"、"乐"三个字上。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环境下休闲型“农家乐”特色项目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华  陈美  胡玛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50-11352
在分析"农家乐"项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休闲型"农家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项目的必要性,并从"农"、"家"、"乐"三者有效结合,不断创新,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遵循多元化原则等方面,对休闲型"农家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项目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休闲型"农家乐"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的项目案例。  相似文献   

5.
草埠湖镇(草埠湖农场)始建于1954年2月,地处江汉平原北端,位于宜昌、荆州两市交界处,东与荆州市接壤,南与菱角湖农场相邻,西与枝江市毗连,是经原国务院批准,由农林渔业部在湖北省创建的第二个国营机械化农场,是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正确引导粮食主产区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湖北省荆州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无子西瓜,从而增加农民种田收入。为此结合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实际对无子西瓜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10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并对江汉平原现有的高产高效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探索,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效无子西瓜生产。  相似文献   

7.
《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758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和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用不育系"荆1A"与恢复系"荆恢65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鄂审稻2011005。  相似文献   

8.
<正>农家乐是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他可以让城市人缓解生活节奏,体验美丽的自然和田园风光,因其消费成本低,因而受到城市人的青睐。但目前各地的农家乐存在同样的问题: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脸孔相似",吸引力不强,特别是文化品位还远远不够。农家乐,顾名思义是看农业、住农家、乐农村。因此要在"农"、"家"、"乐"三字上做足、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浅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浙委[2006]28号中提出:“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充分发挥农村独特的山水景观、田园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示范点。”2006年,莲都区根据农家乐产业特点和当地实际,按照“全面摸底、抓好重点、引导规范、有效扶持”…  相似文献   

10.
<正>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休闲形式。它的兴起,丰富了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也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面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农家乐,必须具备以下几大功能: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特色美食等。总之,要吸引城里人下乡旅游,就要从"农""家""乐"这三个字上大做文章。"农"是指农家风情、风味、风景,就是要土,越土越好,千万不要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20,(4):28-29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三湖农场地处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国土面积63.81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余人,下辖5个社区、26个生产队、2家国有企业、25家民营企业、3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农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一条以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先后荣获"全国100家新农村建设示范联系点""全国100家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全国农垦农机化标准示范农场""中国楹联之乡""中国诗词之乡""荆州市‘四化同步’建设试点单位""湖北省森林城镇""国家卫生乡镇""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湖北省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业专业化在湖北省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呈显著趋势。荆州市是湖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探寻湖北省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概况,从荆州角度来观察湖北省的农业专业化发展也就显得较为重要。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算法出发,揭示出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衡量空间事物分布的意义,然后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基尼系数,揭示出湖北省农业专业化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荆州在湖北省农业生产排位的变化,分析出荆州在湖北农业专业化中的地位。在2000—2009年中,湖北省的主要农产品出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其空间基尼系数上升较快;荆州在农业专业化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了荆州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荆州市华中农高区农民增收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华中农高区农民增收面临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业投资水平较低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农民农业技能培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业投资等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了解湖北省天门市、荆州市等江汉平原地区玉米的生产现状及产业技术需求,对天门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以及荆州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进行走访,调查了2012—2014年天门市和荆州市玉米种植生产情况,摸清了两地区的玉米生产现状以及产业技术需求,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作为拓展农业新功能、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朝阳产业来发展,结合"经营乡村"行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地方特色,通过"特色发展、品牌营销、规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乐是以农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生态旅游项目,它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当前,应通过设立农家乐专项扶持资金、打造农家乐特色品牌、更新农家乐经营理念、拓展农家乐电子商务平台等途径大力发展农家乐,助力新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北京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及民俗文化资源优势,适应城市居民观光休闲的消费需求,形成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乐、享民俗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民俗旅游。本文作者于2008年秋对北京18个区县重要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评价京郊农村民俗文化体系,探讨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提出"社区增权下的民俗文化自治与自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北京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住、生态及民俗文化资源优势,适应城市居民观光休闲的消费需求,形成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乐、享民俗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民俗旅游.本文作者于2008年秋对北京18个区县重要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评价京郊农村民俗文化体系,探讨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提出"社区增权下的民俗文化自治与自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湖北省荆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类与评价,发现荆州市旅游资源有7个主类、20个亚类、40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种类的87.5%、64.5%、25.8%;采用"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进行资源评价,从而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促进荆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沙 《湖北农业科学》2016,(13):3494-3497
对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正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和成熟化,但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此提出了发展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湖北省旅游产业快速、有序、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为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