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大棚西瓜蚜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作者开展了相关药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30 g处理的西瓜蚜虫防效为99.56%和99.27%,高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667 m^2用量20 g处理(88.72%);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的速效性优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30 g,且对环境友好,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防治苦瓜瓜实蝇的高效低毒药剂,对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 d,除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3.0 g/667 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0 g/667 m2外,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2.55%;但药后3~10 d,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3.0 g/667 m2防效也达到65.28%~67.64%。由此可见,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6.0 g/667 m2和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对苦瓜瓜实蝇的防治效果均较优于其他处理,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的药剂效果也达到63.91%。因此,为达到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应优先使用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其次是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防治美洲斑潜蝇的高效药剂,以6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用量灭蝇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0%灭蝇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个处理(26.6、20.0、13.3 g/667 m~2)对美洲斑潜蝇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8.50%、82.31%和71.37%,且持效期为10 d以内。60%灭蝇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是防治美洲斑潜蝇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与其他农药轮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制剂用量选择6g/667m~2、9g/667m~2时,施药3d后防治效果高达96%以上;且在该浓度下防治甘蓝小菜蛾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施药后7d防治效果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处理方法选用不同药剂防治绿叶菜上的黄条跳甲。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用10%辛硫磷颗粒剂5 kg/667 m~2进行土壤处理,对黄条跳甲的防效较好;土壤药剂处理28%杀虫·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 g/667 m~2对黄条跳甲的防治效果达到82.22%,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药剂喷雾处理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 g/667 m~2对黄条跳甲的防效达84.37%。  相似文献   

6.
何泽敏  刘芳 《北方园艺》2017,(6):135-137
以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5种杀虫剂中,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烟粉虱的防效最好,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其次是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60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7.
本次试验选用4种药剂防治大棚辣椒烟粉虱,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药剂用药2次后的防效明显好于同种药剂用药1次后的防效,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g/667m2、9g/667m2防治效果最好,用药2次后3d、6d的防效分别为82.8%、84.1%和80.5%、84.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药剂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供试药剂施用7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6%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其中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蚜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施药7 d后防效可达到94%,建议在黄瓜蚜虫防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开展了2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治大棚辣椒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该产品防治大棚辣椒蚜虫的田间药效、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为该产品大面积推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安徽远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1.6%氯虫·噻虫胺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8 d,1.6%氯虫·噻虫胺GR 1 500 g/667 m~2和2 000 g/667 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超过87%,防效较好,且对苗期甘蔗安全,可用于防治甘蔗螟虫。建议在新植蔗下种或宿根蔗培土时,将1.6%氯虫·噻虫胺GR拌入肥料或细土沟施后覆土,用量1 500~2 000 g/667 m~2(有效成分360~480 g/667 m~2)。  相似文献   

11.
选取5种新型或混配药剂〔20%辣根素水乳剂(EW)、99%矿物油乳油(EC)、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WG)、240g·L-1螺螨酯SC+20%烯啶虫胺WG、烟粉虱1号〕在彩椒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害试验,对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均未发生药害,其中混配药剂22.4%螺虫乙酯SC+20%烯啶虫胺WG对烟粉虱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防效为65.6%,药后20d防效为84.5%,与对照20%烯啶虫胺WG相比持效性显著,可以作为防治烟粉虱的优选药剂;99%矿物油EC药后3d对烟粉虱的防效为53.0%,在有机和绿色农业生产中应用潜力很大;20%辣根素EW对烟粉虱有很好的速效性,药后3d防效达到70.9%,但是持效性不好,可在烟粉虱大量发生时使用该药剂进行快速处理,再结合其他持效期长的药剂进行防治;从防治效果、成本和易操作性等因素考虑,烟粉虱1号和混配药剂240g·L-1螺螨酯SC+20%烯啶虫胺WG不适合用于生产中防治烟粉虱。  相似文献   

12.
啶酰菌胺对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6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6种药剂的抗性背景,发现它们对啶酰菌胺具有不同水平的抗性。同时结合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了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具有低等抗性的2株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49%和53.04%,对3株高等抗性的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16%、51.67%和32.24%。说明灰葡萄孢的抗性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啶酰菌胺的杀菌活性。2013年和2014年的田间试验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施药量为375g·(667m2)-1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4.34%和90.39%。在施药量为300g·(667m2)-1时,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都很显著。综上所述,现阶段啶酰菌胺对黄瓜灰霉病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郎亚亨  张超  石运博 《蔬菜》2015,(3):21-22
为了筛选出防治西瓜蚜虫的低毒高效药剂,以目前国内防治蚜虫的6种无公害药剂为供试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99%矿物油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种供试药剂施药7 d后防效均在70%以上,均可用于防治西瓜蚜虫。其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综合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82.20%、80.52%,99%矿物油乳油防效较差。不同类型药剂显示出不同特征,生产中应根据各种农药的作用特点以及瓜蚜的发生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辣椒花蕾期开始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10 d,500 g/L咪唑菌酮悬浮剂(SC)15 g/667 m~2、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2 m L/667 m2和450 g/L咪唑菌酮·霜霉威盐酸盐SC 100~133 g/667 m~2,对辣椒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辣椒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辣椒蚜虫高效防治生化制剂,选择7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蚜虫发生初期,喷施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0~1 000倍液、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 000~3 500倍液、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 000~3 500倍液、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间隔7~10 d轮换其他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5种杀虫剂对小叶女贞饰棍蓟马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O%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溴氰菊酯乳油、2%甲维盐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是防治饰棍蓟马的有效药剂,药后第7天的防效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防治核桃扁叶甲的效果和性价比,筛选出控制该害虫的适宜药剂,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依据。选用除虫菊酯类、真菌类、新烟碱类和沙蚕毒素类4类6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评价每种杀虫剂的3个推荐稀释倍数分别对核桃扁叶甲的室内防效,以及利用常规喷雾法验证这些药剂的室外防控效果,并比较各药剂的性价比。室内筛选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的速效性(药后72 h)明显优于其他药剂,防效为80.0%~100.0%,其持效性仍保持最佳;其次为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乳粉,药后168h防效为80.0%~95.0%。室外网罩研究与室内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其中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乳粉、1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乳粉(低倍稀释)的防效明显下降,药后168 h防效分别为54.1%、27.0%;而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低倍稀释)的室外防效有所上升,用药168 h后防效分别为94.6%、91.9%;2.5%溴氰菊酯乳油的防效(168h)没有变化,仍为100%。药剂成本统计表明,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成本最低,每667 m~2成本仅0.60~1.00、0.80~1.12元,其次为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综合来看,建议在生产上选择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 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应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核桃扁叶甲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烯啶虫胺·噻虫啉水分散粒剂(西安美邦公司生产)、40%啶虫脒(更猛)水分散粒剂(山东省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作物为黄瓜,品种为申青一号,防治对象为烟粉虱.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浦东新区合庆镇亚世园蔬果专业合作社黄瓜棚内,试验地为设施菜田,长期种植茄瓜类蔬菜,耕作条件良好,土壤肥力中等,pH值中等偏酸,水分适宜,黄瓜生长良好,烟粉虱普遍发生.黄瓜于6月17日播种,7月5日定植,每667m2种植2700株.试验时黄瓜为采收前期,试验期间没有受到降雨、降温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防治烟粉虱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防治烟粉虱效果好的药剂,掌握药荆的正确使用方法,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烟粉虱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丁醚脲SC 1 000倍液、50%烯啶虫胺SG 10 000倍液,在辣椒上每1 hm2用药液675 kg对烟粉虱防治效果较好.25 g/L联苯菊酯EC 600倍液、70%吡虫啉WP 5 000倍液和25%噻嗪酮WP 1 000倍液对烟粉虱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与上述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烯啶虫胺·噻虫啉水分散粒剂(西安美邦公司生产)、40%啶虫脒(更猛)水分散粒剂(山东省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作物为黄瓜,品种为申青一号,防治对象为烟粉虱。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浦东新区合庆镇亚世园蔬果专业合作社黄瓜棚内,试验地为设施菜田,长期种植茄瓜类蔬菜,耕作条件良好,土壤肥力中等,p H值中等偏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