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桂糖47号(原名桂糖06-1721)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粤糖85-177为母本、CP81-1254为父本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采用"五圃制"方法育成的优良甘蔗品种。该品种早熟、高糖、高产,出苗好、分蘖力强、宿根性能力和抗倒能力强,植株直立、整齐,利于间套种其他作物。于2015年7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蔗2015002)。  相似文献   

2.
杨翠芳 《中国种业》2013,(Z1):64-64
桂糖33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69-156为母本,ROC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桂糖69-156具有中熟、高糖、直立、萌芽早、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由于桂糖33号中熟、高糖、高产等优良性状表现较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10-2011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33号均表现中熟、高糖、丰产、宿根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 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5号)。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云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 RSD)的发生危害情况,为推广应用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和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2014年,对云南省18个蔗区的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并采用PCR技术对田间采集的1091 个蔗茎样品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825 个样品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5.6%;18 个蔗区都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56.4%~88%;28 个主栽品种均感染RSD,阳性检出率51.2%~100%,其中‘粤糖82-882’、‘粤糖93-159’、‘粤糖00-236’、‘粤糖60’、‘桂糖11’、‘桂糖17’、‘桂糖94-119’、‘赣蔗18’、‘云引58’、‘德蔗93-94’等10 个品种感病严重,RSD检出率在90%以上;不论是新植、宿根,还是水田、旱地甘蔗均感染RSD;可见RSD已在云南各蔗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是导致甘蔗减产、宿根年限缩短及严重威胁云南蔗糖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6个甘蔗优良新品种(系)宿根性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蔗优良新品种(系)桂糖08-120、桂糖07-108、桂糖06-1215、桂糖06-2081、海蔗22号、柳城07-150、新台糖22号(CK)的品比试验,进行一新两宿试验观察,对各参试品种(系)相关农艺及产量性状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品种(系)宿根性的优劣,为甘蔗新品种的登记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邓宇驰 《中国种业》2020,(12):96-98
本文介绍了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桂糖52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种性特点。桂糖52号(试验编号:桂糖06-1215)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HOCP92-648为母本、桂糖92-6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五圃制”常规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20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强、抗黑穗病,在蔗糖分、产量、抗黑穗病方面较对照新台糖22号均具备明显优势,宿根蔗产量优势更突出;在2015-2017年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2号一新两宿平均蔗茎产量(101.17t/ha)比对照增产16.05%,其中一年宿根、二年宿根分别比对照增产29.08%、20.80%;平均蔗糖分(15.60%)比对照高1.13%(绝对值);适合广西的桂中、桂西、桂南蔗区种植,但抗倒伏能力较弱,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做好配套栽培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种性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甘蔗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快甘蔗新品种推广和品种审定。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于2016—2017年在广西防城港国有昌菱农场对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一新一宿的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系)有7个品种(系)的产量和产糖量均比对照增加,蔗茎产量增幅为5.78%~41.38%,理论产糖量增幅为10.07%~47.54%;桂糖42号在蔗糖分、田间锤度、株高等方面表现优异,但其蔗茎产量和理论产糖量均低于对照;桂热2号、桂柳05-136和桂糖46号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优于对照,蔗糖分优于或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优良;凉蔗03-83、凉蔗03-81、凉蔗03-23虽然在蔗茎产量方面表现优异,但其蔗糖分过低,综合性状表现一般。综合考虑各品种(系)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初步认为桂热2号、桂柳05-136和桂糖46号在防城港蔗区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推荐审定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明确甘蔗对甘蔗螟虫的抗性水平,为抗虫品种的推广应用和抗性基因发掘提供参考。采用螟虫自然种群接虫方法,连续2年对11个甘蔗品种进行苗期螟害分析与抗螟虫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螟虫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桂糖29号’‘、桂糖31号’等较抗虫,‘福农39号’‘、德蔗03-83’和‘云蔗05-49’等较感虫。部分甘蔗品种抗性会随螟虫选择压力不同而变化,‘云蔗03-194’、‘云蔗05-51’、‘云蔗06-407’等在螟虫虫口密度高时表现为感虫,而在虫口密度低时表现为抗虫。  相似文献   

8.
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给广西糖业不断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采用改良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以粤糖85-177×CP 81-1254为组合,经“五圃制”选育程序选育和2009~2010年度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了丰产、宿根性强、高糖、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2011年3月通过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区试平均甘蔗单产为104.9 t/hm2,比广西主要当家品种ROC 22(ROC 22)增产18.76%,比新台糖16号(ROC 16)增产26.17%;宿根蔗平均单产为108.0 t/hm2,分别比ROC 22和ROC 16增产29.08%和29.22%;甘蔗蔗糖分为14.16%,与ROC 22和ROC 16相当;平均单位面积含糖量为14.8 t/hm2,比ROC 22增糖16.68%,比ROC 16增糖22.70%.适宜在广西各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从广西和贵州省热作所引种10个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到贞丰和望谟蔗区进行试种扩繁和种源基地建设,以桂糖11号和F134为对照,经2000~2003年在坝地和旱坡地的新植蔗和宿根蔗试种鉴定:10个品种平均含糖量超过双对照,比桂糖11号增长0.88~2.29个百分点,比F134增长1.34~2.75个百分点;10个品种蔗茎产量和理论产糖量均超过F134,增产8.8%~80.3%,增糖19.26%~103.48%;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依次是:桂糖17号、RB 72-454、新台糖22号、桂糖16号、新台糖23号、黔糖4号、新台糖25号和粤糖93/159,比桂糖11号增产8.6%~25.7%,比F134增产55.7%~80.3%;其余2个品种新台糖21号和农林8号比桂糖11号减产;10个甘蔗新品种均表现高产高糖性状,在贵州蔗区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到2004年,高产高糖甘蔗新良种种源基地建设已达1998 hm2,可提供种源15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0.
宋焕忠 《中国种业》2013,(Z1):60-60
桂糖2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崖城 94-46为母本,ROC22 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崖城 94-46 具有植株直立、大茎、病虫害少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号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桂糖 29 号因早熟、高糖、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表现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 2007~2008 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29号均表现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于 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0001号)。  相似文献   

11.
16个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种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的种性和生产性表现,为今后进行能源甘蔗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ROC22、ROC16作对照,对来自国内外的16个品种(系)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蔗区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种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B1、B8、GT26、GT02/833、B9、B28、GT02/48、GT97/69、GT02/208等品种(系)在生物产量、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和总可发酵糖产量等方面明显超过对照种ROC22、ROC16,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种性,可在广西的旱地和水田蔗区既可作糖料蔗,也可做能源蔗种植利用。YT96/86、GT99/156和FN94/0403综合表现一般,可在桂南的水田蔗区因地制宜种植。其余品种(系)表现较差,不宜在广西扩大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GGE双标图分析甘蔗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GGE双标图分析7个甘蔗参试品种在7个试点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 云蔗05-51(YZ05-51)为单茎产量高且稳定性强的品种, 福农39(FN39)和柳城03-1137(LC03-1137)的单茎产量较高, 但稳定性较差; 福农38 (FN38)、粤甘35 (YG35)和新台糖22 (ROC22)有效茎数较高, 但稳定性较差; 福农39 (FN39)和云蔗05-51 (YZ05-51)为蔗茎产量较高且稳定性强的品种, 福农38 (FN38)和柳城03-1137 (LC03-1137)蔗茎产量高, 但稳定性较差; 福农39 (FN39)和赣南02-70 (GN02-70)为甘蔗蔗糖分较高且稳定性强的品种, 云蔗05-51 (YZ05-51)和福农38 (FN38)甘蔗蔗糖分较高, 但稳定性较差; 福农39 (FN39)为产糖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强的品种, 福农38(FN38)、云蔗05-51 (YZ05-51)和柳城03-1137 (LC03-1137)的产糖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云南瑞丽和云南临沧2个试点单茎产量的代表性和区分力较强; 云南保山和广西来宾2个试点有效茎数的代表性和区分力较强; 广西崇左和云南临沧2个试点蔗茎产量的区分力较强; 广西百色和柳州2个试点甘蔗蔗糖分的区分力较强; 广西百色和云南临沧2个试点产糖量的区分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对甘蔗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全面了解甘蔗品种的各方面表现,为甘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鉴定(认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年(二新一宿)5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对5个甘蔗新品种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96-1409,LCP85-384。闽糖93-730,福农93-1103等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蔗糖分较高、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均比ROC16增产,与ROC10增产或基本平产,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LCP88-1762蔗茎产量比ROC16。ROC10均有一定程度减产,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甘蔗苗期对低温的响应及其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合评价品种(系)的耐寒性,筛选出耐寒性较好的品种。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的9个农艺性状优异的甘蔗品系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处理,通过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极点排序法对各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低温(3℃)处理使甘蔗叶片的细胞膜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平均增加了21.21%、134.1%、83.60%、35.47%、47.72%、9.07%、565.2%;(2)低温(3℃)处理使甘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平均下降19.67%。最终筛选出耐寒性最好的甘蔗品种‘滇蔗03-91’,耐寒性最差的甘蔗品种‘滇蔗02-39’,而‘滇蔗08-5’、‘滇蔗05-103’、‘滇蔗01-58’等品种(系)耐寒性强于‘滇蔗04-14’、‘滇蔗04-429’、‘滇蔗05-522’、‘滇蔗02-227’品种(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甘蔗新品系桂辐98-296在不同生态条件蔗区表现情况,了解其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方法】以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 通过产量(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桂辐98-296其公顷产蔗量为115.56吨、产糖量17.12吨,分别位居所有参试品种的第二名和第一名,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主效应值大,蔗茎产量、蔗糖产量效应值分别为8.95和1.34,在所参试品种中产蔗量产糖量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一位;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2.03和11.53,在所参试品种中分别位居第八位和第九位;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回归系数分别为0.98和1.00;黑穗病人工接种株发病率为7.69%,属抗性2级;花叶病人工接种株发病率为0,属抗性1级;干旱协迫条件下平均株高伤害率为17.91%;【结论】桂辐98-296属于丰产型高糖品种,适应性强,稳产性一般;高抗甘蔗花叶病,抗甘蔗黑穗病,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特别适于中等或以下肥力的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甘蔗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CK),对参试的9个甘蔗品种(系)进行田间一年新植和一年宿根的品比试验,调查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逆性状及产量构成性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系)比CK增产增糖的品种(系)有6个,其中桂热2号和凉蔗02-186的分蘖率、宿根发株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和有效茎数等较CK有明显的优势,福农41号的枯心苗率和梢腐病率最高,凉蔗07-53、凉蔗03-23和凉蔗03-81蔗糖分偏低,其他材料与CK差异不大。通过产量和总含糖量综合分析,桂热2号、凉蔗02-186、桂糖42号表现优异,适宜在广西南宁地区及气候相似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2005-2006年二年(二新一宿)五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96-1409、LCP85-384、闽糖93-730、福农93-1103等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蔗糖分较高、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均比ROC16增产,与ROC10增产或基本平产,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LCP88-1762蔗茎产量比ROC16、ROC10均有一定程度减产,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的7个国外甘蔗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国外甘蔗品种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大。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品种是MEX105、LCP85-384、HoCP92-648,这3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区域性试验,繁殖和示范推广;HoCP91-556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差,其余3个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这些品种可以考虑进一步观察试验,以评价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明新引进甘蔗品种的种性表现,采用品比试验方法,于2010-2011年在广东省增城市宁西华南农业大学基地进行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Q200B、Q189和Q208综合表现较好,表现为早熟或中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农艺性状优良,新宿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蔗糖分含量分别为14.53%、15.11%和14.23%,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降低0.44个百分点、提高0.14个百分点和降低0.74个百分点,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提高0.03个百分点、提高0.61个百分点及降低0.27个百分点;蔗茎产量分别为110829 kg/hm2、105830 kg/hm2和926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29.1%、23.3%及8.0%,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1%、减产4.3%和7.2%;含糖量分别为16110 kg/hm2、15999 kg/hm2和13186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糖25.4%、24.5%及2.6%,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0.4%、减糖0.2%和17.8%;Q155、Q151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中小茎、蔗茎产量低;Q190表现丰产潜力大、前期生长极快,但迟熟低糖;Q157、Q96的综合表现最差。并对参试品种的利用意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氮肥施用量与施用方法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氮肥在甘蔗种植中的利用率,以当地甘蔗当家品种ROC22为材料,设3个不同氮肥施用量和3种不同施用方法,通过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的调查,研究氮肥与甘蔗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促进甘蔗分蘖、伸长生长和增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但增产量并非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以600 kg/hm2尿素施用量增产效果较好。甘蔗蔗糖分则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有所下降。氮肥早施促进甘蔗早拔节、早生长和提高甘蔗产量,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的积累和提高甘蔗品质。低氮处理和中氮处理的二次施氮法分别比三次施氮法增产5010 kg/hm2、4600 kg/hm2,高氮处理的一次施氮法比三次施氮法增产8175 kg/hm2;低氮处理和中氮处理的一次施氮法甘蔗蔗糖分分别比三次施氮法提高0.65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高氮处理的二次施氮法甘蔗蔗糖分比三次施氮法提高0.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