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中小学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不仅通过课内,还要通过课外。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课内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农业大学“民语言”学生食用菌栽培课程为例,基于当前“民语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民语言”学生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学习特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实现“民语言”学生平等享有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达到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抓住市场环节、提高食用菌认知度、培养学习兴趣;增设实验项目、提高动手能力、巩固教学效果;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兴趣活动、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更新,系统掌握知识提高科学研究素养;展开讨论会、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改革。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栽培学是园艺、生物工程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也是培养食用菌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根据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性质,通过探讨标本采集和鉴定对食用菌标准化用名,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实践就业能力的作用,论证了加强标本采集鉴定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王永昌 《新农业》2006,(2):51-51
滑子蘑,又名珍珠菇,是我国出口食用菌主要品种之一。滑子蘑冬季块料栽培,主要是利用简易的菇棚进行冬季接种、越夏养菌、秋季出菇的一种栽培模式。由于生产技术简便易学、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成为广大菇农发展食用菌生产致富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产业是山东省临沂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基于对临沂市3家代表性食用菌合作社销售模式的实地调研,梳理了该地区食用菌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营销模式,深入分析了传统与新型销售模式的销售状况,并对食用菌产业营销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曲轩 《农家致富》2023,(8):30-31
<正>食用菌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周年化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温暖潮湿的栽培环境成为虫害滋生的有利场所,给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技术根据食用菌栽培模式、主要害虫类型、食用菌种类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食用菌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采用精确测报、物理防控为主的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配合应用田间快检关键技术,有效控制食用菌主要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虫害防控的劳动力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从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并就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基地建设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对于小学生来说 ,课内与课外 ,以课内为主 ,必须加强课堂教学 ,切实上好每一堂课。”由于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因此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讲与练 ,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做到讲清重点和难点 ,同时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善于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进行实际训练或操作 ,使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帮助他们逐步把知识形成技能或技巧。一、精讲是传授知识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学到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相似文献   

9.
聂秋明 《农技服务》2014,31(7):222-222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如何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结合教育部"园林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课外调查、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与实践等等,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每个家庭的饭桌上都出现了食用菌,所以市场对于食用菌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在食用菌栽培方面真正的优秀人才却是紧缺的。可见,改变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的方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就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依据现今的农业产业结构对于食用菌栽培人才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培养。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为建立实验基地,让学生多动手,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食用菌生产岗位的优秀人才,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工学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多种有效管理方法,采用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管理的策略:加强学习,提高整体人员素质;提高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永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210-211
《食用菌栽培学》作为生物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整个课程学习以实验教学贯穿始终。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习并借鉴相近学科的教学模式,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生产实践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并通过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在作物栽培学及其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从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总结了如何增强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笔者从食用菌行业现状、食用菌专业特点、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以青岛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为例,对新形势下现代农业食用菌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菌种分离与保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纯度高、生命力强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概述了目前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如组织分离、孢子分离以及基内菌丝分离法等。建议依据分离的环境与材料的生理特性选择适合的分离方法,并将获得的优良菌种进行妥善保藏。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生态经济发展观、品种审定法制化和规范化、产业发展研究多功能创新平台、完善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等4个方面阐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并具体从食用菌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在国家食品安全体系的地位作用、内需拉动的产业发展动向、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内部分工和产业链拓展等方面阐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而从食用菌产业区划和规划的角度,论述了从现代产业体系出发,以产业集群的发展及优化理念为指导,进行产业科学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构想,提出了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方向,建议加强宣传、营造产业文化氛围,扩大社会对食用菌产业认知度以促进产业再发展,并通过专家呼吁获取政策支持以提升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农户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采用对提高食用菌行业竞争力和增加菇农收入有重要影响。根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菇农采用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信息可获得性、推广机构的培训等因素对技术应用存在显著相关,而文化程度、技术成本、风险认知和信息可获得性等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差别明显。本研究从食用菌种植特点、农户认知和技术属性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技术采用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Flammulina velutipes is an edible fungus with the largest amount of factory-like cultivation yield in China.In this study,based on many years of cultivation experience,2 kinds of factory-like high-yield cultivating techniques of F.velutipes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One way is bag cultivation,and the other way.is bottle cultivation.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the 2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including mixing material,bagging or bottling,sterilization,inoculation,spawn running,and mushroom frui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