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1-MCP对灵武长枣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采收后经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在0℃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以期研究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μL/L1-MCP处理可以显著地保持果实硬度,抑制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率的下降。0℃条件下贮藏90天时,果实硬度达6.5kg/cm^2,VC含量为253.9mg/100g,可滴定酸含量为0.275%,失重率4.9%;显著地降低PPO和ADH活性,贮藏末期分别为1.287U和22.0U;延迟灵武长枣果实的后熟与衰老,低温贮藏90天后好果率达到75.5%。  相似文献   

2.
灵武长枣是中国枣的一个优良鲜食品种,保鲜期短成为其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的瓶颈。从适时无伤采收、及时预冷、保鲜剂处理、涂膜、分级、包装、贮藏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总结了灵武长枣的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成熟度灵武长枣的呼吸速率和八成熟灵武长枣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完全成熟时有呼吸升高现象,八成熟枣在不同温度下贮藏,随贮藏时间延长均有呼吸高峰出现,认为灵武长枣可能为呼吸跃变型果品。  相似文献   

4.
微孔保鲜膜对鸭梨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普通PE膜包装和单果纸包装作为对照,研究冷藏条件下微孔保鲜膜对鸭梨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冷藏期间,微孔包装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在0~0.6%之间,而普通PE膜包装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在1.1%-3.2%之间。采用微孔保鲜膜包装果实的果心果肉褐变指数明显低于普通PE膜包装,与纸包装相似。同时,微孔保鲜膜包装果实的失重率和果皮缩皱指数明显低于纸包装。除普通聚乙烯膜包装的果实内可滴定酸含量略偏高外,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没有明显区别。与普通PE膜包装和单果纸包装相比,微孔保鲜膜包装在鸭梨的贮藏保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箱式气调对鲜食莲蓬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箱式气调保鲜对鲜食莲蓬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以鲜莲蓬为试材,(2±0.5)℃条件下采用气调保鲜箱进行贮藏,测定不同气嘴的气调箱和聚乙烯(PE)保鲜膜(对照)中莲蓬的感官品质指标、相关生理指标及环境气体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嘴箱式气调处理贮藏21 d可有效控制贮藏期内莲蓬由于失水、褐变及黄化导致的外观商品性下降,并能抑制莲子口感的劣变,较常规PE膜包装保鲜期至少延长1周;2嘴箱式气调处理可抑制贮藏过程中莲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抑制莲房组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减缓莲房组织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增大;2嘴气调箱内气体环境最有利于莲蓬的贮藏,适宜的气体浓度O2为13%~15%,CO2 为5%~5.5%。综上,2嘴箱式气调保鲜更有利于鲜莲蓬的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和品种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的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 d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包装方式对郎枣和梨枣失重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郎枣和梨枣为试材,对打孔膜、针孔膜、硅窗袋和微孔膜4种不同包装方式下枣果的失重及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薄膜厚度、通气面积、通气孔数量是影响枣果失重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包装材料的厚度与枣果失重成反比,在4种包装方式中硅窗袋包装枣果的失重率最小,其次为微孔膜包装,打孔膜和针孔膜包装失重相对较大.硅窗袋和微孔膜包装袋内CO2含量较高,好果率也较高,两种包装方式是枣果贮藏比较适宜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8.
包装对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PVDC涂敷膜、铝箔袋、NY/PE复合袋和NY/PE共挤膜袋4种复合塑料包装材料与真空和充气两种包装方式对新鲜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以NY/PE共挤膜袋、充CO2气体包装能够达到较好的包装效果.在此包装条件下,10℃贮藏10天的猪肉可以达到一级鲜度.  相似文献   

9.
魏天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18-121
以生长后期全红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真空渗透Ca2+和植物激素对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硬好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显著降低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贮藏结束时(60天)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3.1%;处理的硬好果率平均达90.9%,比对照净增加了30.4%,但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全红灵武长枣真空渗透Ca2+和Ca2++植物激素后有大约5%的枣果裂口,影响了果实的外观。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包装材料对绿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贮藏12 d不同包装材料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微孔膜包装可明显抑制绿芦笋的呼吸强度,降低水分损失和叶绿素的分解速率,较好地保持了绿芦笋的原有品质;PE膜包装能够有效降低VC的降解速率,但保鲜效果较微孔膜次之;保鲜纸包装能够较好地抑制叶绿素的分解,但贮藏期较短;泡沫箱包装对延缓绿芦笋衰老效果不明显,不适于用作绿芦笋贮藏保鲜的包装材料,可结合其他措施作为周转箱使用。  相似文献   

11.
灵武长枣呼吸类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8±0.5)℃恒温室内,采用气流法测定灵武长枣采后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初步判定灵武长枣为呼吸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12.
为高品质甜瓜选择较适宜的包装保鲜膜和保鲜剂,提高其贮藏保鲜品质。本试验以西州密25号为试材,采用常规的PE和PVC保鲜膜包装,并用目前保鲜效果较好的1-MCP保鲜剂和壳聚糖进行保鲜处理,研究保鲜膜和保鲜剂处理对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保鲜膜比不使用保鲜膜效果好,使用保鲜剂比不使用保鲜剂效果好,PE保鲜膜比PVC保鲜膜效果好,1-MCP保鲜剂和壳聚糖因其保鲜机理不一样,保鲜效果有差异,但两者对提高甜瓜贮藏品质均有很好的效果。因此PE保鲜膜包装结合1-MCP保鲜处理或壳聚糖涂膜是获取高品质甜瓜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厚度PE膜包装对青皮核桃果实采后鲜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厚度PE膜包装对青皮核桃果实采后鲜贮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探寻简易、高效的青皮核桃保鲜技术提供依据。以“温185”青皮核桃为试材,以普通地膜包装为对照,采用PE30(30μm)、PE40(40μm)及PE50(50μm)3种不同厚度薄膜包装处理,于(-1±1)℃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青皮核桃贮藏过程中营养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PE40包装自发气调能力最强,贮藏14 d后,袋内气体达到平衡,O2体积分数为5.5%~6.5%,CO2体积分数为4.5%~5.5%。与对照相比,不同厚度PE膜包装可较好地维持青皮核桃含水量、色泽及硬度,抑制核仁含水量及酸价的下降。PE40包装对青皮核桃果实采后鲜贮效果显著,可使其贮至70 d时,腐烂指数为12.17%,裂果率为16.67%,核仁保鲜率达到100%,生产上推荐使用PE40包装对青皮核桃进行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2、SA和CaCl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不同厚度PE袋包装对西兰花采后品质的影响,以未装袋的西兰花作为对照(CK),采用PE微孔袋以及厚度为20、30、40、50μm的PE袋对西兰花进行包装处理,置于(15±1)℃环境下存放,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气体体积分数、感官评价、色差、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叶绿素含量、挥发性物质等指标,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K组,各包装组可有效降低西兰花的失重率,防止其黄化,减缓叶绿素、V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且相比于其他包装组,厚度为20μm的PE袋处理能显著减缓叶绿素损失,维持西兰花的感官品质和固有风味。因此,西兰花在(15±1)℃条件下采用20μm PE袋包装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冬枣的采后生理特性,为选择最佳气调贮藏条件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以鲁北冬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气调指标对冬枣果实中乙醛和乙醇有害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O2可以有效抑制枣果果肉硬度的下降,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减缓Vc的损失,同时没有引起果肉中乙醛和乙醇的大量积累,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而贮藏环境中的CO2会促使枣果无氧呼吸,加速了果实中乙醛和乙醇的积累,进而加强果肉伤害,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Vc损失加剧,加快了枣果的软化衰老进程。研究表明,2%O2+0%CO2的气调指标对冬枣贮藏最有利。  相似文献   

17.
以"石硖"品种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cv. Shixia)果实为材料,以(5±0.5)℃冷库低温预冷,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试验因素A(SO2保鲜纸复剂用量)、B(SO2保鲜纸助剂用量)、C(预冷方式)、D(预冷时长)对龙眼果实(5±0.5)℃贮藏后综合出库品质与货架商品率的影响,并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贮藏35 d后,所有处理果实综合出库与货架商品率均优于对照,表现为色度值L*、a*、b*、C*和h°均趋向优质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类黄酮含量大幅增加,与果实表面呈现明亮的黄绿色相一致,而对照果实则为黑褐色;果皮膜透性均高于对照,SO2残留主要集中在果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达极显著性差异。因素A对贮藏效果影响最大,其次D,而B、C影响最小。检测指标中,ΔL*和综合出库品质差异最显著,其次综合货架失重率、果肉SO2含量和综合货架商品率。结合均值比较结果,认为A3B3C1D2是合适的处理组合,即使用"0.21%复剂用量+0.03%助剂用量+敞口预冷+预冷20 h"的处理组合结合低温贮藏,龙眼果实能够获得较好的出库与货架品质。  相似文献   

18.
海南绿橙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绿橙低温贮藏的适贮温度、贮藏方法以及1-MCP处理对海南绿橙贮藏保鲜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了7种不同的保鲜处理方法对海南绿橙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绿橙低温(0~8℃)贮藏适宜温度为5~6℃,采用BD-1热带水果涂膜保鲜剂及无纺布保鲜袋包装,贮藏效果最佳,贮藏期可达100天以上,商品率达100%。而1-MCP处理对海南绿橙保鲜效果不明显;货架期期间采用BD-1热带水果涂膜保鲜剂涂膜+控湿袋+无纺布保鲜袋处理,货架期可达15天。  相似文献   

19.
贮藏山楂果胶酶活性及果胶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贮藏在冷库简易气调、适温冷藏、室温气调、室温存放的山楂果胶含量及相关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E)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贮藏过程中,山楂PG酶活性有一个峰值较低的跃变过程,随着跃变的出现,果实硬度明显下降;适温冷藏和室温气调的山楂PG酶活性具有极其相近的变化规律。山楂PE酶活性没有跃变过程,总的趋势是呈现由高到低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适温冷藏和室温气调的山楂PE酶活性也具有极其相近的变化规律。山楂果胶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山楂果胶含量减少的幅度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