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桃瘤蚜,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也可危害艾蒿等菊科植物。该虫发生时由于在卷曲的叶片内,用药防治效果欠佳。另外,由于桃瘤蚜往往被果农误诊为缩叶病,也影响了防治效果。笔者曾遇到某农业公司栽植了一批桃树小苗,新梢发生桃瘤蚜危害时,由于技术人员对其危害症状不了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结果后期几十株桃  相似文献   

2.
由于卧龙山庄原规划已时过境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而急需进行重新规划和对规划后的方案进行系统评价。该文通过实地调查、GPS定位相结合的方法查清了现有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规划,然后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规划后的方案进行了评价。该文规划种植了酸枣、冬枣、梨枣、月光枣、野菜、柿子、欧李,改变了蔬菜园的种植种类;增加了杜梨、栾树和红叶臭椿的种植面积;规划了生态集雨工程示范点、火箭消雷展览室、卧龙禅寺、金鱼池、观鱼长廊、商店、观景亭、道路、停车场和厕所等。用斑块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作为规划方案评价的数量指标,对规划后的效果进行评定,认为规划后虽然景观破碎化指数提高了,但景观类型集中度加强;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均提高了,美学质量得到改善,旅游设施更为完善,游览期更长;同时认为这种评价方法在规划方案筛选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性。  相似文献   

3.
在克拉玛依造林减排作业区苹果果园释放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进行控制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瓢蚜比对绣线菊蚜的控制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调查年份瓢虫对绣线菊蚜的控制效果差异不显著。释放多异瓢虫幼虫7 d后,防效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正>烟粉虱Q隐种是近几年新传入我国的入侵烟粉虱,主要危害蔬菜、棉花和花卉等经济作物,对多种化学农药都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为了解吡虫啉不同施药方式对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效果的影响,多位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在实验室条件下,调查了经吡虫啉叶面处理和灌根处理两种不同施药方式处理后,烟粉虱Q隐种的存活率、丽蚜小蜂的存活率和寄生率。  相似文献   

5.
<正>全缘叶栾树别名山膀胱、灯笼树、摇钱树等,为无患子科栾树属园林植物。由于其模式标本采自黄山,故又名黄山栾树。全缘叶栾树原产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多生于丘陵、山麓及谷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笔者所在河北省沧州市属中度盐碱地,种植的全缘叶栾树成活率较高,现已成活的生长旺盛,年年开花。全缘叶栾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东方蓼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不同浓度对牛蒡长管蚜的生物活性影响,并运用了均匀设计法获得东方蓼根、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触杀和拒食作用效果。东方蓼的新鲜植株在阴凉处晾干后,将根、茎、叶分离出来并剪成小段,然后用乙醇进行浸泡提取,获得原液。将原液分别稀释至2 mg/mL、4 mg/mL、6 mg/mL的浓度后,用牛蒡长管蚜作为供试昆虫进行生物活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东方蓼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都有一定作用,拒食比触杀效果更为明显。东方蓼茎的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效果明显,以6 mg/m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全面控制小麦病虫危害夺取今年我省小麦丰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小麦病虫害发生概况 当前,我省小麦已开始进入起身拔节期,同时小麦病虫害也陆续进入发生危害时期。由于我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各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小麦生产水平、种植品种、播期播量、耕作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从全省情况看,对小麦生产安全影响严重的小麦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吸浆虫、纹枯病、麦穗蚜、赤霉病、白粉病和新出现的孢囊线虫病以及全蚀病等。  相似文献   

8.
常用杀虫剂对粉虱天敌-丽蚜小蜂的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田间用于防治粉虱及其他目标害虫的杀虫剂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测定了9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丽蚜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致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及同类杀虫剂对不同发育阶段丽蚜小蜂的存活情况均有所差异。其中,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生长调节剂灭蝇胺杀伤力最小。在丽蚜小蜂的各发育阶段,成虫和卵期对药剂最为敏感,蛹期有蛹壳包被,药剂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穗蚜俗称腻虫、蜜虫,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小麦穗蚜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等。小麦穗蚜主要在灌浆期危害穗部,造成穗粒数减少、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受蚜虫危害的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发生特点小麦蚜虫在北方地区以麦长管和麦二叉蚜危害为主。5月上旬小麦抽穗后,小麦蚜虫繁殖速度加快,一  相似文献   

10.
栾树的苗木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又称大夫树、灯笼树,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树种。栾树为落叶乔木,树形高大而端正,枝叶茂密而秀丽,春季红叶似醉,夏季黄花满树,秋叶鲜黄,入秋丹果满树,是极为美丽的行道观赏树种。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是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树种,也是工业污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了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可引起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药剂处理后 5~ 10d ,齐螨素、抗蚜威、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分别减少了 19 6 9% ,4 1 77% ,4 5 75 %和 82 6 9%。抗蚜威和吡虫啉处理区瓢蚜比有较长时间的降低 ,药后 5~ 2 0d其瓢蚜比分别为 1∶31~ 14 9和 1∶34~ 85 ;而氧化乐果处理区瓢蚜比仅短期降低 ,药后 5~ 10d其瓢蚜比为 1∶0~ 2 8,15d后即达到 1∶2 6 5 ;齐螨素处理区瓢蚜比受影响较小。所有参试药剂对蚜茧蜂的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麦田蚜虫综合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棉花–小麦条带种植对棉花苗蚜发生及为害的影响,对棉花苗期的蚜虫种群数量及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小麦条带种植模式可减轻棉花苗期蚜虫的发生和为害,苗期有翅蚜和无翅蚜数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种植,分别减少70.4%和84.8%,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分别较常规种植降低67.4%和81.3%;棉花条带中,边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显著优于中间行,边行有翅蚜和无翅蚜数量分别比中间行减少了43.7%和54.3%,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分别较中间行降低了52.4%和84.6%。  相似文献   

13.
探究氮肥处理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藁优2018(A1)、师栾02-1(A2)和石优20(A3)3个具有代表性的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氮水平,0(N0)、180(N1)、240(N2)和300kg/hm2(N3),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石优20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藁优2018容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不同处理组合中,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强筋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醇溶蛋白含量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不利于千粒重和容重的增加;其中籽粒产量以N2处理最高,蛋白质含量以N3处理最高。石优20产量最高,藁优2018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师栾02-1的综合表现较好;所以在氮肥底追比例5:5、追施氮肥时期为拔节期条件下,种植石优20和藁优2018施纯氮240kg/hm2;种植师栾02-1施纯氮180kg/...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具有高抗蚜性的黄瓜新品种,并为黄瓜抗蚜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蚜量比值法,以有毛黄瓜为不抗蚜对照,无毛黄瓜为抗蚜对照,对国内外370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抗蚜性筛选分级,并对筛选出的不同抗蚜等级的黄瓜材料接种蚜虫处理,研究接种蚜虫前后叶片中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变化。筛选出抗性材料118号、中抗材料311号和227号、低抗材料321号。其中,高抗材料无毛黄瓜的黄酮含量及PAL、PPO的活力最高;抗性材料118号的单宁、总酚含量最高,PPO活力仅次于无毛黄瓜;中抗材料227号的单宁、总酚含量及PPO活力仅次于118号;中抗材料311号的黄酮、总酚含量及PAL活力较高;低抗材料321号的PAL活力仅次于无毛黄瓜;各抗蚜材料的黄酮含量及PAL和PPO的活力均高于不抗蚜对照有毛黄瓜。由此得出结论:不同黄瓜材料抗蚜性与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及PAL、PPO活力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综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选用2个抗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小麦材料及4个感蚜材料, 利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该蚜虫危害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蚜虫取食对面粉颗粒度没有显著影响, 但可引起小麦面粉灰分含量显著增加, 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面团筋力、膨胀指数、面团延伸性、面团弹性、弹性指数显著降低, 从而降低面粉品质。抗蚜小麦04-9284、C272及感蚜硬质小麦甘春20部分品质指标不发生变化或变化程度低于其他3个感蚜软质小麦。5个软质小麦蚜量高峰值与膨胀指数、面团弹性、SDS沉降值、面团筋力和蛋白质含量品质的降低幅度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8、0.9619、0.9310、0.9108和0.8886, 均达显著水平; 与灰分含量、面团延伸性和弹性指数相关性不显著。甘肃兰州拉面专用品种甘春20在高密度蚜虫危害后, 面粉品质下降, 但依然符合该专用粉的最适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景观大树是构成景观种植的骨架,也是种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景观大树是比较稀缺的资源,种植技术难度较大,而且种植后水分、养分蒸发量大,容易使树体内水分、养分失衡而影响大树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桃蚜和萝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常在同种蔬菜作物上混合发生。为深入了解2者的种间互作关系和潜在的竞争机制,研究了2种蚜虫分别为害后,对其寄主甘蓝的氮素营养,以及后取食的异种蚜虫的生命特性和种群数量变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桃蚜为害的甘蓝植株,可显著降低在被害叶上后取食的萝卜蚜的种群数量、种群净生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也可显著降低在系统叶上的净生殖率;而萝卜蚜取食为害,仅可使被害叶上桃蚜种群净生殖率降低。桃蚜为害后,甘蓝叶片的谷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而萝卜蚜为害后的蛋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由此可见,桃蚜危害介导的甘蓝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能抑制了萝卜蚜的生长发育,多食性的桃蚜比寡食性的萝卜蚜也许具有更高的进化发育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正>川乌是鄂西北高山地区常年种植的主要中药材之一。近年来,川乌价格稳定上扬,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各种病害发生面积、危害与损失程度也随之加重。尤其是菌核病,已成为药农种植川乌的最大心理障碍,亟待加强防治。菌核病是对川乌生长后期对产量威胁最大的病害。发病严重时,川乌茎杆基部组织完全被病菌破坏,极易出现倒伏、减产。高山夏季多雨高湿年份,川乌最易发病。植株被病菌侵染后,茎基先呈褐色,很快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在适温高湿环境下,病菌会迅速侵染、传播、蔓延,并逐渐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小粒,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F0代成蚜和F1代的干扰作用。通过在室内组建不同亚致死剂量下马铃薯桃蚜生命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繁殖、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LC10LC25LC40分别处理马铃薯桃蚜成蚜后,成蚜的平均产蚜量显著小于对照,其平均寿命也显著短于对照。其中阿维·吡虫啉LC40组的平均产蚜量最低,为9.52头,平均寿命最短,为8.07天。与对照组相比,F1代的若蚜期显著延长,成蚜期显著缩短。对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体现在,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率(rm)以及周限增长率(λ)都显著降低,种群加倍时间(Dt)显著延长。即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亲代成蚜后,会明显抑制其寿命和产蚜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F1代种群再猖獗。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多效唑对烟苗生长和繁殖蚜虫和蚜茧蜂的影响,以提高蚜茧蜂繁殖效率。【方法】本试验以烤烟为烟蚜寄主来繁殖蚜茧蜂,设置3种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烟苗,与对照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多效唑处理后烟苗主茎高度的增长量和最大叶面积增长量、各处理烟蚜和蚜茧蜂繁殖数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抑制烟苗主茎增长,以稀释400倍效果最好,对烟苗叶面积的增长同样有显著抑制作用,稀释400倍和200倍效果相当,各处理繁殖烟蚜和蚜茧蜂数量没有明显差异,每株烟苗繁殖烟蚜均能达到400头以上,同样繁殖蚜茧蜂均能达到200头以上,均能达到理想繁殖效果。【结论】多效唑能够显著抑制烟苗主茎和叶面积的增长,有利于烟苗抗倒伏和降低烟苗间湿度,能提高繁殖蚜茧蜂的效果,在规模化繁殖蚜茧蜂生产中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