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泥龄对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缺氧(A/A)SBR反应器中考察了污泥龄对反硝化除磷系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龄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并无明显影响,进水COD基本上都能降解完全;系统脱氮效能受SRT影响不大,只要系统保持SRT大于多数反硝化菌的时代时间,脱氮率基本在90%以上。除磷效果则对SRT变化较为敏感,SRT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当SRT为18 d时是维持污泥浓度和除磷效果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李开銮  张燕秋  黄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43-2844,2854
[目的]研究多级缺氧、厌氧、好氧交替序批式反应器(SBR)进行脱氮除磷的启动过程。[方法]以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缺氧、厌氧、好氧多级交替SBR工艺进行了脱氮除磷。[结果]SBR工艺的运行参数为缺氧75 min→厌氧35 min(包括进水)→好氧120min→缺氧75 min→厌氧35 min(包括进水)→好氧120 min→缺氧75 min→厌氧35 min(包括进水)→好氧120 min→沉淀30 min,此时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85.0%、80.0%和85.0%。[结论]为污水的脱氮除磷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少辉  姜应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86-12287,12289
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适合于对低有机碳高氮磷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其主要影响因素有NO2-、COD及pH等。笔者论述了短程反硝化除磷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及主要工艺,并提出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双污泥系统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厉巍  李燕  张传义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53-154,157
反硝化除磷菌采用"一碳两用"的方式实现了反硝化脱氮并化解了反硝化菌和聚磷菌之间碳源竞争的矛盾。基于该技术的双污泥系统,对于解决目前脱氮和除磷这一难点、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目前较典型的双污泥系统是A2NSBR工艺、A2N工艺以及一些改良工艺。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点进水"理论,提出了新的一种改良的双污泥系统。  相似文献   

5.
严素定  陈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53-6554,6556
研究了在COD去除和脱氮除磷两种运行模式下Pb2+对校园污水SBR处理系统的影响。通过曲线模拟,发现在COD去除模式和脱氮除磷模式下,Pb2+对SBR胁迫的临界浓度分别为34.800和0.214 mg/L,脱氮除磷模式对Pb的胁迫比COD去除模式更为敏感。在Pb临界浓度内,污水SBR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对Pb的平均富集系数仅为0.060 7,且污泥中Pb的含量远远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300 mg/kg)。Pb对污水SBR处理系统的运行有一定的胁迫作用。污水SBR中的污泥对Pb的富集风险不大。  相似文献   

6.
郑楠  王强  张玉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5014-15016
[目的]研究膜序批式反应器系统(MSBR)对城市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方法]采用厌氧-好氧-缺氧+膜出水的运行方式(AOA—MSBR)。考察MSBR系统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去除效果,并分析氮磷的去除机理。[结果]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1h,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的条件下,通过AOA—MSBR运行方式可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功能,对COD,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97%、89%和90%,且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MSBR系统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现象,分别占总氮和总磷的总去除率的15.5%和16.5%。[结论]在厌氧-好氧-缺氧的环境下,MSBR系统具备很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条件,有利于氮磷的去除,同时系统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瞵现象,增强了对氮磷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的效率,在总结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特性和运行控制的基础上,对现有低碳源污水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高污泥负荷下的新型SBR厌氧、好氧、缺氧反硝化除磷系统。通过对人工配水处理的试验,得到了在低碳源下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在最佳工况下,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同时,在最佳工况下,对微生物内源呼吸氧化自身碳源提供能量进行的反硝化脱氮和反硝化除磷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同时根据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溶解氧含量(DO)的值进行了缺氧、厌氧和好氧段的分界。为了进一步说明系统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影响,对不同C/N值的污水在最佳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N值为3.4左右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厌氧-交替O/LA-膜出水的运行方式,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强化了MSBR在不同磷负荷下的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进水磷浓度下,MSBR系统表现出良好的脱碳及脱氮除磷能力.尤其在低碳磷比(C/P<34)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工况加强反硝化聚磷的作用,在低溶解氧状态下该系统仍能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出水COD、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91.08%、92.32%、85.57%和94.47%,且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中生物脱氮新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人工湿地中除氮的传统路径和新型路径,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脱氮方式,对生物脱氮的机理、优越性、影响因素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采用新型脱氮路径,建立脱氮效果更好的人工湿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硝化除磷可实现以相同的基质同时完成脱氮和除磷的过程,是国内外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热点之一。讨论了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及缺氧池N O 3-负荷、C/N比、溶解氧和好氧池与缺氧池体积比、NO2-等因素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为反硝化除磷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铜钱草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 L.)为试材,在3种浓度梯度的城市生活污水中进行培养,研究了铜钱草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铜钱草在3种浓度的城市生活污水中均生长良好,其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铜钱草对高质量浓度(CODCr 287.21 mg/L,TN 14.68 mg/L,TP 3.87 mg/L)、中质量浓度(CODCr 191.62 mg/L,TN 9.69 mg/L,TP 2.74 mg/L)和低质量浓度(CODCr 139.24 mg/L,TN 6.94 mg/L,TP1.46 mg/L)城市生活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4.99%、84.97%和88.71%;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6.85%、65.24%和57.34%;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17%、84.71%和73.24%.表明铜钱草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可作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优良物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有机物和有机磷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传统工艺难以达标的问题,进行催化铁还原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为现有处理工艺的改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摇瓶试验和SBR持续试验,对催化铁还原技术和微生物处理过程耦合处理现有草甘膦废水生物出水COD和磷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将催化铁还原技术与微生物处理过程耦合能够提高草甘膦农药废水的COD和TP去除效果;耦合的SBR系统在微氧条件下对原厌氧出水的COD和TP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0%和50.0%以上,正磷酸盐浓度在20.00 mg/L以下。[结论]催化铁-生物耦合为草甘膦废水的处理和改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调查研究,选取4种典型处理技术:DSP-SH(Anaerobic-Anoxic-Oxic,A2/O)生物脱氮除磷技术、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膜生物反应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MBR)以及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SB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除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处理效果基本达标外,DSP-SH(A2/O)技术、SBR技术以及MBR技术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均未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需定期加药提高去除率。4种污水处理技术的投资及占地面积均较低,DSP-SH(A2/O)和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的操作管理和后续维护均比较方便;MBR技术污水处理效果好,但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经济较发达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地区;SBR技术运行方便灵活且费用适中,适用于受地形、占地面积限制的农村集中居住地。只有因地制宜地选用水处理技术模式,并结合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维护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化剂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为工程项目的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乳化剂废水,并探讨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中试稳定运行71 d,在进水COD浓度(最高10 924 mg/L,最低2 880 mg/L,平均5 751 mg/L)波动较大的情况下,UASB的出水COD去除效率维持在70%以上,SBR的出水COD去除率在60%以上,出水能够达标排放。[结论]该组合工艺对乳化剂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 L.)为试材,在3种浓度梯度的城市生活污水中进行培养,研究了铜钱草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铜钱草在3种浓度的城市生活污水中均生长良好,其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铜钱草对高质量浓度(CODCr 287.21 mg/L,TN 14.68 mg/L,TP 3.87 mg/L)、中质量浓度(CODCr 191.62 mg/L,TN 9.69 mg/L,TP 2.74 mg/L)和低质量浓度(CODCr 139.24 mg/L,TN 6.94 mg/L,TP1.46 mg/L)城市生活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4.99%、84.97%和88.71%;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6.85%、65.24%和57.34%;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17%、84.71%和73.24%.表明铜钱草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可作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优良物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吕玉珍  王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32-6934
[目的]为亚胺法造纸废水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行培养活性污泥,结合试验条件,确定控制工艺参数,研究SBR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亚胺法造纸废水的效果。[结果]在温度20~25℃,污泥龄18~23 d,进水0.5 h,曝气8 h,沉降1 h,排水0.5 h,闲置8 h,1个周期共18 h前提下,经8 h限制性曝气,SBR法对亚胺法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80%~90%,色度降低了1000度左右,pH值更趋向中性,SVI值在60~100 L/mg之间。与其他处理方法(延时曝气、混凝法)相比,SBR法对废水中CODcr、TKN、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在80%左右,对COD的去除率也较好。[结论]SBR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尤其较大型污水处理厂中采用A2/O 工艺较多,它是最简单的同步 脱氮除磷工艺,整个处理流程上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较少发生丝状细菌污泥膨胀,除磷无 需外加投药,费用低,含磷较高活性污泥会形成,进而制造肥效较高的肥料,最终达成污水回用和 污泥资源化的目标。脱氮除磷效果是运行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A/O与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氧/好氧工艺(A/O)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处理工艺,但两者的处理性能孰优孰劣,目前尚无定论。基于此,本研究对比了实验室规模的A/O与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出水pH值下降至6以下,平均NH4+-N去除率均低于50%,但SBR的NH4+-N去除率略高于A/O。补充碱度后,4个氮负荷(0.02,0.04,0.06,0.08 kg·kg-1·d-1)下,两种工艺的NH4+-N去除率提高到99%以上,但对COD、TN和TP去除的改善不明显,并且A/O与SBR对COD、NH4+-N、TN、TP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活性试验表明,SBR的氨氧化活性和厌氧氨氧化活性高于A/O,但是反硝化活性要显著低于A/O。Stover–Kincannon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R2>0.9),A/O和SBR对COD、TN、NH4+-N的最大去除负荷(Umax)分别为7.62、0.28、48.8 g·L-1·d-1和7.18、0.13、65.4 g·L-1·d-1,说明SBR有利于NH4+-N转化,而A/O有利于COD与TN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