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对绥玉7号、垦单15号、甘玉2号3个玉米品种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高、效果好的组合有绥玉7号(公顷施肥纯量315kg、密度8.25万株/hm2),公顷产量10684.5kg,公顷增收8570.25元;垦单15号(公顷施肥纯量255kg、密度7.5万株/hm2),公顷产量10533.0kg,公顷增收8616.15元;甘玉2号(公顷施肥纯量255kg、密度7.5万株/hm2),公顷产量10942.5kg,公顷增收9234.9元。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在14个展示玉米品种中,产量高、增产幅度大的品种是绥玉22,公顷产量11764.6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23.4%;38P05公顷产量10787.7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13.2%;绥玉23公顷产量10436.9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3.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29个玉米品种中,选择出植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有合玉20、绥玉19、合玉19、垦玉6号、郝育20及绥玉7号,推广种植品种有合玉16、合玉21、德美亚1号。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14个市场上种植的黑大豆品种,旨在筛选出熟期适宜本地区栽培的黑大豆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品种有:垦12-27-1公顷产量4153.8kg,乌皮青仁豆公顷产量4000.0kg,龙黑大豆1号公顷产量3923.1kg,方正农家黑大豆公顷产量3846.2kg,增丰08-115公顷产量3538.5kg,绥黑大豆1号公顷产量3461.5kg。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玉米不同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玉米新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为合玉21号和合玉282,产量为777.23 kg/亩和671.23 kg/亩,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垦单10号,增产率分别为50.58%和30.05%。  相似文献   

6.
长种玉1号是牡丹江长春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组合为合344×H1467。该杂交种属早熟品种,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需有效活动积温2300℃左右。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244.0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8.9%。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5.5万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玉米不同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玉米新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为合玉21号和合玉282,产量分别为11 658.45 kg/hm2和10 068.4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垦单10号,增幅分别为50.59%和3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油菜品种引种鉴定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常规油菜品种青油14号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2722.5kg;杂交油菜以青杂2号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3925.5kg,青杂5号次之,公顷产量为3648.0kg。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合玉123的推广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合玉1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自交系合选04为母本,以自交系合选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 119.8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8.1%;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910.9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7.1%。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1L0020。合玉123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在≥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长种玉1号玉米原品系代号为H904,是由吉林省长春市种子公司选育而成,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10年引入八五四分公司进行示范种植,平均公顷产量11776.5kg,比绥玉7号品种平均增产3.5%;2011年示范种植,平均公顷产量11760kg。该品种在该地区生育期为120d左右,生育特点是幼苗第1片叶,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整秆粗壮,株高300cm左右,穗位115cm,穗长20~23cm,穗粗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研究10个垦丰公司的玉米品种,旨在筛选出熟期适宜本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有德美亚3号公顷产量12632.2kg、垦沃6号公顷产量12360.1kg、垦沃3号公顷产量11991.4kg。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品种龙单39号为材料,研究催芽断根技术对其产量的影响,大田示范结果表明,玉米浸种催芽断根处理,平均公顷产量11151kg,比常规对照区(公顷产量10455kg)增产6.7%。  相似文献   

13.
以‘沪玉糯5号’(紧凑型)和‘沪玉糯2号’(平展型)为材料,研究了3种施肥方法对2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施肥方法A2下平均产量最高,为11 531 kg/hm~2;‘沪玉糯5号’的产量达12 997 kg/hm~2,极显著高于‘沪玉糯2号’(9 168 kg/hm2)。3种施肥方法在秃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方面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秃尖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百粒重无显著差异。因此,适宜的尿素施用方法是苗期315 kg/hm~2,拔节期135 kg/hm~2;紧凑株型‘沪玉糯5号’产量显著高于平展株型‘沪玉糯2号’,性状表现好。  相似文献   

14.
长白11(吉丰3号)是以长白9号为母本,一目惚为父本杂交育成,3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7663.5kg,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2.7%,2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121.0kg,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2.7%。该品种抗早霜,耐寒冷,根系发达,耐旱性较强,稻米品质优良,主要指标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排列法,2016年在六枝特区进行了玉米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合育玉188、翔玉122、旺玉30、贵单8号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产量分别为12 083.5、12 361.0、12 082.0、11 776.5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研究绥玉29号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连续三年对该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绥玉29号可在八五四农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栽培种植,本地区适宜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该品种具有植株综合性状好,熟期适宜,产量高,品质好等性状,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公顷产量10 620.7 kg。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黔北山区对遵玉2号、遵玉3号、9601三个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表现为遵玉3号>遵玉2号>9601.遵玉2号以3600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为603.3kg/667m2;遵玉3号以3200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为643.3kg/667m2;9601以2800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为507.7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玉米品种合玉29、合玉31的最佳种植密度,设计了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并对不同种植密度下两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两个玉米品种的玉米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合玉29产量为13200kg/hm2,合玉31产量为13625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的高低与适宜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育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212A与改良恢复系1102C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8号,1998~1999年两年参加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2.15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016.15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4.27%,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0年参加黄淮海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78.0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627.1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5.74%.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在652.13?744.77 kg/666.67㎡之间,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H1904>新中玉4号>水金玉3号>裕玉199>金禾901>金白玉8号>西抗18。其中对照西抗18的平均产量最低,平均产量为652.13 kg/666.67㎡,所有品种平均产量较对照平均产量均增加,平均产量前两位分别是ZH1904(744.47 kg/666.67㎡),新中玉4号(744.28 kg/666.67㎡),且较对照西抗18增产14%以上,增产点率均为100%;参试品种百粒重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ZH1904>新中玉4号>金禾901>水金玉3号>金白玉9号>西抗18>裕玉199。除了裕玉199百粒重低于对照以外,其余参试品种百粒重均高于对照,其中ZH1904和新中玉4号分别达到39.5g和38.9g,裕玉199百粒重最低,只有34.7g。综上所述,ZH1904和新中玉4号表现最好,可以考虑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