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地宝乐与药材专用肥或常规肥料配施,均可提高甘草生物量,其中地宝乐与药材专用肥配施的最佳配施量为地宝乐330kg/hm^2+药材专用肥495kg/hm^2;地宝乐与常规肥配施的最佳配施量为地宝乐450kg/hm^2+磷酸二铵450kg/hm^2+锌混配肥750kg/hm^2+农用硫酸钾120kg/hm^2。建议生产中推广上述2个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施氮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隆德县进行的马铃薯施氮试验表明,在施有机肥15 t/hm^2.P2O5 90 kg/hm^2,K20 60 kg/hm^2 的基础上,施氮可增产24.0%~39.6%。建议在降水适中年份,马铃薯施纯氮量以160kg/hm^2左右为宜,产量可达35662.0kg/hm^2,可增加纯收入5485.15元/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四因素二次旋转回归正交试验,建立了垦玉6号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数学模型。经计算机进行因子水平寻优,得出垦玉6号产量在8500kg/hm^2以上的栽培模式为:密度51375~54675株/hm^2,施纯氮201~227kg/hm^2,施用P2O2为68~86kg/hm^2,施用K2O为66~85kg/hm^2。  相似文献   

4.
包红静  汪仁  邢月华  宫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94+22476-22394,22476
[目的]探讨钾肥的适宜用量,以指导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增产724~1464kg/hm^2,增收843~1365.TL/hm^2;施用钾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但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的增产效益和利用率降低;钾肥的效应方程为Y=6988.2571+13.40l9x—0.0334X^2(R^2=0.9635),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1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60kg/hm^2,最高产量为8321kg/hm^2,经济产量为8278kg/hm^2。[结论]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应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地区马铃薯青薯2号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永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15-1017
[目的]研究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密度,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方法]在柴达木地区利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青薯2号马铃薯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其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含量、淀粉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柴迭木地区,青薯2号块茎产量、淀粉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25.00kg/hm^2、P2O5 120.00kg/hm^2、K2O 250.00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99.32kg/hm^2、P2O5 95.67kg/hm^2、氧化钾199.32kg/hm^2。[结论]在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产量、淀粉产量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8年早季以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0、105kg、150kg、195kg/hm^2)和栽插密度24×10^4、30×10^4、36×10^4/hm^2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对超级杂交早稻天优99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105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150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以上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其他施氮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密度以36×10^4穴/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0×10^4穴/hm^2,最低为24×10^4穴/hm^2。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的穗数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再次,千粒重相对比较稳定。试验表明,在中等地力条件下,超级杂交早稻天优998适宜的施氮量为105kg/hm^2,密度为36×104穴/hm^2.  相似文献   

7.
三江2号水稻氮肥施用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三江2号水稻生育期、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的分蘖力影响较大,当氮素水平达到195kg和210kg/hm^2时,水稻抽穗期延迟1d,成熟期延迟2d。当达到210kg/hm^2时,结实率下降,实测产量以施氮180kg/hm^2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8.
设施黄瓜施用钾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钾量对津研1号黄瓜设施栽培生长状况及产量影响研究,得出施用钾肥适宜量、最高量,即在每1hm^2施纯氮165kg,五氧化二磷75kg的基础上,钾肥适宜用量288kg/hm^2、最高用量304kg/hm^2。  相似文献   

9.
奶花芸豆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优化组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对奶花芸豆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产量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在试验条件下,当奶花芸豆栽培密度为150000株/hm^2,施氮量300kg/hm^2,施磷量200kg/hm^2,施钾量45kg/hm^2组合时,产量可达到3833.4kg/hm^2。  相似文献   

10.
硫肥对大蒜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蒜进行了施硫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施用硫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不同的施硫水平对大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各异,低施硫量处理对大蒜的肥效要低于高施硫量处理,施硫量为90kg/hm^2和120kg/hm^2的肥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钾量为112.5、150和187.5kg/hm^2的条件下,水稻能增产,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由差值法测得的3个施钾处理早稻钾素利用率平均为27.3%,晚稻为42.8%。肥料氮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而提高,这一趋势在晚稻上更为明显。在每季水稻施钾量112.5、150、187.5kg/hm^2的条件下,钾素平衡出现亏缺。在早稻施氮量150kg/hm^2和晚稻施氮量180kg/hm^2的条件下,洞庭湖生态区土壤上的氮素平衡中氮均出现盈余,氮素盈余量随钾肥用量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3年的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试验研究,如东县根据肥力水平的高、中、低,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273.0kg/hm^2、301.5kg/hm^2、328.5kg/hm^2,施五氧化二磷与氧化钾的水平分别为63.0kg/hm^2、135.0kg/hm^2,再配合施用有机肥,已基本符合当前推广的宁粳3号与南粳44水稻品种,其目标产量达9750kg/hm^2稻谷的需肥要求,增产增效明显,成为成熟的示范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在中等肥力黄壤上实施有机肥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设置有机肥(每公顷用清粪水15000~30000kg)作高粱移栽底肥,在高粱拔节期和孕穗期限量追肥(每公顷用尿素120~480kg)。结果表明: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15000kg/hm^2的高粱产量最低(4282.65kg/hm^2);施有机肥30000kg/hm^2、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120kg/hm^2的高粱产量最高(6528.60kg/hm^2);施有机肥22500—30000kg/hm^2、追尿素180~300kg/hm^2的高粱产量达5978.10—6528.60kg/hm^2。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以马铃薯克851为材料,通过二年连续试验研究了马铃薯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N.80kg/hm^2、农家肥,104kg/hm^2)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kg/hm^2,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试验表明增施磷钾肥的不同处理增产提质效果不同。根据实际生产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20kg/hm^2、P2O-80kg/hm^2、K2O-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15.
氮肥与植株密度互作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及对其进行解析、寻优和频数分析,所设各试验因素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X2)〉植株密度(X1)〉喷施PP333(X3)。施氮量、植株密度和喷施PP333三因素两两之间的互作效应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作用均为协同效应;同时得出了三因素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最优配比方案;植株密度429.4万株/hm^2~450万株/hm^2,施N量160kg/hm^2~164.9kg/hm^2,喷施PP333量0.197a.i.,kg/hm^2~0.233a.i.,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花生新品种周花2号的高产施肥技术,通过不同的施氮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氮肥增产效益十分显著。但施氮肥过多时,花生熟期推迟,品质下降,效益降低。花生施肥获得净产值最高的为施尿素225kg/hm^2,达1867.5元/hm^2,产投比最高的为施尿素150kg/hm^2,达1:5.47。  相似文献   

17.
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旱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耦合栽培技术,用以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施氮量、施磷量、氮磷配合、施农家肥量、种植密度。要获得22500kg/hm^2以上的产量,其密度与施肥耦合最优方案是施纯氮81.30~87.75kg/hm^2、五氧化二磷79.65~87.30kg/hm^2、农家肥23835.00~28440.00kg/hm^2,种植密度57270~59385株/hm^2。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于土壤无机氮测试的优化氮肥管理措施对冬小麦进行氮肥管理,比较了优化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在拔节期的作物氮素营养状况、收获期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对农田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氮处理的产量(6217kg/hm^2)与传统施氮处理产量(6223kg/hm^2)间差异不大,但较传统施氮处理节省氮肥40%,氮肥利用率从传统施氮的31%提高到优化施氮处理的50.6%。同时收获后优化施氮处理的土壤中的无机氮残留量(90kg/hm^2)远小于传统施氮处理(176kg/hm^2),氮素表观损失量从传统施氮的82kg/hm^2减少到40kg/hm^2。  相似文献   

19.
就不同性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粒数、穗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为显著负相关,而经济系数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选择冬小麦种植的主要栽培因素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四元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数学模型.由此确定产量大于461.33kg/0.0667hm^2,各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为:密度31.35万粒/0.0667hm^2,施氮量为纯N22.52kg/0.0667hm^2,施磷量为P20513.02kg/0.0667hm^2,施钾量为K2O8.44kg/0.0667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水平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大田施氮、磷水平相等的条件下,研究了施K2O分别为0,45,90,135,180,225,270kg/hm^2对烤烟品种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缺钾症状和气候斑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生长前中期,当施钾量达到180kg/hm^2以上时,株高增长显著变慢,而定型株高则显著增高;茎围和最大叶的面积在施用135kg/hm^2以上的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面积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以施用180kg/hm^2的处理居首位,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以施用225kg/hm^2的处理最高,这两种处理的以上4个经济性状与CK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烟叶中的总糖和K2O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上升,烟碱、总氮、蛋白质和Cl^-含量则下降;缺钾症状随施钾量增加而减轻,至施用180kg/hm^2时已无缺钾症状;烟叶气候斑的发生程度也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