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吴江 《中国农资》2014,(17):21-21
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其"节工、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环保、高产、优质"的突出优点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将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2013年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每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普及,该技术的配套产品水溶性肥料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政策释放,水溶肥市场潜力逐渐显现。但是,水溶肥行业有些环节尚未理顺,例如不合理的标准、认识误区、政策偏颇等限制了水溶肥的快速发展。日前,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教授梳理了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误区,提出了水溶性肥料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合力配合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18个国家的300余位代表日前齐聚北京,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及展览上呼吁,发展水溶性肥料是实现水肥一体化和节水农业的关键。据统计,世界有60%引用的地表水量用于农田灌溉。随着世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和水资源匮乏,专家学者、农业从业者对水肥一体化和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专家表示,水溶性肥料是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不仅能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节水,而且可以实现水分和养分综合协调一体化管理,减少水、肥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智能化、精准化、节水、节肥、省工等诸多优点。本文以泰半夏为例,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肥一体技术相关建议,使得我国农业朝着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4.
邝光星  梁启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74-1007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技术也不断地提高与更新。"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技术中的一项先进技术,目前被提出次数也越来越多。节水、节肥、节省人力是该技术最突出的三大特点。为了解该技术在不发达城市的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在阳江市范围内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发展现状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确实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节水、节肥、节省人力和效益增收的好处,但是该技术应用在当地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也指出该技术在该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方蔬菜水肥一体化与节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主推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之一,该技术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为了摸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实施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方蔬菜生产上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每次节水1.5 m3/亩,节水率达33.0%,节肥4.5 kg/亩,节肥率达30%以上,可提高蔬菜产量69.3 kg/亩,增产率达12.6%以上.说明在南方种植蔬菜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施肥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高,蔬菜易于吸收,不但能增产,而且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水肥一体化主要通过灌溉系统为农作物施肥浇水,它能保证农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养分,是迄今为止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节水节肥效果最好的水肥技术之一。该文简单分析了全国农业科学领域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现实研究进展,并以山东省莒县为例,全面分析了当地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方面所采用的循环式技术应用模式和滴灌技术应用模式,希望全面提高水肥一体化的节水与节肥效能,为地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提高与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门当今乃至将来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对于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意义重大,代表着未来的施肥方向。试验结果证明,水肥一体化可以节水、节肥、省工节本,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的推进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力推广,最近几年我国水溶性肥料产业发展很快;伴随着以氮肥为主要基础原料肥的产能严重过剩与产值利润连年下降,很多氮肥企业也在寻找产品转型的可能性,市场上也开始流行以尿素硝铵溶液(UAN)等"新产品"。规模化农业生产对水溶性肥料市场提出了低成本要求,因此催生了使含氮水溶性肥料产业的异军突起。寻找利润与价值更高的突破点,而含氮水溶性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需求之一,成为厂商转型的新焦点。含氮水溶性肥料产业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是我国水肥一体化市场的发源地,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水溶肥应用市场。目前,新疆水溶性肥料滴灌覆盖面积高达5000万亩。然而,在市场的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新疆水溶性肥料的技术水平和施用技术却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溶性肥料的应用和服务市场,5月13日,中国农资传媒记者一行再一次来到新疆库尔勒,参加了由新疆农拓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新疆巴州(博湖)节水节肥提质增效优质高产一站式全程解决方案观摩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超过30%,节肥超过50%;滴灌施入富特森水溶性肥料的处理比当地常规施肥灌溉方式节本增收34 043.25元/hm~2。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鹏  刘训理 《农学学报》2013,3(3):26-31
文章回顾了中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历史,简述了微生物肥料的分类、主要功效、作用机制、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微生物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传病害、增加作物产量和减少化肥使用量,是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微生物肥料仍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效果不稳定和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完善生产工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协同创新,以促进微生物肥料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肥一体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施肥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述,通过减少施肥,减少养分淋失,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磷、钾等固定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率。【方法】 顾近50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有利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点,不仅能大幅降低肥料用量,减少养分如氮素的淋失损失,增强磷、钾等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且还对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保持土壤疏松状态,提高土壤孔隙度,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水溶肥发展处于非常活跃时期,水溶肥开发趋向于高溶解度、高含量、液态化、全营养的方向发展。综述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对化肥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结果】 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面临问题:(1)缺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生长时段等为依据个性化订制肥料的发展;(2)水溶肥理化性状与作物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设施不匹配;(3)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应该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装备的便利条件,加强作物营养管理的科学运筹,加强磷钾肥以追施方式施用技术发展,大力推广加注式比例式施肥技术,以提高施肥的精确性。【结论】 加强科学运筹作物营养管理,实施作物生长期动态调控营养管理,推广磷肥以追施的方式施用,使用智能变量施肥管理系统,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显著降低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通过探索新型肥料研发与推广、种养循环有机替代、农业生产水肥耦合运筹等新技术新模式,在保障作物稳产增产前提下,实现了减少农业生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态效益的目标。本文介绍了新型肥料的研发推广和沼液替代化肥研究进展,归纳了新型肥料与沼液替代化肥技术效果,为优化施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肥料研究及其在耕地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生物肥料是农用生物制品的重要一员,在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与产业化发展迅速,微生物肥料产业基本形成,但也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同时我国耕地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应用微生物肥料是耕地质量提升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措施。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提升耕地质量上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微生物肥料今后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田养分再循环——潜力和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强调了养分再循环在建立我国持久农业中的实际意义。养分再循环潜力巨大,可提供纯养分达3514万吨,相当于我国1989年化肥总产量的1.96倍。养分再循环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如何建立我国在养分再循环基础上的施肥制度和防止养分再循环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两个重点问题。笔者提出了这两方面研究工作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氮素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滴灌施肥对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滴灌施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提高多数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无机氮环境,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目前关于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氮素特征影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制约了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未来应重点研究滴灌施肥对作物根系发育规律、养分吸收、运输及利用机制、土壤环境等的影响,明确滴灌施肥对作物-土壤系统的影响机制,同时研发新型水溶性肥料,结合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兼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滴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敏  张玲  曹环  丁燚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51-152
[目的]探讨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甜梨上最佳施用量,完善灌云县甜梨施肥指标体系。[方法]设置水溶性肥料用量(0、225.0、337.5、450.0、562.5 kg/hm2),研究不同用量水溶性肥料对甜梨品质、产量及收益的影响。[结果]在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条件下,水溶性肥料用量为450.0 kg/hm~2时,甜梨的产量(22 950 kg/hm~2)、增产率(51.8%)及产投比(24.1)均达最高,且高于同等用量(450.0 kg/hm~2)的人工点肥。[结论]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水溶性肥料在甜梨上的最佳施用量为45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大量元素水溶肥具有水溶性好,易被作物吸收,能实现水肥同施,省水省肥省工等优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叶面喷施全福大量元素水溶肥对茄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全福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能促进茄子生长发育,改善农艺性状,每667㎡增产213.3 kg,增产7.34%,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策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立足湖南化肥施用现状,分析了湖南化肥减量增效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坚持矿质营养与有机营养并重实现湖南化肥减量增效的基本思路。目前,湖南省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施肥观念陈旧,经济环保意识差;单位面积施肥量偏高,化肥利用率较低;施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利用率低;土肥水资源不匹配,施肥方式落后等问题。由于过量施肥原因复杂,减肥增效势在必行。湖南通过1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目前已有52个县从2013年开始出现化肥施用总量零增长。大范围定点对比监测结果表明,种植绿肥、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良耕作土壤,而且平均调减氮肥用量10%以上,增产4.24%-6.69%。因此,提出了精准施肥、调优结构、有机肥替代、地力提升、技术集成和示范带动实现湖南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结合湖南实际,具体体现为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恢复绿肥种植、普及秸秆还田、推广水肥一体化、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6项关健技术措施,研究制定了到2020年湖南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总体实现负增长的行动目标,其中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率先实现零增长,湘西地区缓增长,其它地区零增长。阐明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增加经费投入、完善扶持政策等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渭北旱原旱作农业新技术在北方值得大力推广。本区传统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不能解决农产品的供需矛盾。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措施是培肥地力,提高单产。培肥地力的措施是生物养田措施不足化肥补,施用有机肥与施用化肥相结合。1981年以来渭北旱原大面积增产是氮磷肥混施的结果,而绝非单纯施磷肥的作用。增施肥料能有效地降低耗水系数,提高水分生产效益、旱农生产应重视“以丰(年)补歉(年)”的战略方针,贮粮备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