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墨西哥类玉米的特性 墨西哥类玉米(Euchlaena Mexizana Schrad)又名大刍草,墨西哥类蜀黍等,为禾本科玉米族大刍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墨西哥。墨西哥类玉米植株庞大,分蘖多(一般8~30个,多达84个),丛生,株高常达2米以上。喜温暖气候,能耐35℃以上的高温,当气温达到37~40℃时,仍能正常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短日照作物,生育期为180~200天。 197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墨西哥类玉米具有高产,叶量大,含淀粉高,营养丰富,适口性能佳等优点。据测定,其中草中粗蛋白  相似文献   

2.
佛手瓜(Sechium edule)又名福寿瓜、合掌瓜,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属葫芦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茎喜攀援,分枝性强,喜温耐荫,适宜生长温度16~28℃,不耐严寒.对水分要求较严格,既怕旱又怕涝,渍水易烂根,应选择壤土或砂壤土种植.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玉米属禾本科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形似玉米.它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肥、耐水、耐刈割,产量高,再生能力强,适应性广,pH值在5.5~8.0之间均可生长良好,是目前家畜理想的青绿多汁饲料.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玉米为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大刍草,原产于墨西哥等国。全生育期约210天;丛生,茎粗,直立,高1.5~2.5米,最高可达5米;叶长70~90厘米、宽8厘米;种子褐色或灰褐色,千粒重77克左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不耐寒,在18~35℃温度下生长迅速,遇霜逐渐萎凋。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饲料作物--墨西哥玉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特性 墨西哥玉米植株形似玉米,分蘖力强,叶片多,茎秆粗壮,粗为1.50~2厘米,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具有甜味,再生性和高产优质的特点,是草食畜禽、牛、羊、兔、猪、鱼的极佳青饲料.叶片剑状,圆锥花序,种子椭圆形,成熟时呈褐色,千粒重75~80克.墨西哥玉米耐酸、耐热、耐水肥.最适发芽温度为15度,生长最适温度25~35度,抗炎热、能耐受40度高温,不耐霜冻,气温降至10度以下时,停止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PH5.50~8的地区均可生长,生育期为200~230天,再生力强;墨西哥玉米其风干物中含干物质86%,热能3456大卡/千克,粗蛋白质含量为13.68%,粗脂肪2%,粗纤维含量22.73%.赖氨酸含量为0.42%,达到高赖氨酸玉米粒含赖氨酸水平,因而它的消化率较高.投料22千克即可养成1千克鲜鱼,用其喂奶牛群,日均产奶量可比喂普通青饲玉米提高4.50%~5%.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玉米是1年生禾本科牧草优良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茂盛,分蘖力强,高产质优,是饲养牛、羊、鱼的优质青饲料。其栽培技术如下。 1.选地整地:墨西哥玉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肥怕瘠,抗旱中等。应选择肥力较好、水源充足的地块,翻  相似文献   

7.
玉米花粒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花粒期是由穗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转为以开花散粉、受精结实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时期,是形成产量、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子粒产量的85%~90%来自抽雄灌浆后绿叶的光合作用.现就玉米花粒期对外界环境主要因素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及田间管理措施简述如下. 1 玉米花粒期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 1.1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抽穗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最低温度为18℃,最高温度为32~35℃.低于18℃或高于32~35℃,都将影响玉米受精.玉米子粒形成和灌浆成熟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0~24℃,如果温度低于16℃或高于25℃,都将影响子粒中淀粉酶的活性,养分的运输和积累不能正常进行.温度低于20℃光合作用剧降,物质运输迟缓,温度低于16℃灌浆极慢,温度低于15℃叶绿素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花粒期昼夜温差大对子粒灌浆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德晨 《饲料博览》2001,(11):48-48
墨西哥饲用玉米又叫大刍草,系禾本科类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等特点。植株高3.5~5米,茎秆粗壮,叶片宽大,分蘖力强,每株30~60枝,最多的达90枝以上,9月下旬开始扬花,果穗少,生在叶鞘内。每株5~10个穗,每穗结种子6~8粒,但在我省种植种子不能成熟,需外地引种。墨西哥玉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在18~35℃时生长迅速,适宜种植在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地方。生长期200~230天,一年可刈割6~8次,亩产鲜草20~30吨,是草食牲畜、猪、鱼等均喜食的优质高产牧草。1栽…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玉米为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大刍草,原产于墨西哥等国。全生育期约210天;丛生,茎粗,直立,高1.5~2.5米,最高可达5米;叶长70~90厘米、宽8厘米;种子褐色或灰褐色,千粒重77克左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不耐寒,在18~35℃温度下生长迅速,遇霜逐渐萎凋。喜大肥大水,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性土壤,亦稍耐盐碱,在沿海的中低产田上生长良好。稍耐水渍。一年可刈割4~7次,每亩产鲜草1万~2万公斤。其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樱桃番茄为喜温蔬菜,其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比较高,种子发芽最适温25℃~30℃,生长最适温度20℃~25℃,结果期生长最适温度l5℃~25℃。喜光,光照不足落花落果严重;对水分要求前期少,后期多;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砂壤土上表现最好,喜钾肥,同时为防止脐腐病的发生,应适当施用钙肥。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现代农业》2013,(4):48-49
玉米的产量是内在的种性和外界栽培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实现玉米高产必须将种子、肥、水、密度等多因素综合起来配套,才能实现高产。一、玉米的生物学特性玉米喜温暖,怕霜冻,需要充足的光照。发芽的适宜温度是21~27℃,最低耐受温度为10℃,玉米秧苗的生长适温为21~30℃。开花结穗期的适宜温度为25℃,温度高于35℃容易  相似文献   

12.
1 特征特性 西葫芦是瓜类中生长最强盛的一种蔬菜,对气候的适应性要比黄瓜强.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与其他蔬菜相比虽喜较强光照,但又较耐弱光,同时既耐干旱也较耐潮湿.特别适于在保护地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3.
<正>金脉单药花又称丹尼亚单药花,斑马花,为爵床科单药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既可观叶又可赏花。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喜散射光,忌直射光,忌炎热畏严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适宜光温条件的地区种植 玉米属喜温短日照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10℃是玉米生物学上的起点温度,10℃以上的积温是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温度。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要求的积温是:早熟品种1800~2200℃,中熟品种2200~2500℃,晚熟品种2500~2800℃以上。冬种甜玉米是处在特殊条件下的反季节生产方式,苗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1.适宜的环境条件. 1.1温度绿豆是喜温作物,最适宜发芽、出苗温度为15℃~25℃,生长发育、开花结荚适温为18℃~25℃.高于30℃的温度不利于绿豆的生长发育,低于15℃的温度对根系和茎叶生长发育也不利,整个生育期需要10℃以上积温2100℃~2800℃.  相似文献   

16.
绿花菜喜凉爽、湿润、温和、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种子发芽最低温度4~8℃,最高35℃,适宜温度25~30℃;植株正常生长温度在6~22℃,适温为18~20℃;花蕾发育适温为15~18℃,25℃以上植株容易徒长,5℃以下则生长迟缓,花球在-3~-5℃的低温下会冻伤.种植土地应选择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肥力强的壤土为好.酸碱度适宜范围为pH5.8~8,以6最好.  相似文献   

17.
牛羊为反刍动物,消化粗纤维能力强,且采食量大,可选种粮饲兼用作物及多年生牧草,尤其是高秆饲料作物。如墨西哥玉米、苏丹草、杂交狼属草、高丹草、紫花苜蓿、黑麦草、串叶松香草、菊苣、籽粒苋、三叶草、沙打旺、紫云英等。如果饲养奶牛、奶羊及羔羊,根据生理需求除种植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蕊 《云南农业》2004,(11):15-16
光温条件 玉米是喜温作物,一生的生长发育要求温暖的气候环境,全生育期需要≥10℃的活动积温2000~3000℃,适宜播种温度10~12℃,拔节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24~27℃,灌浆成熟适温20~24℃。光照时数一般800~1000h。  相似文献   

19.
薄荷以全草或叶入药.它适应性强,喜温和湿润环境,干旱条件下也有极强的生命力.根茎种植后日平均气温6℃时即可出苗,5~6月份生长最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  相似文献   

20.
辣椒为茄科类蔬菜.一般做单季栽培,常见的有春辣椒和秋辣椒栽培两种,在保温条件好,光照充足的地方也可作周年栽培,甚至多年栽培.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春辣椒. 一、辣椒的形态特征 辣椒根系大多分布在20~ 30cm耕作层,其根系不耐旱、不耐涝.辣椒属于两性花,属异花授粉作物,虫媒花. 二、辣椒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 1.温度辣椒属喜温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 30℃,最适温度为28~30℃,开花结果温度为白天21~ 26℃、夜间16~ 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