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氮肥、钾肥、硅肥的不同用量对水稻主茎基部Ⅰ、Ⅱ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均产生影响,其中增施氮肥不利于水稻抗倒伏,增施钾肥和硅肥有利于水稻抗倒伏。  相似文献   

2.
硅钾配施对水稻茎秆性状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水稻》2017,(1):66-73
以宜香优5979和旌优1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和硅钾配施处理对茎鞘物质积累转运、茎秆理化性状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探讨了茎鞘物质积累转运、茎秆理化性状与倒伏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期和成熟期茎鞘干物质量、成熟期生物量及茎秆理化性状与水稻抗倒伏能力关系密切。水稻品种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著,宜香优5979的抗倒伏能力显著强于旌优127。钾肥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大于硅肥,硅肥过多不利于水稻对硅的吸收及抗倒伏能力的提高。不同硅钾处理下,未施钾处理抗倒伏能力最差,少施钾肥处理倒伏风险较大;而硅肥50 kg/hm~2+钾肥150 kg/hm~2和硅肥100 kg/hm~2+钾肥100 kg/hm~22个处理,齐穗期和成熟期茎鞘干物质量较高,基部节间长度较短,茎粗、茎壁厚和节间干重较大,基部节间的物理强度较大,茎秆中Si O2和全钾含量较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硅肥在寒地水稻上追施效果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地水稻进行不同用量追施硅肥试验,研究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作为追肥施用后,水稻的生育期有所缩短,提高了水稻的抗性,平均产量增加4.06%,在4个处理中,以追施硅肥旺35 kg/667 m2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5.18%。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喜硅作物。长期以来,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人们偏重于施用氮、磷、钾肥而忽视硅肥。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硅含量却逐年下降,土壤缺硅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水稻抗倒伏及抗病虫害能力下降,限制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稻田进行施用硅肥试验,探讨稻田大面积施用硅肥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l试验材料双方法试材选用辽宁省鞍豫硅肥有限公司生产的鞍豫牌硅肥。采取大面积对比方法,共设四个试验区,每区面积为0.33hm’。试验区公顷施鞍像硅肥750kg,与氮、磷、钾肥配合作底肥和追肥施用。底肥于旋耕地前均匀撒…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水稻秧苗期和本田期应用液体硅肥进行试验,验证该肥料在水稻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及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在秧苗期和本田期都应用液体硅肥,可明显增强水稻秧苗素质,预防或减轻立枯病发生,秆壮抗倒伏,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促进成熟。  相似文献   

6.
施用硅钙复混肥对玉米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有关试验报道,施用硅肥后,能提高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提高细胞壁的强度,抗倒伏、增强抗逆性、株形挺拨。刘树堂在小麦试验表明,施硅增加冬小麦表皮细胞壁厚度和硅化细胞数量,提高茎秆刚性。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混施硅钙肥对玉米抗倒伏性能影响研究甚少,为了探讨施用硅钙复混肥在提高玉米抗倒伏性作用,我们设计高密度下不同硅钙肥处理对玉米抗倒伏进行探讨,为科学施用硅钙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希林索硅肥在水稻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特进行该项试验。结果表明:希林索硅肥对水稻的生育进程有明显的影响,且随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生育进程亦加快,产量亦增加,较对照增产26.7~146.7 kg/667 m~2,增产率4.6%~25.0%,能明显改善水稻生长姿态,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及抗击打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宝山农场试验站进行富华速效硅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速效硅肥施用能促进水稻提前抽穗,并且由于增加受光态势,使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有所增加,秋后测产,产量增加了77.5~175.9 kg/hm~2。同时使作物的抗病虫、抗倒伏能力有所提高。可为以后进一步试验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硅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合膜下滴灌水稻生长的施硅量,以T-4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硅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硅肥用量为0 kg/hm~2)相比,施硅有利于水稻分蘖早发快发,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施硅还可以增加水稻秆型指数,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135 kg/hm~2的施硅量秆型指数最大;90 kg/hm~2的施硅量使水稻后期冠层有效辐射吸收量降低变慢,有利于水稻抽穗后更好的利用光能进行有机物生产;硅肥主要是通过影响穗长、实粒数和结实率来促进产量的提高,施硅量135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但与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施用硅肥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的生长,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以施用量为9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吴云艳 《中国稻米》2022,28(6):49-53
以越光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物炭与硅肥配施对水稻抗倒伏特性、茎秆强度、化学物质含量、酶活性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生壳生物炭与硅肥配施显著降低了水稻节长,增加了茎粗,进而降低了水稻的倒伏指数和倒伏面积率,并提高了茎秆中的淀粉、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及木质素关键酶活性。其中,7.5 t/hm2生物炭与45 kg/hm2硅肥基施、叶面喷施0.02%硅肥的处理表现最优,该处理显著增强了越光的抗倒伏性,第1、第2和第3节的倒伏指数分别比对照下降36.42%、30.19%和26.83%,并实现了增产。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的倒伏指数、倒伏面积率与茎秆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中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强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和倒伏面积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木质素含量与PAL、TAL、4CL和CAD等酶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优质水稻越光的抗倒伏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硅肥不同喷施浓度对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比较分析灌浆期不同处理下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基部节间力学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硅肥对玉米株高、穗位高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降低植株重心高度,以12 g/L浓度处理降幅最为显著,达6.02%;基部节间长度、扁平率则随着喷施硅肥浓度的加大而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喷施适宜浓度硅肥促进了茎秆机械强度的改善以及玉米倒伏发生风险的降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硅肥,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8~12 g/L为叶面硅肥最佳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12.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倒伏是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2007年赣榆县受台风影响造成水稻的倒伏,减产严重,通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品种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等,并提出选择抗倒伏性强的水稻品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钾硅肥施用对胡麻茎秆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探讨钾硅肥运筹调控胡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选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两个品种为主处理,三个K2O钾肥用量(K0:不施钾;K1:52.5 kg/hm2;K2:105 kg/hm2)为副处理,两个SiO2硅肥用量(Si0:不施硅;Si1:90 kg/...  相似文献   

14.
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同用量对超级稻品种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成份Ca O、MgO、SiO_2和ZnO含量分别为20%、12%、10%和3%)不同用量对超级稻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年早、晚季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材料,设置4个用量水平(F0,对照,全生育期不施用,F1、F2和F3用量分别为25 kg/667 m~2、50 kg/667 m~2和75 kg/667 m~2)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对水稻的茎秆抗折力、形态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显著降低了早晚稻的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与对照相比,F1和F2处理分别使水稻的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下降10.50%、8.37%和2.56%、2.22%;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单株和单茎抗折力、节间抗折力、节间的鲜质量百分比和茎壁厚度,分别较对照平均提高10.78%、13.49%、12.33%、11.93%和4.81%;同时基部不同节间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第2节间倒伏指数的下降幅度较第3节间多5.51个百分点,而第2节间的鲜质量百分比、鲜质量/干质量、茎壁厚度和粗度则分别多增加3.55个、2.41个、0.98个和0.19个百分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也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但除成穗率和抽穗期绿叶面积外,其他指标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并未达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其适宜用量为25~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早稻组合株两优819(倒伏敏感品种)与陆两优996(抗倒伏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对超级早稻具有显著增产作用,株两优819与陆两优996增产幅度分别为6.71%~18.25%和9.32%~21.89%.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施硅肥提高了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及物质转换率,协调了库源关系;硅肥能改善超级早稻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及根系体积的增大等方面;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施硅肥的增产和改善生理特性效果更好,且陆两优996效果比株两优819更好.  相似文献   

16.
施用硅肥对甘蔗抗条螟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甘蔗施用硅肥对甘蔗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 Bojer)抗性的影响,在田间自然螟虫胁迫条件下,对甘蔗含硅量、抗条螟性指标和产量性状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硅肥在187.5~750 kg/hm2施用量范围内能显著提高整个生长季甘蔗植株的硅含量,显著降低甘蔗条螟钻蛀率和为害程度。硅肥施用量、植株硅含量和抗条螟性指标间响应一致。采用因子分析对7个抗条螟性指标进行简化,可分为3个公因子,即苗期条螟为害因子、工艺成熟期条螟为害因子和条螟生长发育因子。苗期螟害枯心率、工艺成熟期螟害节率和羽化率可作为硅肥调控甘蔗对条螟抗性效应的评价指标。经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在7个抗条螟性指标中,苗期螟害枯心率和累积蛀道长度对蔗茎产量影响最大。562.5 kg/hm2硅肥施用量对甘蔗条螟防治效果和甘蔗增产效应最适宜。研究表明,硅肥能显著提升甘蔗植株硅含量,增强甘蔗植株对条螟的抗性,有效降低甘蔗条螟发生为害,促进甘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张鹏里 《北方水稻》2007,(3):100-101
通过对水稻只施基肥和穗肥的深施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层施肥法可提高肥料利用率25%,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和成穗率,增加产量10%以上,节省人工,并避免贪青晚熟,减轻病害。  相似文献   

18.
稻谷加工的副产物稻壳经炭化处理后可用作肥料。水稻本田施用50kg/667m2+1000kg农家肥作底肥配施二铵10kg/667m2,尿素7.5kg,返青期、分蘖期各提前1d,可提高水稻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增产16.7%。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