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MaxEnt的非洲橘硬蓟马在全球及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橘硬蓟马是柑橘等多种植物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明确其在全球及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对于有效控制此虫害在全球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最大熵算法的生态位模型MaxEnt 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对非洲橘硬蓟马进行适生区分析及预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预测模型和结果进行评估,用Jackknife 法分析影响非洲橘硬蓟马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非洲橘硬蓟马在全球的适生区为非洲南部、南美洲中东部、墨西哥中部、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南部、东南亚中部和西亚的也门;该虫在中国的高风险区为海南大部和云南中部,中风险区为贵州大部、广西大部、广东大部、福建东南沿海和四川西南部。对非洲橘硬蓟马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等温性和年均温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2.
樱桃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对新疆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樱桃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是果蝇属中为数不多的为害成熟果实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向西开放和开拓中西亚以及欧洲市场的重要口岸,新疆尚未有发现该虫的报道。本研究对樱桃果蝇在新疆地区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CLIMEX软件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伊犁地区以及温宿县、拜城县、和静县以及温泉县部分地区;GARP软件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及南部大部分地区;两者结合认为,伊犁地区察布查尔自治县为樱桃果蝇的高度适生区域。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综合评估了樱桃果蝇对新疆各地州市的潜在危险性,认为樱桃果蝇对新疆为高度危险性害虫,建议将樱桃果蝇列入新疆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相似文献   

3.
戴玉斌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3):112-117
为明确椰心叶甲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降低椰心叶甲入侵造成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以CLIMEX软件和椰心叶甲的生物学资料为依据,结合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功能,利用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和模拟未来气候数据(2071—2100年),分析气候变化对椰心叶甲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历史气候条件下,椰心叶甲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部地区,高度适生区分布面积最大。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椰心叶甲在国内适生区总面积增加,适生区具有北移的趋势。本研究可为椰心叶甲的管理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GIS系统,对大豆南北方茎溃疡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病菌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域广泛.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除了我国的宁夏、海南省外,其它省市均有该菌的适生分布区,其中适生等级高的地区主要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和湖北6省.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除了宁夏、青海、西藏外,我国的其它地区均为该菌的潜在适生区域,其中适生等级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西、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河南以及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和重庆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许多地区较往年降雨量偏多,这为果树病害的防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给果实品质的保证带来了挑战.中央气象台对2004年7-9月我国部分地区降雨情况做了概述:7月下旬(截止到7月31日08时),山西、河北东部、山东、北京、辽宁、吉林、广西、广东、海南以及西藏和四川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达50~120 mm,其中辽宁、吉林、山东中部、广东沿海、海南等地部分地区达130~160mm,局部地区超过200mm,上述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偏多.对8月份气候趋势的预测是:东北东部和南部、华北东部、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西南西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区降雨量偏多;9月份气候趋势的预测是: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辽宁大部、河北东部、天津市、山东北部及半岛地区、江苏南部、上海市、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南部、海南、贵州北部、湖北西南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重庆市、北疆西部等地区降雨量也比常年同期偏多.  相似文献   

6.
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fera virgifera Leconte)是一种原产北美洲南部和中美洲北部并于1992年以来在欧洲快速传播扩散的危险性玉米害虫.该虫对我国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防范其入侵,本文在概述其生物学和传播蔓延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生态位概念的GARP软件对该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域进行了预测.研究显示适生区广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其中最适生区主要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华北平原的南部、渭河平原及其南北附近地区.据此结果,对其远距离传入中国的可能途径做了分析,对高危地区进行了分析判断,最终提出了检疫与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估算一定区域内作物生产潜力,对于明确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和生产潜力递减机制法估算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并解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西省冬小麦平均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介于63.63~74.81、10.86~12.97、3.68~5.65和2.71~4.73t/hm 2。山西冬小麦生产潜力分布特征为南部普遍低于中部地区,中部盆地地区普遍低于东西部高海拔地区。与2004-2008年相比,2009-2013年晋中西部地区和吕梁冬小麦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有所增加,而晋中东部和长治东部的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有所降低。限制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8.
了解滇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域,对于科学评估其危害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该物种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GARP模型预测了滇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域。在选出的10个最优模型中,216.6<x2<269.5,1.50×10-60<P<4.95×10-49,表明这些模型对该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24°~26°N一线,年平均温度14.5℃,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高原面及其南北两侧是滇柏大痣小蜂的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南及滇东南的少部分县(区);低适生区包括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富宁5县;非适生区包括金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红河、澜沧江等流域,海拔约1300 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以及迪庆州和昭通市。除滇北的昭通、迪庆和六大水系的低热河谷区外,滇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具有大面积的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9.
棉花曲叶病是棉花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其主要病原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已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和江苏等地,明确其可能的适生区域对该病毒病的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控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棉花曲叶病的分布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其传播介体烟粉虱、中间寄主朱槿、寄主棉花的分布区域,利用Maxent模型对棉花曲叶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的大部分区域都属于棉花曲叶病的适生区,而西北内陆棉区的适生程度较低,大部分为低度适生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此区域也适宜朱槿的种植。因此,华南地区已流行危害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向北入侵到我国棉花主产区的风险极高,其中长江流域棉区将是该病害发生及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入侵物种在目标地区的风险评估是采取合理检疫措施和实施科学防治计划的前提,而入侵物种在目标地区的适生性分析又是入侵物种科学风险评估的基础。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 niche models,ENMs)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定量化分析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种适生区的预测,但如何评价不同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成了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四种生态位模型:MAXENT和GARP是利用物种的已知分布数据和环境数据产生以生态位为基础的物种生态需求,然后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潜在分布;CLIMEX是通过物种在已知地理分布区域的气候参数来预测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CLIMEX运行结果的EI值是一个相对值,反映了物种在各地分布的相对丰度,并能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GIS即可以单独构建对目标物种的适生区预测,也可以与其他模型相结合,主要用到了他的两个功能:插值和叠加。本文通过对以上四种生态位模型的介绍,为研究者在如何选择模型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利用ERA20C再分析数据集1900—2010年逐月资料,在研究浙江省年际、年代际气温时空分布和年际变率的基础上,检验气温的突变情况,同时细化时间尺度,进一步分析四季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浙江省年平均气温16.0℃,增温极为显著,111年来升温0.9℃。地面气温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中西部,而高值中心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气温年际变率最大的地区分布浙江西北部,而变率最小的地方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Mann-Kendall检验结果显示,1947年气温发生了突变,由缓慢变化转为快速增温。除了冬季之外,浙江省的春、夏、秋3个季节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夏季最为明显,其显著增温趋势为0.13℃/10 a,111年升温1.4℃。春季气温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夏季的温度变化梯度大,由西南向东北递增,与气候带的纬向分布有较大差别;秋季的气温分布与全年平均较为相似;冬季表现出气温沿海岸线向内陆方向递减(浙江东部)以及由南向北递减(浙江西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气象和遥感的黄淮海平原干旱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更全面、系统的对黄淮海平原进行干旱监测。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以及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多角度分析了黄淮海平原的干旱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60—2016 年,黄淮海平原有微弱的干旱化趋势,其中有12 年发生年尺度干旱,且各地区干旱分布不均匀。黄淮海平原发生轻度干旱的频率最大,其次是中度干旱;2001—2016 年冬小麦主要生长期TVDI均趋于干旱化。不同生长期干旱等级与分布范围不同,2 月干旱发生强度大范围广,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东部地区,3—5 月干旱强度减弱且面积减少,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南部以及山东省的中东部地区。研究结果可对黄淮海平原的旱情进行监测和评价,并为农业生产,防旱避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寒露风初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段春锋  徐敏  曹雯  付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276-281
利用安徽省沿江江南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寒露风初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9月气温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构建基于前期物理因子的区域寒露风初日趋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气候平均态下,寒露风初日江南早于沿江,沿江东部早于西部,1981—2010 年相对1961—1990 年寒露风初日平均值明显推迟2~3 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1961—2013 年沿江江南大部地区寒露风初日呈现推迟趋势,其中沿江东部最为显著,其次是江南东部和南部,再次是江南北部。寒露风初日与9 月平均气温不论是气候平均态和多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型,还是两者在1961—2013 年的时间演变特征均十分一致,为利用9 月平均气温趋势预测寒露风初日趋势提供科学依据。1961—2013 年区域寒露风初日虽然趋于推迟,但仍会出现异常偏早的情况。构建了基于前期物理因子的区域寒露风初日趋势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不论在1981—2010 年交叉检验时段,还是在2011—2013 年独立检验时段,对于寒露风初日趋势的预测正确率明显优于目前业务上直接利用9 月平均气温距平符号的趋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生产风险区划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中国马铃薯生产风险的分布特征及适宜的种植区域,以1992—2013年中国19个马铃薯主产省的数据,综合考虑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自然、市场和技术等风险,以减产率、变异系数、减产率小于10%和30%的发生概率以及种植规模指数等9个变量构建风险区划的指标体系,利用非参数核密度法计算风险发生概率,基于聚类法进行风险区划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马铃薯种植区被分为5个风险区,中国北部地区马铃薯生产风险较高,中西部地区的生产风险较低,南部地区的生产风险中等。究其原因,是由于马铃薯品种的混种、南北地区气温、降水迥异导致。研究结果为未来中国马铃薯生产布局的调整和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非洲大陆生态地理格局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开展非洲大陆生态地理格局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根据非洲大陆温度带、干燥度、地形、植被等格局分布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地理格局的划分,并利用景观指数模型分析了各生态地理区的基本特征,最后对非洲大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宏观探讨。结果表明:(1)非洲大陆可划分为:西北山地区、北部荒漠区、中北过渡区、中部盆地区、东部裂谷高原区、南部高原区6个生态地理区,进一步可划分出32个亚区;(2)干旱化空间走向(干旱核心区)为北部荒漠区中部、东部裂谷高原区东部和南部高原区西南部;(3)在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增强的前提下,围绕中部盆地湿润地区的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发生沙漠化的风险极大,而地形起伏较大而且降水丰沛的地区发生土壤水蚀的风险极大。  相似文献   

16.
近54a新疆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利用新疆地区50 个站点1961—2014 年的气象数据,通过陆面蒸发经验公式估算蒸发量及相应的降蒸差,并结合Mann-Kendall 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探讨近54 年新疆地区水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时空分布。结果显示:(1)近54 年来新疆地区降水量、平均气温、蒸发量自发生突变以来呈显著上升趋势;(2)北疆的降水量最高,东疆降水量最低并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新疆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均以0.03℃/a 持续增加;(4)北疆降蒸差量接近全疆水平,南疆大部分地区与东疆区域降蒸差均小于0,表明该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常年处于干旱;(5)降水量、蒸发量和降蒸差空间分布主要表现在由北至南,由西至东呈减少的趋势,平均气温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产量与经济的损失,本文基于灾害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的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7年旱灾、水灾、风雹灾与低温成灾4种极端气候事件对广西区农作物成灾、受灾面积的影响。并用极端气候事件的气候因素响应频率来近似代替一定区域极端气候发生的概率,结合1978—2017年4种极端气候事件灾损评估,对广西区旱灾、水灾、风雹灾与低温成灾进行时空分析,揭示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广西区农作物因灾致损程度为:旱灾>水灾>低温成灾>风雹灾;(2)广西区由旱灾引起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呈下降趋势,因灾致损严重区域由中部与西部逐步变化至西南部与东北部;(3)广西区由水灾引起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变化呈上升趋势,因灾致损严重区域由南部向中西部逐渐变化;(4)广西区由风雹灾引起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变化呈下降趋势,因灾致损严重区域由北部与南部向中部与南部逐渐变化;(5)广西区由低温成灾引起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变化呈上升趋势,因灾致损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贵州辣椒渍涝灾害气象指数保险业务的开展,降低农户受渍涝导致的经济损失风险,根据笔者制定出的渍涝等级标准处理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站30年间降水量数据,得出各站点各级渍涝灾害频率,以及各站点的纯保险费率。利用克里金差值绘制出各级渍涝灾害频率分布图以及纯保险费率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受渍涝灾害影响较大的辣椒种植地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以及南部部分区域;受渍涝灾害影响较小的辣椒种植地区主要在贵州西部、北部以及东部部分区域。纯保险费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在贵州西南部以及东南部分地区,当免赔额不同时纯保险费率会有较大差距。辣椒渍涝气象指数保险在贵州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降低农户受渍涝灾害损失的风险,还能促进贵州辣椒产业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03—2004年对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中部走廊平原、北部荒漠地区)韭菜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南部祁连山区分布大量的野生韭菜,中部走廊平原栽培品种呈现多样性,北部荒漠地区分布有蒙古韭群落,阿尔金山东端没有发现野生韭菜。但由于过渡开垦、放牧,个别地区野生韭菜种质资源遭严重破坏,新品种的广泛推广,使得地方品种得不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内蒙古73个旗县站点1979-2013年的气象站点资料、历史干旱灾害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 通过建立的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苗期的降水距平干旱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布,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苗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东北部、包头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大部和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6.0%;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呼和浩特市北部、赤峰市西部、通辽市西北部、兴安盟西部部分地区和呼伦贝尔市北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7.9%;干旱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我区东部农业种植的大部地区,分布区域面积最大,所占比例为46.3%;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灌溉区域,包括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