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甘薯茎段苗为材料进行甘薯品种资源室内耐盐性快速筛选方法的研究,并对109个甘薯品种资源进行耐盐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白皮新来妹、大垌红、鸡而仔、吊丝红和广薯88-70等5个高耐盐品种,约占筛选资源的4.6%;同时还初步筛选了耐盐品种22个,约占筛选资源的20.2%.  相似文献   

2.
2001-2010年四川省杂交水稻审定品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1-2010年四川省水稻审定品种的公告资料,对10年期问审定品种进行归纳和剖析,结果表明:四川省近10年审定的184个水稻品种中,突破性超高产品种占4%,符合国标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2.7%,三级的占9.5%,糯稻品种占2.7%,专用稻占3.4%,抗性品种占2.7%.从品种熟期分类,中籼迟熟品种147个,占79.9%、中熟品种占7.1%、早熟占4.9%,特殊生态型的10个品种,占6.8%.参与配组的51个不育系中,审定品种最多的前5个不育系是‘宜香1A’、‘Ⅱ-32A’、‘D62A’、‘川香29A’和‘冈46A’,有54.9%的不育系在这期间只有1个组合通过审定;参与配组的98个恢复系中,审定品种排前4位的是‘蜀恢527'、‘绵恢2009’、‘绵恢725’和‘乐恢188’,有77个恢复系只审定了1个品种.对中籼迟熟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分析,全生育期、有效穗、结实率和稻瘟病病级呈下降趋势;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呈上升趋势.近10多年来四川省审定的147个中籼迟熟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180.11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63%.  相似文献   

3.
扬州芍药种质资源现状的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对扬州芍药种质资源集中的茱萸湾公园、蒋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芍药资源圃的芍药种质资源,在观察记录其物候期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性状整理、鉴定和品种分类。调查范围内的芍药资源共有9种花型、130多个品种,已鉴定77个品种,尚有50多个品种需要进一步核实。  相似文献   

4.
以5个芍药品种的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芍药品种在相同激素配比条件下的萌芽情况;再以芍药品种'朱砂判'的休眠芽,研究不同生长素对启动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配比、水解酪蛋白(CH)对丛生芽增殖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芍药品种萌发情况不一样,‘团叶红'萌发率最高,‘朱砂判'次之;‘朱砂判'的启动培养中,适宜的生长素为IAA,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MS(Ca2+加倍)+6-BA1.0mg·L-1+CA30.5mg-L-1+IAA0.2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Ca2+加倍)+6-BA1.0 mg·L+1+KT0.5 mg·L-1+IAA0.5 ms·L-1,添加CH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最佳浓度为300mg·L-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5份玉米亲本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瘤黑粉病表现感病的有豫奥2♀等14个,占供试亲本31.1%;表现中抗品系有豫奥2♂等11个,占24.4%;其余20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44.4%。玉米丝黑穗病表现感病的有吉单29♂等12个,占26.7%;表现抗病的有33个,占73.3%,其中中抗品种有临奥2♀等11个,占24.4%;抗病品种有吉单29♀等6个,占13.3%;高抗病品种有16个,占35.6%:对2种黑粉病均表感病的有豫奥2♀等3个,占6.7%。表现为中抗的有北玉6号辛等2个,占4.4%。抗病的有吉单29♀等3个,占6.7%。表现为高抗品种德玉28♀等8个,占17.8%。因此,抗2种黑粉病的品种占28.9%。  相似文献   

6.
咸宁市桂花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咸宁市桂花资源进行调查,制订了咸宁市桂花五级分类标准.根据分类标准,咸宁市桂花资源包括4个品种群,即四季桂品种群、银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和丹桂品种群.其中四季桂品种群有品种9个,包括当地品种5个、引入品种4个;银桂品种群有品种19个、包括当地品种15个、引入品种4个;金桂品种群有品种18个,包括当地品种12个、引入品种6个;丹桂品种群有16个,包括当地品种7个、引入品种9个.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杂交棉花品种性状研究及育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2001-201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杂交棉花品种的性状表现,为杂交棉育种提供参考.根据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等统计方法分析杂交棉花品种的亲本来源、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杂交棉品种亲本多为苏审常规棉与‘GK19’;不同阶段育成品种产量稳步提高,但增产幅度有降低趋势;单株铃数有渐近增加的趋势;30个白色杂交棉品种中,衣分均高于39.5%,铃重5.9 g以上的品种占60%;纤维品质达Ⅲ型以上品种占93.5%;近50%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达耐病级别;抗虫性有待提高.近期杂交棉育种以改进纤维品质与抗性为主,稳步提高产量;思路上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三系”杂交棉;重点开展病虫抗性和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8.
祝尊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44-146
[目的]明确参加安徽省品种审定试验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诱发接种鉴定的方法,连续多年鉴定了安徽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结果]在2011—2020年鉴定的952个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中,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品种比例分别为6.93%、42.75%、30.57%、19.43%和0.32%;2014—2020年共1602个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参与鉴定,对南方锈病中抗以上的占69.73%,高感品种占8.05%;2016—2020年共456个玉米联合体试验品种参试,中抗以上占67.62%%,高感品种占12.72%.参试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总体好于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结论]该研究为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 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氮量,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35个参试品种施氮区平均产量变幅为523.6~833.4 kg/667m2,参试品种的最高产量变幅为562.4~856.9 kg/667m2。2)适宜施氮量为10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个,占5.7%;适宜施氮量为12.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9个,占25.7%,适宜施氮量为1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0个,占57.1%;适宜施氮量为17.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4个,占11.4%。  相似文献   

10.
芍药切花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作切花的芍药品种,为芍药切花的产业化生产打下基础。[方法]根据芍药切花行业标准和芍药的观赏特性,选择花形、花色、瓶插寿命等13个性状为评价指标,对菏泽市李集村洪生芍药精品园中的25个芍药品种进行综合评判和评级。[结果]在25个品种中,筛选出了6个适宜作切花的品种,11个较适宜作切花的品种,5个不太适宜作切花的品种和3个不适宜作切花的品种。一级品种中,‘春晓’最适宜作切花,'少女妆’和‘晴雯’较适宜作切花,'种生粉’和‘莲台’适宜作切花。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供试芍药品种中皇冠型最适宜作切花,蔷薇型、托桂型较适宜作切花;菊花型、单瓣型、千层台阁型较不适宜作切花;楼子台阁型最不适宜作切花。[结论]该研究为芍药切花品种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与陆地棉抗旱性紧密关联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资源,以国内外203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2个处理,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在2个处理下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利用灰色关联度、抗旱综合度量值、综合抗旱系数、加权综合抗旱系数等方法,对203份陆地棉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指标与抗旱综合度量值(D值)间的紧密关系依次为:叶绿素含量>单铃重>衣分>株高>果枝数>始节位>叶面积>始节高>脯氨酸含量>果节数>有效结铃数>单株产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单铃重、衣分、株高、果枝数、始节位、叶面积、始节高与加权综合抗旱系数的关联度较大,可作为棉花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表明,203份种质资源被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为高抗旱型,包含鄂抗棉10、赣棉10、土库曼陆地棉等共12份品种,占5.9%;第Ⅱ类为抗旱型,包含KK-1543、豫棉15、皖棉8407等共62份品种,占30.5%;第Ⅲ类为中等耐旱型,包含晋棉6、新陆中48、鲁棉28等共80份品种,占39.4%;第Ⅳ类为敏旱型,包含豫棉17、17N8、农垦5等共35份品种,占17.3%;第Ⅴ类为高度敏旱型,包含新陆早24、新陆早29、冀棉12等共14份品种,占6.9%。研究成果为棉花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2.
16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矮缩病毒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6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virus,RDV)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RDV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各品种的发病率划分其抗性等级.免疫品种1个,占供试品种的6.25%;中抗品种6个,占37.50%;中感品种3个,占18.75%;高感品种6个,占37.50%.感病品种潜育期较短,为11-15 d左右;抗病品种潜育期较长,为15-20 d左右.水稻品种的发病率与叶蝉带毒率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99.99%.协优46兼具抗虫性和抗病性;宜香2292仅具抗病性;冈优734为免疫品种,是水稻矮缩病抗性育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近十年来小麦审定品种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近十年来小麦审定品种的品质分析,得出: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47个品种平均蛋白含量为14.01%;湿面筋含量33.2%,但面粉吸水率偏低,只有58.96%,国外优质小麦多在65%左右;面团稳定时间较短,少数品种较高,如山农12、济南17分别达到15.7、15.6 min,高于国外优质小麦(一般在9min以上)。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有6个,占审定品种的12.8%;符合中筋小麦标准的有3个,占审定品种的6.4%。  相似文献   

14.
蔡广成  孙友武  张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50+3353-3350,3353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变化,筛选小麦白粉病抗源。[方法]对安徽省不同类型的13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分析。[结果]被测的136个品种中,高抗品种40个,占总品种中的29.4%;中抗品种58个,占总品种的42.7%;中感品种24个,占总品种的17.6%;高感品种14个,占总数的10.3%;鉴定品种大多数为高抗和中抗,感病品种为少数;从不同类型品种上来看,淮北半冬性和淮南春性品种抗病性比淮北春性品种更强一些。[结论]此鉴定为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快速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齿叶矮缩病的抗性水平,为病害的综合防控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结合发病症状和RT-PCR检测结果,明确45份广西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齿叶矮缩病的抗性水平.[结果]测试的45个主栽水稻品种中未发现对水稻齿叶矮缩病抗病的品种,其中表现高感的有41个,占测试品种的91.11%,表现中感的有4个,占测试品种的8.89%.[结论]目前的广西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齿叶矮缩病缺乏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生姜种质资源田间性状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9个生姜品种的出苗期、长势、整齐度等进行了田间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27个品种出苗较早,出苗期集中在播后第4周,3个品种出苗较晚,出苗期集中在播后第6周;出苗整齐度表现集中的有16个品种,不集中的有11个品种;长势强的品种有7个,占10%,长势中等的品种有41个,占60%;苗高整齐的共22个,占32%,中等的共24个,占35%。通过10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选出与产量密切相关的6个性状,分别是长势、苗高整齐度、株高、株幅、分支数和主茎粗。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淮北半冬性组A(1~20)、淮北片春性组B(1-10)及淮南片春性组C(1~10)3组不同类型共4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明确安徽省各小麦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中抗有7个品种,占17.5%;25个品种为感病品种,占62.5%;8个品种为高感品种,占20.0%。此外,在3组别的小麦品种中抗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张林  高丽丽  潘一乐  刘利  赵卫国  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69-17772
[目的]分析来自珠江流域(广东省和广西省)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珠江流域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用13个ISSR引物从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5.15%,表明供试的广东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个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 0~0.929 7,相对偏高。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被分为2类,第Ⅱ类可进一步分为10个亚类。聚类结果显示,基于ISSR标记分析的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ISSR标记技术在评价珠江流域广东桑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为广东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Assessment of variety distinctness is important for both the registr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particular variety. However, the current testing system, which assesses a range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each pair of varieties grown side-by-side, is time-consuming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hundreds of sampl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procedu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wheat variety distinctness using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marker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profile of 797 varieties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pairs of varieties with a genetic similarity value(GSV) ≤90% were deemed to be distinct, accounting for ~85% of varieties assessed in wheat regional trials. For the remaining ~15% of varieties, GSVs between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90%, among which ~35% were not distinct and the other ~65% were distinct. Therefore, if given a GSV90%, the pairs of varieties should be morphologically assessed in the field. To avoid any errors in the assessments, we proposed the elimination of contaminant plants from the sample before comparing the varietal genotypes, scoring of the genotype at each locus with a pair of allele numbers when constructing a molecular profile, and faithfully recording two alleles at a non-homozygous locus. To reduce the workload and cost, a three-grade markers comparison among varieties is suggested. In addition, 80 SSR markers and a technical procedure for assessment of wheat variety distinctness have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cedure, the distinctness assessment of ~85% of all wheat varieties is completed in our laboratory annually. Consequently, total field assessment has been reduced considerably.  相似文献   

20.
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对芸芥和甘蓝型油菜进行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芸芥品种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甘蓝型油菜。所鉴定的32个芸芥品种中,抗病品种22个,占供试品种68.8%,感病品种10个,占供试品种31.2%,没有中感和高感品种。所鉴定的3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抗病品种10个,占供试品种的31.3%,感病品种22个,占供试品种的68.8%。在芸芥中有毛类型与无毛类型有一定差异,有毛类型抗性较强。当接种菌核菌后,芸芥体内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36h后达较高水平,以后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