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在秦巴高海拔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产量增产百分数、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非参数度量法等多种分析方法 ,对 10个玉米新品种在高海拔山区 4个地点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 ,农大 10 8、农大 3138、陕资1号、成单 18号、97Q- 16 7和中单 32 1等 6个品种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以引进的4个玉米新品种(户农406、陕单609、陕单608、陕单606)为试验材料,与当地主推品种(郑单958)在三原县玉米主栽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户农406玉米新品种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2%;陕单609玉米新品种产量第二,比对照增产0.6%。建议户农406、陕单609进行大面积区域栽培试验,郑单958作为主栽品种应用。陕单606、陕单608主要表现为抗倒伏及适应性较差,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3.
通过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调查新品种各项指标,鉴定其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特性,以筛选出适合垦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陕单628,667米~2产量1174.2千克,比对照KX3564增产24.7%,在垦区种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玉米的高产水平,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势,增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省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要求,开展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筛选优良品种。我们对几个新品种作了试验对比,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品种榆单88、德单9号、陕单609、陕单618、陕单619、陕单  相似文献   

5.
根据陕西省80年代初以来夏玉米中熟组、紧凑型组和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资料,对已审(认)定的20个杂交种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生育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掖单4号、掖单12号、西单2号、户单4号、陕单902、陕单891和西玉3号等都是较好的夏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沈单7号和农大60等都是较好的春玉米杂交种。这些杂交种的共同特点是植株较矮、穗行数较多,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田块同等地力条件下,我们选用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六个玉米参试新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为陕单618和陕单609,产量分别为10 378.65 kg·hm-2和9 970.9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增幅分别为12.32%和7.91%。  相似文献   

7.
研究加强甜玉米新品种陕甜1号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鲜果穗采收期长、耐储藏、含糖量高、皮薄、口感好等优良的品质特性。同时,制种方便,高抗穗粒腐病和小斑病,空秆率低,杂交种产量高,在中等地力水平鲜穗产量可达11 829~18 375 kg/hm2。  相似文献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育种研究室利用空间诱变和自然变异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m3021和m340X,并于2005年冬在海南以m3021为母本,m340X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成玉米新品种陕单22。经2006-2009年观察、鉴定、品种比较、陕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陕单22表现出大穗、籽粒品质优,商品性好,高产、适应性广、保绿度好等特点。陕单22在陕西省春玉米区试中平均产量9 943 kg/hm2,比对照增产8.33%;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553 kg/hm2,比对照增产9.7%。陕单22抗倒、抗逆性强,高抗丝黑穗病、穗粒腐病,大、小斑病和抗茎腐病,是一个适宜陕西省春播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油菜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合蓝田县种植的新品种陕油0913、秦优198、秦油88、陕油16,这4个品种其产量较高,生长性状良好,宜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化控调节剂(赤霉素(GA),ZnSO4,矮壮素(CCC))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调节剂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农大108和陕单902两个玉米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的干物重,其中不同品种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室内培养试验中,农大108和陕单902幼苗干物重的提高幅度分别为5.02%~40.83%和0.15%~33.14%;不同化控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GA有利于玉米幼苗高度的增加,而硫酸锌和CCC有利于玉米幼苗茎粗的增长。土培试验中,农大108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幅度为3.99%~19.66%。与对照相比,农大108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幅度为3.68%~19.47%,陕单902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幅度为017.12%。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筛选渭南地区适用的机械化籽粒直收玉米新品种。试验共征集比较10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陕单620”、“陕单650”、“迪卡517”玉米品种表现出矮秆、穗位整齐度高、耐密、茎秆强度强、抗倒、成熟期籽粒水分含量低、高产、生育期短等宜机收的特性,建议在关中灌区夏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环境诱变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m3021玉米自交系,具有株型紧凑、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配合力高、自身生产力高的特性。组配的玉米新品种陕单22,在陕西省春玉米区试中平均产量9 943 kg/hm~2,比对照增产8.33%;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553 kg/hm~2,比对照增产9.7%。表现出高产、广适、优质、抗病性强的特点。采用产量、产量增产百分数、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bi和高稳系数法Hsci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陕单22的产量水平高(9 553 kg/hm~2)、增产幅度大(9.61%,5.24%)、产量变异系数小(11.74%,22.18%)、高稳系数大(87.95%,74.03%)。研究结果对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陕单22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将近几年包头市种子管理站引种试验中表现好的玉米品种集中试验,优中选优,筛选出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稳产、增产潜力大、活秧成熟的优良品种,以代替哲单七号,从而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供试品种8个,其中:蒙丰农大88、真金8号、陕单911来源于内蒙古真金种业;户单2000、秦龙九来源于三北种业;廊玉6号、农大2493来源于承德长城种子公司,对照种哲单七号为包头市的主栽品种。1.2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农垦集团第五分公司,土壤为砂壤土,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长9.8m,宽2.5m,面积24.5m2,共24个小区。5月2日播种,开沟手点,带种肥磷…  相似文献   

14.
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围绕户县表现好的玉米新品种陕单609和郑单958开展中高水肥条件下的创高产合理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陕单609和郑单958均适合在户县种植,在中高水肥条件下合理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2个品种适宜在户县玉米生产和高产创建活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市适宜栽培的品种有10多个,主要有农大108、中单9409、陕单911、陕单4号、科多8号、科青1号、中北410、中北412等,通过多年的推广,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土地选择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结构良好,耕作层深厚的地块。二、整地、秋翻压肥,精细整地,做到畦平垄直1郾轮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是以自选系"B146"为母本、自选系"JND58"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722.2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927.1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678"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中熟、中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优良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两个重要措施。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优势,才能增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力。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开展玉米新品种和密度试验,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筛选优良品种和适宜密度提供科学依据。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的为陕单609和陕单618,适宜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增加密度到5 000株/667m2进一步推广种植。先玉335产量表现较好,但密度增加后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昌吉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我们近年来从区内外引进了30多个玉米杂交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新品种——陕单91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农大108和晋单34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以及影响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农大108与晋单34号的叶面积增大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叶面积最大时农大108是10955.22cm2/株,晋单34是8762.86cm2/株;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指标晋单34低于农大108,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重、穗粒数、百粒重等)低于农大108,耐密性与抗倒伏性,及稳定性均比农大108差,农大108的产量大于晋单34。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品种和种植密度是玉米产量因素中的两个关键内容,为了进一步挖掘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春玉米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以此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试验设计1.1品种。郑单958、陕单609、先玉335、榆单9号、陕单618。1.2密度。4500株/亩、5500株/亩。1.3施肥。亩施纯氮17公斤、纯磷8公斤,磷肥全部和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