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企业要立足,靠管理;企业要发展,靠管理;企业要壮大,靠管理……一言以蔽之,企业的成败,决定于管理。管理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现就中小企业的管理略述浅见。1 “诚信”是企业立足和发展之本 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做人守信,会赢得朋友,赢得信任;同样的,企业的诚信也十分重要,它是企业立足和发展之本,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农资经销商可以说形成了共识: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以服务求效益,以诚信求发展”,然而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这两点以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3.
<正>王宝清:中农控股创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8个字可以概括:诚信、务实、创新、进取。诚信传承了我们母公司中农集团60多年来文化的内涵;公司成立以后,更多的是需要面对市场,罗总提出来要务实和创新,创新包含各个方面,企业管理、经营,在这两年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天津农业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和企业运行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分析发现,多数农业企业由于规模小、治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诚信意识与核心竞争力致使其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有效抵押物不足、农村金融资本非农化严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更是导致农业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鉴于此,提出了天津农业企业自身应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完善治理结构、注重诚信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措施提升融资能力与融资的吸引力,并进一步建议政府与金融机构应通过适度扩大担保融资范围、创新融资服务方式、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途径助推农业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崔自三 《北京农业》2012,(35):18-19
大企业靠规范,小企业靠诚信. 在家族化企业成长、发展当中,很多企业往往不是败在硬件上,而是输在被他们轻视或忽略的软件或细节上,比如,诚信,虽然,他们也常挂在嘴边,但往往当成"华丽的挂件",真正做起来,尤其是做到位,很多企业差之太远.  相似文献   

6.
<正>在此次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上,诚信的话题显得尤为沉重。无论是化肥生产还是流通企业,大家都在向市场要饭吃,求生存求发展无可厚非。而近些年来,彼此之间频现"诚信危机",一纸合同不能约束双方约定,从产品质量到发货速度,就连价格都随意调整,很多流通企业对这种潜规则深恶痛绝,甚至对簿公堂。其实,包括"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7.
关于行业诚信,这也许是一个大家又关心又烦心的话题。从90年代温室行业蓬勃发展开始以来,就无可躲避的沾染了“缺少诚信”这个病毒。由此,也就引发了诸如拖欠尾款、合同违约、另起炉灶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严重的是直接影响了企业对社会的良性责任。我们说: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市场成熟的标志;诚信是我们民族素质的体现,诚信是安宁祥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要素;诚信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诚信是“与时俱进”向我们提出的历史性必然要求。而企业的良好诚信,更是对市场良性发展的引导,创造合理竞争环境,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保证,也就是企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高宗阳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82-382,385
概述了睢宁县农资经营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强化法律法规培训,倡导守法诚信经营;发挥协会优势,做好名优企业及产品推介;制定信用评级标准,严格操作程序;推进连锁经营,扶持诚信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市场监管,严防诚信授牌企业经营假劣农资;加强舆论引导,扶优打劣并举。  相似文献   

9.
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是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的重大部署,提升种业企业发展水平是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的重中之重。利用全国农作物种业统计工作的相关数据,从“四自一辅”“四化一供”“市场化”“现代化”“种业振兴”等方面研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种业企业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研究分析了中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在规模分布、市场分布、研发投入、类型分布和作物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征,系统研判了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的趋势变化,并从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种业的弱质性导致生产交易的被动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产生的隐形风险、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制约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国种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论,分别提出了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大资金定向扶持力度、培育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和加快种业国际化的进程等提升种业企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整个会计行业之本。诚信既是财富,又是财源,还是财力。它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和持续融资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现代经济"第一推动力",更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最大的"无形资产"。然而,近几年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银广夏、蓝田等事件,足以说明社会经济市场信用问题出现了严重危机。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建立社会诚信制度。本文仅从会计诚信失真的危害来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未红国 《中国农资》2006,(10):11-18
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一部企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兼并与收购发展的历史。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所言,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国家对“三农”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化肥市场在2001年开始摆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持续疲软的状况,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了化肥流通新一轮改革。改革大潮的推动、行业的景气、国家对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政策鼓励,再加上企业谋求市场控制权的雄心,化肥业内掀起了一股股的兼并、收购和重组浪潮。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那些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的企业将被先进企业所代替、改造,形成大而强的企业集团“航母”,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利用,使行业呈现出资源与产业和谐发展的景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企业诚信的缺失,不仅仅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而且会给国家、社会和大众带来无穷的危害,甚至影响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文章在剖析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企业诚信经营问题的设想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新是企业的核心,没有创新,企业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撑,创新靠企业的发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从创新意识和创新对企业的影响做如下陈述。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已有很多经济学家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做了很好的诠释:“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以及挑战集团的“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等等。这些充  相似文献   

15.
<正>中小企业,是绝大多数企业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能否从小到大,影响因素固然众多,但其核心往往在于:决策者通过的深思熟虑和独特的市场视角,所形成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规划。而更多的企业是将两者混淆,错失了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方向的规划和描述,或许与企业文化模式的构建更贴近,更注重企业盈利模式和员工发展平台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企业竞争的命脉,也是商战中的法宝,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它包含了品种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及服务的竞争。品牌也是企业产品质量、价格和诚信的综合形象。在创立自有品牌.做名牌产品方面,三北种业有着深深地体会。企业认识到创建种子优秀品牌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三北种业从改制之初就对创建三北品牌有了完整的企业形象战略策划。  相似文献   

17.
开栏的话: 从本期起,《农资科技》新辟“老总视角”栏目,旨在对入世后,中国的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思路,对农资系统内外的联合,对农资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对市场网络建设,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诸多方面作一探讨。本期以安徽省农资公司副总经理程书泉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思考》为开篇,我们期盼更多有志于振兴农资流通企业的老总不吝赐教,踊跃撰稿,共同将这一栏目办活、办好,进一步促进农资流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编者  相似文献   

18.
<正>对农资经销商的管理在农资企业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经销商管理好与否?能否跟上企业发展和市场进展则是农资产品能否成为市场主导产品的关键环节。而要管理好农资经销商就必须了解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出路的企业才会成为经销商拥护和追捧的对象。下面是笔者从厂家的角度给经销商指出的十大出路,希望能够给各位商家朋友以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1.当今农村诚信缺失的主要显现 1.1农村经济中的诚信缺失“公司+农户”农业化经营模式,是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链接,是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目前在农村这一模式的运行却是步履维艰。“公司+农户”需要以合同形式加以固定,但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之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履约难、难履约的问题。产品价格高时,农户不愿履行合同,随意销售,导致企业利益受损;产品价格低时,企业打压产品等级和价格,致使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双方履约难,追究其根本就是诚信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覃海元 《农业展望》2007,3(10):36-38
从我国目前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数量、生产面积和产量,概述了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我国有机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知名度不足,生产规模小,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机生产技术研究和服务相对滞后,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分布不均衡以及有机食品认证的规范性和诚信问题。但传统农业、廉价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等优势,必将促进我国有机食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