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南农业》2006,(2):9-11
一、2005年及“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以两个。一号文件”为标志,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九个突破”。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农机化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这次全省农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分析形势,把握机遇,扎实做好2007年农机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农业农村工作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农村民生问题突出,农村地区产业竞争力不足,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和制度仍不健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不足,乡村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以及加快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77-77,88,105,108,116,118,138,141,158,207
毕美家主任指出2007年安徽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7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继续抓好“一个中心、五个坚持”(即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坚持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粮食总产稳定在55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7%。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会泽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1、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金农工程”和省“信息入乡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我县农业信息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4年在省农业厅信息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会泽县农业信息网》建成投入使用。以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收为目标的《会泽农业信息网》,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作者围绕丰城市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实现“四个突破”,提出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和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与农村改革创新相伴而生。进入新世纪,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主线,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2005年和“十五”时期的全省农业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思路。安排部署2006年的农业工作。在刚刚结束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陆浩省长、马西林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陆武成副省长作了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和“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与主要任务。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农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正在面临着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叠加时期“的难得历史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健康、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题的“一号件”,再次聚焦于“三农”工作,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既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与近几年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一脉相承,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要把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加入WTO、西部开发和农村城市化发展机遇和挑战,而农业、农村教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客观分析农业、农村教育中的焦点问题和相互关系,研究发展对策与思路,对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诸多弊端、开创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刘瑞芳 《甘肃农业》2021,(3):25-27,33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西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以泾川县为代表的西部贫困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探索研究。旨在针对农业农村“亚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索出以自然地域为先决因素,以独优农业产品为主要资源,以打造富裕乡村片带为发展方向,着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乡村经济换挡升级,助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胎生于“三农”,和“三农”密切相关,相互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哺了“三农”,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说:发展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各项工作的侧重点始终着眼于农村、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城镇结合、以工带农、招商引资”正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业》2005,(8):6-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昆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成绩。“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了农业和农村丁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主题,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克服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业》2007,(2):F0002-F0002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以建设全县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建设区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台作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抢抓机遇、调整思路、注重特色、突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对"三农"问题的新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备斗目标,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键。中共十六大对解决好“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对农村发展目标和任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协调城乡关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任务极为艰巨。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工作中的两个热门话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结合多年来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感性认识,笔者认为,虽然农业产业化解决的是农业经营的集约化问题,而小城镇建设解决的是农村发展的城市化问题,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必须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灵活把握,或以此促彼,或以彼促此。或彼此共进,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