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正> 棉花铃期病害主要有铃疫病、红腐病、炭疽病和红粉病。棉铃病害主要表现症状为烂铃,一般年份烂铃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50%以上。 一、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适宜 夏秋多雨年份,光照偏少,棉花田间湿度大,造成病菌的繁殖、传播,铃病加重。特别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偏多年份,棉花烂铃严重。 2.栽培管理不当 棉田内沟、渠  相似文献   

2.
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此期间如遇阴雨多湿天气,棉田郁蔽,通风透光差,多种病菌会迅速滋生繁殖.常见的棉花烂铃病主要有炭疽病、黑果病、疫病,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轻者棉铃不能正常吐絮,絮质下降,重者棉铃不能开裂,壳僵絮烂无收获.严重影响棉花的高产优质.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一般年份因烂铃造成减产10%~20%,品质下降20%~30%,收入减少25%左右。大发生年份,烂铃高达30%~40%,减产30%以上,品质下降40%~50%,收人减少45%左右。烂铃发生的棉株部位,是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主要发生在下部1~5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造成烂铃的  相似文献   

4.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烂铃是影响棉花产量,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导致棉花减产,还影响棉花的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弄清棉花烂铃原因,对症采取预防措施,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加植棉效益的关键。1发生原因棉花烂铃主要发生在接近成熟期的棉铃。  相似文献   

6.
<正>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产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国北部棉区一般棉田烂铃率为5%~10%,多雨年份可达到30%~40%。近几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冀中南地区棉花烂铃发生日趋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同时增加了棉农的工作强度和采摘成本。因此,烂铃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上高产优质高效的严重障碍。目前生产上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很多,主要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和药剂防治。如:合理施肥、及时  相似文献   

7.
<正> 棉花中后期的烂铃,是影响棉花高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巧用药剂预防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 (一)看铃龄,确定施药时间。据田间观察,棉蕾成铃后,铃龄较短或铃龄较长的棉花烂铃并不多,40天左右的棉铃烂铃最多。一般10~15  相似文献   

8.
棉花烂铃与铃壳生化成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病害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是棉花高产优质生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烂铃病害已成为棉花病害防治上较为复杂、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9.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0.
棉花烂铃是棉花高产的一大障碍。棉花后期进入结铃阶段,常常遭受多种病虫危害,引起棉铃的霉烂,尤其是秋雨连绵,田间湿度增大,烂铃更为严重。受害轻的可造成僵瓣,品质变劣;重则,可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据测定:烂铃和健铃相比较,籽棉重量减轻40.8%,皮棉减少53.3%,衣分降低22.8%,绒长缩短23.4%,强度下降49.3%,减产12.5%左右。1 烂铃原因  相似文献   

11.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棉花铃病是指侵染棉铃造成危害的多种病害的通称,一般又叫烂铃.其中最重要的病害是棉花疫病,其次还有其他10余种由各种病原危害的铃病.江淮流域棉区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发生烂铃.尤其是秋雨连绵,田间湿度增高,烂铃现象更为严重,受害轻的可造成棉铃脱落或僵瓣,形成烂铃,受害严重的,可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它不仅导致减产,还降低棉花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防止烂铃的发生是夺取棉花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南北棉区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总的来看,棉花烂铃南方重于北方,多雨年份重于干旱年份,早发棉田重于晚发棉田。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棉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5.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和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棉花烂铃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型病害,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烂铃病的产生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减产20%,严重发生则减产50%以上.近年来,围绕烂铃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19.
<正>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烂铃率10%~20%,阴雨连绵的年份烂铃率30%以上,甚至更高。如2003年,棉花烂铃病大暴发,有些地区发病株率达到100%,烂铃率50%以上,而且出现了少见的顶部3个果枝棉铃被侵染的现象。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和黑果病等10多种病原菌引起。棉铃疫病是河北省棉花烂铃最主要的病原,发  相似文献   

20.
辽宁棉花烂铃病发病的关键因子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3-1985年、1992-1994年先后共6年时间的研究,明确了辽宁棉区烂铃病的主要种类是棉花铃疫病。烂铃病发病的关键因子是降雨量和铃期,当田间棉花开花后的一个月左右,遇连续降雨或日降雨量超过10mm时,烂铃病严重发生,出现明显烂铃高峰。通过烂铃剧增期3天前的连续5天累积降雨与烂铃增长率回归分析,得出烂铃病剧增期前3天的短期预报模型y=ax^b=0.00603x^1.218,结合当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