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i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成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3.
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效果开展了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以200~250g/100kg种子包衣可提高小麦出苗率,减少种子用量.30g/L苯醚甲环唑200、250g/100kg种子包衣小麦种子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产量指标均优于对照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g/L苯醚甲环唑可在青海春小麦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8%福·戊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70~200g剂量范围内拌100kg种子防效均达90%以上,且对小麦出苗和生长安全,可以推广使用,建议用量为100g拌100kg种子,于播前进行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下,600 g/L吡虫啉与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种子对小麦的生长、蚜虫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8个不同处理的药剂组合,以吡虫啉与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为判断标准,找出最佳播种方案。结果表明:600 g/L吡虫啉与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混合后对麦种包衣是安全的,对蚜虫防治效果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吡虫啉与戊唑醇混合包衣后,可适当降低播种量,由25 kg/亩降低为17.50 kg/亩。600 g/L吡虫啉与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制剂用量为(200+50)mL/100kg条件下,处理区小麦产量可达421.78 kg/亩,高于其他处理及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同剂量的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裸燕麦拌种,结果表明,高巧600 g/L悬浮种衣剂60~120 mL(商品量)+立克秀60 g/L悬浮种衣剂22~42 mL(商品量)拌100 kg种子,对燕麦红叶病和坚黑穗病的防效分别达65.09%~82.79%和100%;增产率达71.68%~153.12%,增产965.40~1 189.50 kg/hm2。各处理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或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李中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16+126
通过在涿鹿县玉米地进行0.8%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量8~12g/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小麦包衣各方案对周麦27号出苗率及白粉病、纹枯病、地下害虫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包衣对周麦27号产量有一定影响,综合来看,15%多·甲拌悬浮种衣剂100 m L+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 L+11%福·酮悬浮种衣剂100 g拌100 kg小麦种子的方案增产效果最好,成本较低,对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新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以玉米组合7551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接种玉米丝黑穗病病菌以测定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对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在生产上应用,建议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为每100kg种子100~200mL·(100kg)-1。  相似文献   

11.
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黑穗病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开展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黑穗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其对小麦生长安全,防治黑穗病效果显著,田间增产明显,是小麦种子处理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高效防治玉米茎腐病的杀菌剂,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4种杀菌剂,采用拌种法进行防治玉米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进行了产量比较。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在2个不同剂量下对玉米茎腐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同一药剂不同剂量之间差异极显著。在推荐的高剂量下,4种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高。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以200 mL/100 kg种子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14 086.67 kg/hm2。在生产中建议根据戊唑醇、精甲霜灵、咯菌腈和嘧菌酯等药剂的推荐用药量,以嘧菌酯为主体,与其他3种药剂进行轮换、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吡虫啉两种不同剂型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探寻其最佳使用剂量,选择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4种不同剂量,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种不同剂量供试。结果表明,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300m L/100kg种子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9.3%,防效高于对照药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有效含量)防效在96%以上,该2种剂量可作为推荐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4.
用6%福美双.戊唑醇.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拌种(857mg/kg、1000mg/kg、1200mg/kg)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为72.6~81.1%,防效高于3种药剂单独使用,建议生产上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使用剂量为857~1000mg/kg(有效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小麦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田间种衣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FS)、30 g/L苯醚甲环唑FS、25 g/L咯菌腈FS 3种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咯菌腈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的效果较差,其EC50分别为0.006 0、0.108 7、5.113 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0 g/L戊唑醇FS、30 g/L苯醚甲环唑FS、25 g/L咯菌腈FS的田间防效相差不大,在50%~65%;3种种衣剂处理后小麦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提高,其中戊唑醇对小麦增产效果最好,最高增产11.01%。[结论]3种种衣剂均可作为小麦纹枯病防治药剂大范围使用。  相似文献   

16.
对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72.5、345、517.5 g/100 kg种子3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及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517.5 g/100 kg种子对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分别为93.3%和92.7%,与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药量20 g/100 kg种子的防效相当,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7种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明确7种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药剂处理小麦种子后,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供试药剂在处理浓度下对小麦发芽、出苗及生长无不良影响,各处理小区的小麦白穗率显著低于对照区,各药剂浓度处理对小麦全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 mL/100 kg种子处理、2 4;苯 醚甲环唑+2.4;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 mL/100kg种子处理、1.1;咯菌腈+3.3;精甲霜灵+6.6;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00 mL/100 kg种子处理、125 g/L哇噻菌胺悬浮剂200 mL/100 kg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4;苯醚甲环唑+2.4;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咯菌腈+3.3;精甲霜灵+6.6;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25 g/L哇噻菌胺悬浮剂对小麦生长安全,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较好,在生产上可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播种期,每100 kg种子用600 g/L高巧悬浮种衣剂200 ml+60 g/l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0 ml加1.5 l水调制药液。将调好的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摊开晾干播种,对控制地下害虫和小麦蚜虫及小麦纹枯病和叶锈病有良好的效果,且对小麦安全,苗齐,苗壮,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9种国内外最新研制的玉米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有8种玉米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较好,其中BASF(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300 g/L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在商品剂量200 mL拌100 kg种子的情况下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最好,为86.68%,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10%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有效成分15 g/100 kg种子、20 g/100 kg种子和25 g/100 kg种子处理的防效均达到75%以上,且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