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盐县海塘乡八团村8组农户冯明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种植春马铃薯/鲜食玉米、晚稻,1996年全年复种面积3.3亩,夏种总产2480.5kg,总产值4084.7元,净产值3219.9元;1997年全年复种面积3.9亩,总产3785.6kg,总产值5023.9元,净产值3995.7元;1998年全年复种面积4.5亩,总产4122.0kg,总产值6488.6元,净产值5306.7元;1999年的1.5亩春马铃薯又取得丰收,总产2001kg,总产值4062.0元,净产值3470.4元.由于效益显著,春马铃薯/鲜食玉米、晚稻这一种植模式已在本县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县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广泛.但长期以来,在大力发展大宗粮食作物时,大豆及其它小麦粮被忽视,种植面积小、单产低、发展缓慢,1989~1998年十年间,平均每年种植大豆3.46万亩,仅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1%,平均667m2产73.4kg.其低产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品种退化严重,低产品种面积大;二是栽培技术落后.为此我县从1998年开始,从外地引进良种大豆"渝豆1号"进行试验示范,1999年示范种植400亩,平均667m2产达180~210kg,比本地老品种667m2增产100kg以上,667m2增产值250元,2000年已推广种植1.8万亩.  相似文献   

3.
随着蚕桑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我们先后在灌涨镇杨营村、吕营村、屈营村引进种植果桑,目前已发展果桑13.33余hm2,其中3334m2以上的专业户16户。在服务过程中,我们着重对果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使种植户每667m2产量一般在500kg左右,仅桑果收入4000余元,同时利用桑叶养晚秋蚕,可收入500元左右,其产值和效益比传统模式提高了好几倍。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栽植前搞好规划设计(一)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既可采果,又可利用桑叶养蚕。桑果又名桑椹,是椭圆形聚合果,紫黑色。成熟的桑椹富含果汁,香甜可口。桑椹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桑椹酒、桑椹蜜饯、桑椹饮料等保健食品,是我镇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个延伸产品。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在2001年冬季引进种植果桑“大十”5亩,2002年冬季又引进种植22亩,分别种植在全镇的4个点。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998年和1999年我们在建昌镇农技站农场进行了早马铃薯、早糯玉米、早大白菜、夏大豆连套作模式试验.早马铃薯亩单产1500kg,产值6000元以上;早糯玉米青棒单产700kg左右,产值3500元;早大白菜5000kg以上,产值3000元以上,秋大豆单产毛豆800kg,产值1500元以上,全年亩产值可达1.4万元以上,亩净效益超万元.  相似文献   

6.
“大十”果桑是由广东省蚕桑所育成的三倍体无核果桑品种。鄞州区1997年冬引种,1999年冬开始以加工、鲜食兼用的新兴水果品种大面积发展,目前栽培面积已达360hm^2。该品种在我区5~6月成熟,表现为紫黑色,无籽,果汁丰富,味甜酸清口。经5年试种研究,总结出一套“大十”果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并全面推广,使全区110hm^2三年生以上投产桑椹果园每亩平均产量达1551kg、效益达5273元。  相似文献   

7.
萧山第一农垦场常年种植西瓜1500亩以上,西瓜是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从韩国引进杂交一代蜜童西瓜,通过大田试种,该品种表现坐果性好、产量高、商品价值高、效益好。试验田西瓜总产13.1万kg,亩产5240kg;实现总销售收入35.2万元,亩收入1.4万元;实现总净利润16.8万元,每亩净利润6723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针对山西中部麦区种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的实际情况,利用小麦收获后土地闲置时间,选择食用向日葵晋葵11号作为复播作物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正茬种植冬小麦晋麦86号平均亩产394.1 kg,按2016年市场价2.4元/kg计,亩收益945.84元;复播晋葵11号平均亩产267.97 kg,按3.5元/kg计,亩收益937.89元,两项合计亩效益达1 883元,明显好于复播蔬菜、小杂粮、玉米等其他作物,可以作为山西中部麦茬复播作物之首选。  相似文献   

9.
西渚镇位于宜兴市西南部,山田各半,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推广种植台湾特优礼品西瓜,一般亩产1250~2000kg,亩产值2500~4000元,亩效益1800~3200元,比常规西瓜亩增效益1000-1500元.  相似文献   

10.
垄稻沟鱼立体栽培鱼米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我县在东明乡进行垄稻沟鱼试验,面积5.7亩,亩产水稻518 kg、鱼75 kg.按每公斤水稻1.30元,每公斤商品鱼8.00元计算,鱼稻两项总收入1 273.40元/亩,总投入660.00元/亩,获纯效益617.40元/亩,与对照单一种植水稻500 kg/亩,亩纯增效益330.06元.垄稻沟鱼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在缺乏有效Ca2+、Mg2+酸性土壤耕地上,以氮磷钾肥为基础,增施高钙镁肥,研究其对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高钙镁肥施用水平中,用量60 kg/亩的处理产量598.0 kg/亩,净效益1 795.6元/亩,产量效益最好;用量40 kg/亩的处理产量515.4 kg/亩、净效益1 556.5元/亩,产量效益最差;用量80 kg/亩的处理与60 kg/亩的处理比较产量、效益分别下降3.7%和2.0%。因此,高钙镁肥施用量以60 kg/亩为宜。建议在我国南方酸性土壤耕地玉米种植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6~7叶期追施硝酸磷钾40 kg/亩+12叶大喇叭口期追施硝酸磷30 kg/亩的施肥模式的增产增值效果最佳,亩产量达到775.94 kg,纯产值1 142.85元,比CK净增效益276.55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沛县蔬菜生产发展较快。不断引进名、特、优、新品种食用仙人掌。取得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沛县张寨镇、沛城镇引进试验示范12亩。亩产3500~4000kg(3~4元/kg)。亩产值10000元左右。2003~2004年张庄镇利用高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采用“企业 园区 农户”的运行机制。种植绿色米邦塔食用仙人掌36亩。亩效益达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香芋肉质细软,富含淀粉,香味浓,品质好,子芋少且小,以食母芋为主.2002年,我县引进外地订单,在云峰镇种植香芋1208亩,平均亩产1340kg,收购价为0.9元/kg,亩产值1206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市大棚早熟栽培以番茄、茄子等茄果类为主,5月下旬上市后茬一般种植早熟白花菜,但效益不稳定.为此,我们于1997年引进泰国抗热芹菜"正大脆芹",在杭州湾镇陶家路村和老湾村进行夏季栽培,于9月中旬蔬菜淡季上市,价格高、效益好.1997~1999年种植1000亩左右,亩产量超过3000kg,亩产值达8000~10000元.  相似文献   

16.
<正>丰润区石各庄镇刘辛庄村梁小慧共流转和承包土地700多亩。其中每年种植200亩小麦,下茬种植谷子,每亩小麦平均亩产515 kg,小麦2.4元/kg,每亩收入1 236元,每亩种子化肥等成本为926元,亩效益310元。谷子亩产455 kg,亩产小米337.5 kg,5.6元/kg,每亩收入1 890元,每亩种子化肥等成本为926元,亩效益964元,两茬合  相似文献   

17.
"漯珍一号"黑小麦是漯河地区农科所1998年研究开发的黑小麦优良品种,属优质保健黑色食品类,2001年引进我市种植.在2002年特殊的气候年份,前中期生长好于本地常规品种,经齐穗期测产,理论产量达320多kg/亩,但由于4月中旬后连续40多天的多雨寡照,导致赤霉病高发,最后实产仅为215.4kg/亩.  相似文献   

18.
果桑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是叶、果兼用的桑树,桑果又是药食两用的果实,营养丰富,效益较好。桑果价格10~30元/kg,2003年的桑果产量1500kg/667m2,效益可佳。大棚种植,桑果上市季节提早30d左右,可在3~4月出售,正是市场缺少水果的季节,效益更加可观。其栽培管理技术如下。1果桑园的建立1.1果园选择果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白皮蚕豆90年代引进我县,品种有"仁德一寸"、"陵西一寸"等,一般亩产青豆荚1000kg或青豆籽400kg,主要以青豆荚和青豆籽上市或以青豆籽速冻保鲜出口.我地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上市,青豆荚价格在0.4~0.5元/kg.1999年秋我们尝试大棚栽培大白皮蚕豆,2000年秋在掘港镇种植30多亩,一举成功,豆荚提早上市40多天,亩产青豆荚750kg,价格2.8~3元/kg,亩产值1800~2200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市引进厚皮甜瓜新品种“西薄洛托”和“伊丽莎白”进行反季节栽培,第一年试种50亩,平均亩产222.5kg,亩产值8682元,亩纯收入6638元。通过试验示范,栽培技术得到不断完善,目前我市厚皮甜瓜反季节栽培面积扩大到近千亩,亩产值近0.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