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和动物会产生毒害,具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一般在食品生产和农作物贮藏过程中比较常见。要想控制食品及农作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就必须充分了解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及其特性。以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类型为出发点,分析比较了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及其特性、危害和检测方法等,重点阐述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去除方法及其效果,概述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安全的影响,展望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研究与去除方法的创新,并提出了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部分黄曲霉菌所产生的代謝产物,具有較强毒性的物質。在天然被污染的食品中一般以黄曲霉毒素B_1最多,而其他如黄曲霉毒素B_2、G_1 G_2、只有一小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检不出来。食品中以花生、玉米等最易污染黄曲霉毒素。为了食品卫生检验工作的需要,我们参考了有关資料,建立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尤其是湿热地区分布广泛,污染范围广,具有强致癌和致突变性。目前,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技术主要包括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对当前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小分子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和各种坚果中,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而黄曲霉毒素的毒理机制始终不是很明确。计算机分子对接是模拟受体和底物之间通过能量匹配和几何匹配而相互识别的过程,其被广泛运用于虚拟筛选活性物质以及初步判断分子活性和毒性等领域,并对我们进行实体分子活性毒性试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 3.1client,将6种常见黄曲霉毒素分子B1、B2、M1、M2、G1、G2与其具有强亲和性的蛋白进行虚拟对接实验,而这些蛋白在细胞凋亡、激素代谢、免疫抑制以及消化系统功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实验能够初步模拟黄曲霉毒素分子毒性作用位点,对于其毒理机制研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危害较大的毒素之一,给食品、饲料和畜牧等行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由于它的强致病性及强致癌性,很早就受到了广大科学家及国际粮农组织的广泛关注。针对黄曲霉毒素的众多检测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比较了优缺点,为更好的检测黄曲霉毒素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黄曲霉毒素的高度毒性,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样品用甲醇—水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样品分别按照5.2,26,52μg/kg添加黄曲霉毒素,回收率为81.3%~96.0%,精密度<10%,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05,0.10,0.15μg/kg。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是一种简单、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特定仓内稻谷黄曲霉毒素B1的分布以及稻谷的糙米、糠粉、精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粮仓内的各层和各点,稻谷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布极不均匀,含量在0.8μg/kg~88.1μg/kg之间;稻谷籽粒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分布在糙米的皮层(糠粉),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实验室对黄曲霉毒素B1实验项目的检测能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室在CNAS认可周期内参加了黄曲霉毒素B1能力验证活动。对能力验证的定义、目的、实施过程、统计方法及结果评价进行了介绍,并对黄曲霉毒素B1能力验证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黄曲霉毒素B1能力验证Z比分数为ZA=0.18、ZB=-1.35,能力验证获得满意结果。结果表明我中心黄曲霉毒素B1实验数据准确、可靠,CNAS认可项目有效。  相似文献   

9.
环球     
《种业导刊》2011,(9):41
科学家对促使玉米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蛋白进行鉴定黄曲霉是玉米的一种真菌病原体。部分菌株可生成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对玉米产量乃至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抗黄曲霉的玉米品系已得到鉴定,但由于缺乏育种标记物,开发有商业价值的玉米品系依然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0.
近十余年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已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这类毒物分子结构和衍生物种类极多,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_1(以下简称AFTB_1)毒性最强,它广泛的存在自然中.各类粮油及其加工品,由于多种原因,在收获、贮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就“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首先,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包括其概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市场定位诸点;其次,从完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组建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体系、完善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及强化品牌意识、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工作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最后,提出了如下关于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落实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方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任伟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209-212
农产品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则是农产品市场的核心要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归纳了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种预测方法在农产品价格领域的应用,并进行分类比较。着重介绍了现代预测方法中有所涉及的各种智能预测方法,分析了这些智能方法优于其他方法的特点,并最终明确指出了智能预测方法将成为农产品价格预测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小型农场及农户进行农产品干燥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易于制作的小型柜式太阳能干燥机的设计。该机采用集热器与温室相结合的原理,应用方便的搁架及搁板盛放物料,排风机调节气流,从而达到较理想的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对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业活动,是对生产、贸易和就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行业。山东省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力,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冰温技术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冰温技术是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上的一次革命。冰温技术开创以来,已经被应用于农产品的保鲜与流通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冰温技术的推广还有赖于对冰温保藏的深入研究。介绍了冰温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具体应用,展望了冰温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车红莉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59-164
(目的)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组织形式近年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但北京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形成适合的模式。(方法)通过对北京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规模没有标准、劳动力缺乏、土地使用和劳动力成本高、市场运作能力弱、融资难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借鉴上海、台湾、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成功经验,(结论)提出因地制宜、适度规模,以特色农产品为抓手进行专业化生产,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发展生态型家庭农场,市场化运作、注重创新和加强农场主培训等发展方式,从而形成适宜北京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性,提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真菌毒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品加工中,谷物和其他食品原料中的真菌毒素无法完全被破坏,使最终食品受到真菌毒素残留的污染。谷物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赫锗霉毒素、伏马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烯酮。研究表明,食品加工对真菌毒素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分类、清理、磨粉、酿造、蒸煮、焙烤、油炸、烧烤、罐装、压片、碱处理及挤压处理的影响,尤其是高温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的加工工艺只能降低毒素含量,但无法彻底清除毒素。然而,烧烤和挤压过程具有减少毒素浓度的作用,所以通常用高温处理来清除真菌毒素。在高于150℃时进行挤压处理,可以减少大部分玉米烯酮、减少50%的黄曲霉毒素,可以降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使伏马毒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或者在160℃及高于160℃的情况下进行挤压处理,毒素含量下降的幅度最大。在污染了伏马毒素的玉米粒中添加10%的葡萄糖,然后对其进行挤压处理,结果使FB1的含量下降了75%~85%。在加压处理的过程中,伏马霉毒素可以产生降解产物,包括一些少量水解的FB1、N-(羧甲基)-FB1和较多的N-(1-脱氧-D-1-y)l-FB1。用小鼠做毒理学试验,用挤压过的污染了伏马毒素的玉米喂养小鼠,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改良农产品品质的科学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滥用化肥栽培的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使用有机肥栽培的农产品品质好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却一直缺少系统的研究。此文考查了国内外有关有机肥与农产品品质关系研究的成果,从土壤学、肥料学、植物营养生理学以及食品科学的不同视角进行归纳、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控制农产品质量的科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