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CeO2纳米纤维,利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CeO2纳米纤维在自然光作用下的催化降解性能,利用UV-Vis对吸光度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00℃时,纤维形貌最好;CeO2纳米纤维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作用优于工业用微米级CeO2粉末。  相似文献   

2.
丝素蛋白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和空间结构,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丝素纳米纤维与丝素复合纳米纤维更是赋予了丝素纤维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更为良好的应用性能。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及丝素复合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材料(包括骨组织工程材料,软骨、伤口、神经和血管修复材料,药物缓释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简要展望了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研究需要创新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优势,所以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单一的再生丝素纳米纤维脆性大,力学性能差,而采用由不同的无机粒子或合成高聚物与丝素共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可以极大地改善单纯使用一种材料的适应性,并且使复合纤维同时具备多种优势。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再生丝素与无机粒子或合成高聚物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提高丝素纳米纤维的综合性能,拓展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结构性能,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纳米TiO_2改性的丝素蛋白复合膜。对生成的纳米粒子进行粒径分析表明,成膜前后纳米粒径约为80nm左右。对丝素膜的结构和热性能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DTG)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O_2的加入,复合丝素膜的结晶结构从SilkⅠ向SilkⅡ转化;SEM测试结果表明,TiO_2能与丝素形成较好的键合;TGA和DTG测试表明,复合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较之于纯丝素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蒙脱石又名微晶高岭石,是层状结构、片状结晶的硅酸盐粘土矿,因其最初发现于法国的蒙脱城而命名的,俗名称"观音土"。由二层共顶联接的硅氧四面体片夹一层共棱联接的铝氧八面体片构成2:1型含结晶水结构,是粘土类矿物中晶体结构变异最强的矿物。对动物止泻的效果极佳,并且安全绿色。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蒙脱石经不同改性处理后对3种常见霉菌毒素的脱毒能力,以获得最佳的改性处理方法,并对蒙脱石改性前后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季铵盐及载金属离子对蒙脱石进行改性处理,测定改性前后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吸附效果,并对蒙脱石原料及最佳改性处理后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蒙脱石经6种改性处理后对3种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其中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改性处理后对AFB1、ZEN和DON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分别为99.48%、93.62%和67.38%;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蒙脱石的孔径、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红外光谱中出现STAC的特征峰,并检测到C、H和N元素。综上,利用载金属离子和季铵盐改性均能显著提高蒙脱石的脱毒能力,其中STAC改性是最佳改性方式;改性处理后蒙脱石分子结构疏松,STAC基团成功插层到蒙脱石分子结构中,更有利于加强对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海藻纤维在交联成型过程中,海藻酸钠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部分参与了螯合结构,影响了其亲水性。本文在海藻酸钠粉末中掺杂了不同量的CMC、PVA和PVP,制备成纺丝液,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混纺海藻纤维,通过对纺丝液和纤维形貌的分析,结合对混纺海藻纤维亲水性实验的测试,证实了通过添加含有亲水性基团的材料可用来提高海藻纤维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蚕业科学》2019,(2):309-310
东华大学牛欠欠等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溶液,在-12℃低温下对脱胶蚕丝进行处理,逐级剥离出平均厚度0.4nm左右的纳米丝素。在这种温和处理条件下,溶剂不能完全破坏蚕丝纤维的纳米结构,但不同条件会影响纳米蚕丝的大小。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使蚕丝蛋白分子链间氢键断裂所需的平均作用力比断裂β-片层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力大40%,因此可以对蚕丝进行剥落处理。获得的新型纳米蚕丝含有1个β-片层和无定型的丝素蛋白分子,这可看作丝素的基本结构层次。这种单一β片层超薄新型纳米蚕丝的获得为制备更坚韧的丝基材料或提高各种应用材料的功能性和耐久性提供了有效方法。基于新型纳米蚕丝的层次结构模型,可以更深入研究丝基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较均匀的磁性Fe_3O_4粒子,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碳,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在碳层上包覆一层介孔结构的氧化硅,得到了磁性核/介孔壳结构的复合材料。氮气吸附脱附测试显示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容和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0.
以白及/魔芋为基质,采用冻融法构建了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复合凝胶体系。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白及/魔芋复合凝胶体系的制备工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复合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复合凝胶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糖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白及与魔芋质量比为3∶1,氢氧化钠浓度2 mg/g,凝胶温度70℃时,制备的复合凝胶性能较好,结构完整,孔隙均匀,吸水率高达1465.4%,透气量为114000.246 g/(m3·h),最大应力为0.68 MPa,抑菌效果明显。白及/魔芋复合凝胶可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抑菌敷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共凝法制备了异戊橡胶/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复合后的IR/OMMT材料有着优异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结果显示,OMMT添加量为6份时,复合材料的的拉伸强度提高了74%,撕裂强度提高了17%,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从359℃提高到373℃。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改性纳米氧化锌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KH-570分子已成功包覆于纳米氧化锌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13.
静电纺丝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该技术具有装置简单、价廉、获得的纳米纤维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非常相似,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的、可降解、低免疫原性的结构蛋白,在生物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静电纺纳米丝素在修复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想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物保健》2009,(8):116-116
蒙脱(montmorillonite)Z名微晶高岭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片状结晶的硅酸盐粘土矿,因其最初发现于法国的蒙脱城而命名的。蒙脱石是唯一的一种由人药演变为兽药的品种,对动物止泻效果和对饲料的脱霉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选用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作为共混材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蚕丝,研究这3种材料对再生蚕丝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后,与不加共混材料的再生蚕丝相比,再生蚕丝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共混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铜明显提高了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86.42 MPa和34.70%,相比未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166.95 MPa和24.23%)分别提高了71.56%和10.47百分点。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钨酸(HPW)掺杂的二氧化钛(Ti 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利用SEM对样品进行表征,观察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并利用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估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PW的掺杂减小了Ti O2纳米颗粒的粒径,有利于增大其比表面积,同时明显提高了Ti O2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凹凸棒土的基本特性及活性改性的物理化学基础和吸附性能,简述了凹凸棒土及改性凹凸棒土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黄原酸基凹凸棒土合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染料等有机物分子的络合和亲和吸附的机理;采用湿法工艺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凹凸棒土(XA);通过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A已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离心纺丝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其次,结合离心纺丝技术特点以及所成纤维的结构性能,分别从生物领域的应用,电池隔膜制备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离心纺丝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优势。此外,尚有更多的领域有待离心纺丝技术及产品的进入。将离心纺丝技术与其它方法的结合使用,也是离心纺丝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结构生色是一种无污染的仿生着色技术。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在蚕丝织物表面构建Si O2/聚乙烯亚胺(PEI)结构生色薄膜,研究自组装条件中水洗次数、纳米Si O2粒子分散液浓度和PEI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构建结构生色薄膜的影响,确定有利于在蚕丝织物表面静电自组装纳米Si O2/PEI结构生色膜的条件为:水洗5次,纳米Si O2粒子分散液质量分数0.2%,PEI溶液质量分数0.1%。用数码相机、Digi Eye数慧眼系统和多角度分光光度仪表征蚕丝织物的结构色及其反射率光谱,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表面纳米Si O2/PEI薄膜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研制的薄膜干涉结构生色蚕丝织物的生色机理符合单层薄膜干涉生色原理,且结构色随组装周期数、组装纳米Si O2粒子的粒径和观察角度而变化;蚕丝织物用纳米Si O2/PEI组装形成的结构生色膜薄而光滑,对织物的手感和弯曲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分析手段对铁锰双组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良好的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原因进行基础的表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铁锰双组份复合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利于低温SCR反应进行的物相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从而催化剂在单位面积内的催化活性位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