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树木学”是林学、森林资源保护和游憩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树木学”课程涉及了树木形态、分类、植物地理、生态和资源利用等综合信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该课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树木学的内涵。根据现代林业和林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探讨了“树木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树木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重视教材建设,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为林学专业高等教学体系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学专业部分学生对林业地位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不强,"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建设思政案例、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思政育人环境、改进思政考核方法等途径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实践。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贯穿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专业认同、科学精神、个人素养等方面提升的思政育人效果,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现代林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河南农业大学对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一,把握林学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第二,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优化林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设林业信息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林业等专业方向;二是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育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第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实施"导师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等,逐步形成"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重点开展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改革、构建以核心知识为链条的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提升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林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4.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随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针对“森林培育学”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全面提高“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 ,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 ,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 .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变化 ,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 ,转变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 ,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社会建设时期林学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林业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林学专门人才。因此,要结合低碳社会建设的特点,对林学专业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在林学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提出将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以森林培育为主调整为以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碳汇为核心。在林学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专业基础课;将森林碳汇作为林学专业的方向之一,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要体现林业区域性和森林分类经营等特点,各林业院校要重点建设适应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在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技能培训和低碳生活方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就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树木学"是林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野外实习时间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从网络教学、室内与室外联合教学、植物识别比赛3个方面丰富"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强化植物分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能力;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野外实习时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树木分类的实战技能得到提升,"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林业科技的发展,林业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对高等林业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培育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必须随时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该文在介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森林经理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在"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林业发展要求不适应,课程教学内容与林业实际生产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好"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巩固课程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全面分析"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外延;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构建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设置林间课堂、开展综合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四是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强"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后,课程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模式和形式得到完善和丰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林业遥感技术”课程教学及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遥感技术"是林学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该文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和林业生产部门对林学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林业遥感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教材选择以固定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前瞻性;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改革包括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加强实验室及校外教学基地建设、丰富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试评价方式4个方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不仅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也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森林土壤学"是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等问题,教学团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一流课程建设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实训、考核评价"4个维度对"森林土壤学"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首先,打造"知识要点、科技前沿、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优质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行同向;其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优化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实现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的有效贯通;最后,建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相配套的多元化、过程化、能力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障一流课程改革的成效。实践表明,以一流课程建设理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后,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林高等院校林学专业"金课"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的达成,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部分,新林科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研学结合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科建设和林业的新发展脱节等。为此,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对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导向、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研融合、加大本科核心课程和"慕课"建设力度的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一是重新修订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想信念、林业情怀、人文素养、理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审辩思维、创新创业、交流协作、全球视野和学习发展等10个方面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遵循标准,整体优化;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学科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科研与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二是通过优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开设创新性综合实验等推进科教融合,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通过对林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了由专业综合实习、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特色拓展平台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为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对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以及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学生严谨的科研习惯和科学态度,为培养林业创新型人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森林经理学是中专林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根据林业部1990年制定的中等林业学校林业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熟悉森林经理学的基础理论,树立永续利用观点,熟练掌握森林区划、资源清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管理等工作环节及有关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融工程技术学科、经济学科和生物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森林生理学既有生物学科的客观性,又与新技术结合紧密,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课程。它需要紧随着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其教材内容。目前中…  相似文献   

16.
"森林可持续经营"课程是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林业专业全英文课程。基于林业教育国际化的需求,结合学习该课程留学生理论基础和专业分布情况,分析出该课程存在的课堂管理难、未考虑学生先导认知差异、教学模式理论痕迹严重、实践环节缺失、考核形式落后等问题。对照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提出通过补充先导认知、科研反哺教学和增设实践教学内容等优化教学内容,利用导向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模式,以及采取总结制度、专题考核制度和结课答辩制度完善考核模式等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实验"课程是高等林业及涉林农业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湿地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实践类专业基础课。东北林业大学"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实验"课程通过构建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理顺知识衔接,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条件等措施,提高了"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实验"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水平,原有的森林资源类专业已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对林业信息专门人才的要求。以河南省为例,从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林业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林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地方农林院校开设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或在林学专业下设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应以林学和信息科学理论为基础,着力构建信息技术和林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从课堂理论教学、课程的实验实习、课程外的实践教学环节3个方面探讨了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式,从课程设置的原则与目标、核心课程、选修课程3个方面探讨了林业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林学专业的森林康养方向是近年来为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新设的培养方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我国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需求。“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核心课程,教学重点关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间及其与森林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涉及生物学、环境学和森林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内容繁杂、课程案例缺乏专业衔接、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提出了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核心课程“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举措:依据专业需求与培养目标,调整优化理论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衔接度,充分发掘和填补专业案例库;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森林康养基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内容与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契合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了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农林院校作为生态特色与优势鲜明的行业类院校,肩负着国家"树谷、树木、树人"的三大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突出课程专业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这种融合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森林生态学"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