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当前石河子地区酿酒葡萄常用的灌溉方式进行分析,探索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方法,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酿酒葡萄地块因灌水不匀造成的葡萄长势长相"南弱北强、东弱西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阐述了新疆棉区近几年获得棉花高产的密、矮、早栽培技术体系,提出了新疆棉区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的关键栽培技术在于“匀”字,即要切实做到匀地、匀肥、匀水等,从而达到棉花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3.
袁宝忠  于承祖 《作物学报》1965,4(2):109-114
目前,在甘薯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植株生长不匀、小株的此例较高的情况。据调查,一般小株率都在10%左右,严重的达20%以上,甚至更多。造成小栋的原因很多,如选苗不严,薯苗嫩弱、栽插技术不佳,再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如春季气地温低、土壤干旱或遭风害,寒流袭击等,使栽插后的薯苗发根慢,短期内不能恢复生长。有的在夏薯栽插时受烈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香梨幼树生长势旺,尤其是顶端优势强,不易成花,为了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通过环剥措施,可解决上强下弱,成花差、坐果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猪繁殖障碍在我国一些规模化猪场或一些中小型养猪场常见和多发,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繁殖障碍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空怀母猪不发情或间情期延长,母猪配种后不受胎、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返情或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无活力的弱仔、畸形胎;公猪性欲低下甚至无性欲,出现无精、弱精、死精和畸形精子比例增高等综合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挖掘宁夏春小麦增产节本潜力,针对宁夏水资源匮乏、春小麦产量不高、水分管理不合理和灌水量较大等突出问题,以优化水分管理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开展了春小麦滴灌、匀播试验。以宁春5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匀播、滴灌技术对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匀播、滴灌技术均增加了小麦幼穗分化持续时间;产量表现为匀播滴灌(YD)处理较匀播漫灌(YM)处理增产17.3%,YD、条播滴灌(TD)处理较条播漫灌(对照)分别增产17.1%和14.1%。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优质、高产、高含油份黄籽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不同播种量直播并不间苗、不匀苗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间苗、不匀苗的情况下黔黄油21号的最佳直播播种量为400~500g/667m2,其产量为174~185kg/667m2。  相似文献   

8.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筋小麦是近年来我国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优质小麦之一,目前生产量、生产水平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江苏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全国重点的弱筋小麦企业集中采购点。然而弱筋小麦进一步扩大规模,种质来源是其重要限制条件之一,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优质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又注重高蛋白、高面筋含量的高筋力小麦,忽视弱筋小麦的培育和生产,甚至将低蛋白、低面筋含量的低筋力小麦视为“劣质”小麦,全国未能建立较大规模原种生产基地而无法形成基地生产力,加上以往生产中对专用小麦认识的不充分,以致弱筋专用小麦生产明显落后,集中表现在产量不足、质量不高、营销不畅。近年来,江苏省有一批优质弱筋专用小麦品种育成应用于生产,但因弱筋小麦品质要求与以往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中、强筋小麦品质差异较大,必须在适宜的优势生态区域、应用相配套的栽培调控技术,才能生产出品质符合加工企业要求的产品,而目前在生产中由于弱筋小麦种子大多为农民自收自留自用种,未能建立弱筋小麦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给生产、销售、加工带来诸多困难,致使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笔者在近几年承担相关的弱筋小麦课题、建立弱筋小麦原种生产基地过程中,对新近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基本建成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并应用。  相似文献   

9.
江苏弱筋小麦品种表现及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作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区,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和培育新品种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寻求弱筋小麦品种的突破,分析了弱筋小麦品质随着品种和种植环境改变而变化显著,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偏高且年度间不稳定,优质与高产等江苏弱筋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弱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选育弱筋品质标准高且指标较稳定的品种,迅速推广利用溶剂保持力(SRC)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杂交油菜益油1号的适宜施肥用量,采用直播不追肥、不间苗、不匀苗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西洋复合肥施肥量对益油1号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油1号单产在施肥量为西洋复合肥50~60kg/667m~2时较高,其产量为172.00~188.00kg/667m~2,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匀播和密度对小麦萌发和幼苗性状的影响,选用新春31号小麦为供试材料,种植方式设匀播和条播2个处理,密度设25、36、49和64株/箱(分别以D1、D2、D3和D4表示)4个处理,测定了小麦胚根和幼苗性状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条播方式相比,匀播小麦幼苗胚根根尖数、分叉数、表面积和体积均增大,幼苗茎秆直径和苗高分别增高6.15?%和1.02?%,且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幼苗茎秆直径和苗高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匀播方式下胚根快速伸长的时间比条播缩短1.16?d,理论最大胚根长度降低2.95?%,而根系最大伸长速率则升高8.96?%。胚根长度与胚根重、茎叶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残留物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胚根平均直径与胚根重、茎叶重和幼苗重均呈显著性负相关;胚根重与茎叶重和幼苗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种植模式和密度对23?d的根干重有显著性影响,对其他时段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萌发期间籽粒贮藏干物质的转化率和消耗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转运率于第15?d时达到最大,匀播比条播高0.26?%,差异不显著。而消耗率于第11?d左右达到最大,匀播比条播高10.61?%,差异达显著性水平。种植密度无显著性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匀播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性型苦瓜生理生化的差异,以全雌株(X黑-d-d),强雌性(越南苦瓜)和弱雌性植株(菲律宾苦瓜)为材料,取0.5cm长的茎尖和最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的叶片,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蛋白质(Pr)含量。结果表明,在苦瓜植株茎尖中,全雌株的POD、SOD活性最高;而弱雌株CAT的活性显著强于全雌株和强雌株;同时弱雌株的蛋白质含量也最高。在叶片中,全雌株POD的活性明显高于强雌株和弱雌株;而弱雌株CAT的活性比其它两个性型的稍高;强雌株的SOD活性最高;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性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旱育秧苗素质的调查与分析表明:黄化苗是土壤严重缺氮所致,黄枯苗是施肥不匀造成肥害影响,青枯苗由于水分供不应求,失水造成。改善苗床耕层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含量,能提高旱育秧苗素质,防止死苗。  相似文献   

14.
制作3~5cm高的白铁盘,置放阳台一侧,也可用瓷盘、碗等搪、陶器皿。里面铺1cm左右厚的粗沙,上放盆栽君子兰。每隔1周左右向盘内注水浸盆一次,保持盆土长期不干。栽培君子兰最关键的应是保持盆土疏松透气。采用此法,避免了过去那种由于盆面浇水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采用“湿养”后,盆土自下而上吸水,干则吸,湿则会自然停止,因而既不会干旱,也不致于供水量过大,保证了君子兰的匀衡供水,从而生长极佳。  相似文献   

15.
丽格海棠(Begonia×Elatior)是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花卉,因花期长且正值春节,深受人们喜爱。但在盆花生产上目前仍存在一些小问题,如植株长势弱,株型瘦弱,病害较重,花期不整齐等,限制了优质高档丽格海棠的生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籽粒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大区试验,分析了稻秸机械全量还田与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条播的出苗率显著低于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机械条播、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的出苗率分别为51.84%、90.89%和88.87%;人工撒播的出苗均匀性差于机械条播和机械匀播,3 种播种方式的出苗变异系数分别为0.49、0.26 和0.23。稻秸机械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方式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都有所降低,其中机械条播的下降幅度较大,出苗率降低了36.54%。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通过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影响籽粒产量,无论稻秸是否还田,机械匀播的产量均高于其余两种播种方式,稻秸不还田和全量还田条件下的产量分别为6091.34 kg/hm2和6476.20 kg/hm2。因此,在稻秸还田小麦生产中,推荐采用机械匀播的播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小麦的田间出苗率,而且能保持较好的出苗均匀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不同茎蘖生产力对立体匀播技术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立体匀播技术对茎蘖生产力的影响,完善小麦立体匀播技术提高小麦生产力的理论,以多穗型品种藁优2018为试验材料,采用立体匀播和常规条播2种播种方式,探讨了立体匀播对茎蘖叶片光合速率、子粒灌浆特性、生物产量、子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立体匀播处理的主茎千粒重与之相等;第一子蘖(1蘖)旗叶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0.3%,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缓慢增长期、指数增长期、增长滞缓期分别延长了0.12、0.12、0.11、0.12d,千粒重和单穗粒重分别增加了0.5和0.03g;第二子蘖(2蘖)Pn提高了8.0%,并且随着灌浆期推进其下降幅度减缓,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千粒重分别提高了2.0%、1.8%、2.3g,成熟期单株生物产量、单穗粒重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了0.3g、0.11g和0.02。综合以上结果得出,立体匀播处理在保持主茎粒重不降低的同时,提高了1蘖Pn,延长了灌浆持续期,进而提高了粒重;提高了2蘖的Pn和子粒灌浆速率,进而提高了粒重;并且缩小了1蘖、2蘖与主茎粒重之间的差异,提高了茎蘖群体的整齐度,进而提高了单株和群体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家庭养花虽规模小,但花卉种类多,加上不少养花者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常出现将花越养越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误区: 1.浇水①没有一次浇透。对大多数露地花卉来说,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忌浇“拦腰水”(上干下湿)和“窝底水”(下湿上干)。如不能一次浇透,会直接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花卉的生长。②没掌握好浇水时间。  相似文献   

19.
经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小麦品种天民184,具有分蘖成穗率高、多花多实、根系发达、高耐密、灌浆速率高等优良性状与生长发育特性。依据其生育特性,以培肥地力为基础,密植匀播、创合理的群体结构,保穗数、促粒重为关键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一套产量稳定在10 500 kg/hm2的优质、高光效、简化、配套栽培技术规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排管库内的排管在供液过程中,由于节流膨胀阀和分液器安装不合理而造成的排管结霜不匀的问题,对三种不同安装方式的铝排管贮藏库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排管结霜不匀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结果表明,二次节流产生闪发气体及供液距离相对过长,是造成排管外壁结霜不匀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安装氟利昂系统时,应尽量减少闪发气体的产生;制冷剂进入每个通路铝合金翅片管的允许长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尤其是用分液器进行分液控制时,要特别注意蒸发管的长度,8路分液器的分液方式可较4路分液器缩短分液后的供液距离,避免排管结霜不均匀的问题;用外平衡式节流膨胀阀节流降压、不用分液器分液的系统,每个通路的供液距离可以适当加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