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构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体系就应该重点解决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促使循环农业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相辅相成。那么应该从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实现绿色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清洁排放并且产品安全;提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一、提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经济体系基础农业产业是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生态强省和循环农业的定义和内涵及其两者的内在联系,提出当前在生态强省建设的框架下,加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6个重要举措:即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发展规划;区域统筹协调,实施优化布局;创新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建立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创建示范园区,推动转型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引导规模开发。通过实施区域生态经济战略与推广现代循环农业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利用效率,以利于稳步推进生态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农业经济效益、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社会保障角度,分析了当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现实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综合经济发展、环境支撑、资源承载、科技提升和社会保障5方面,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全省及各地市近2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经历了较差、中等、较高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1994年的0.3526增长至2012年的0.6616;2012年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各准则层障碍度降序依次为社会保障力、环境支撑力、科技提升力、经济发展力、资源承载力;2012年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最高的是唐山市,最差的是秦皇岛市.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兼顾新农村建设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景观生态学与循环农业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认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循环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其结构与功能原理是循环农业在景观尺度上的分析与建设手段.以苏州市东山镇循环农业规划为例,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以期对我国循环农业建设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循环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宗宝  林涛  莫彬 《广东农业科学》2009,(2):129-132,144
循环农业遵循3R原则,实现了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其发展模式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绿色有机农业模式.介绍了循环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水土资源的管理,高效利用,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整治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转变政府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和激励发展循环农业;加强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循环农业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8年,桃源县被列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建设试点示范点.从桃源县的基本情况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条延伸的理念,逐步探索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模式.针对桃源县循环农业还处于探索性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号召。该课题正是从这样的背景出发,结合洛阳市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洛阳市在循环农业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洛阳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宏观方面,主要从营造发展氛,推进制度完善,提高科技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载体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阐述;微观方面,主要从节能降耗,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强农村龙头企业建设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强面污染整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洛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构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体系就应该重点解决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促使循环农业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相辅相成。那么应该从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实现绿色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清洁排放并且产品安全;提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一、提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经济体系基础农业产业是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9.
李韬  林鹏  赵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34-3736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新农村的相互关系,表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指出了秦皇岛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薄弱;政府政策指导不足;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树立全民的循环经济意识;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创新;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社会,对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循环农业发展中企业与政府、企业之间及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博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农户在循环农业行为博弈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中政府应做好制度性"顶层设计",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角色,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企业之间要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产业共生组织;完善契约农业条款内容,合理制定收购保护价格,引入中间组织监督机制,以确保合约稳定性,进而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互利互动的良性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同时介绍了循环农业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在分析循环农业生态园区特点和规划建设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了循环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规划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环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低碳循环角度对固城湖生态区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水产业、种植业、建设最美乡村方面对固城湖生态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阐述,提出这些模式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可在实际中推广,以为固城湖区及其他类似地区低碳循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央提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确定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2008年8月国家出台了<循环经济法>.农业部制定了<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国开展了循环农业试点市建设,启动了"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基本形成了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2008年黑龙江省平原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黑龙江省平原区农作制发展趋势,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促进大农业循环体系的良性循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缓解小土地资源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之间的矛盾;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婧  陈彪  肖艳春  魏云华 《农学学报》2015,5(4):122-126
运用循环农业的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将大中型养殖和种植基地通过循环农业工程技术进行整合完善,规划构建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实现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产业链条的完整结成、种养废弃物节能减排、增值以及与种植业、加工业等产业不同农业资源的有效链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的创新,突出建设“四个平台”,完善和提升示范基地的集成功能,使之成为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交流与培训、生态农业观光和农业文化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带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全面发展,推动平潭综合试验区农业区域经济和农业科技的对台融合互动,更好地发挥综合实验区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情况基础上,归纳了园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实践与成效,即着力产业链培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示范基地建设,增强产业带动能力;着力循环模式构建,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应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分析了广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应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高效生态循环农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依靠科技支撑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是一种践行绿色、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农村部永和镇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核心园区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现代生态农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园区通过多年建设,形成、完善和发展了一系列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模式、体系和经验。园区建设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助力地方产业融合、辐射和带动黄淮海地区农业升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原则,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叙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算过程,以监测和评价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淄博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示范市以来,全市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完善规划,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农业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转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章对淄博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进行了调查总结,并对如何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旨在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