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玺  叶占胜 《畜禽业》2001,(3):32-34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制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制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蛋,并提高蛋的品质,延长鸡利用期的目的。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在养禽生产实践中,为降低鸡(鸭)群的培育成本,减少饲料消耗,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笔者曾多次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法以缩短群体更换周期,取得了较好的换羽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1选准强制换羽的时机1.1当准备保留鸡(鸭)群体产蛋率达不到50%~60%或约有10%的鸡(鸭)开始自然换羽时,应考虑强制换羽。1.2当鸡(鸭)群由于受饲料更换、光照不足、疾病等各种应激因素造成产蛋量突然下降,数日未能回升时,可考虑强制换羽。1.3当地方性流行某些疾病,新的鸡(鸭)群培育将要承担风险或困难,而又需要群体更换时,可进行强制换羽。1…  相似文献   

3.
汤春华 《畜禽业》1999,(1):36-36
<正>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需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人大量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  相似文献   

4.
姜金兰 《畜禽业》2004,(10):19-20
强制换羽技术已在现代养禽业中被广泛运用,对蛋鸡实施强制换羽被认为具有如下意义:(1)恢复产蛋鸡体质;(2)改善蛋的品质;(3)提高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4)延长鸡的经济寿命;(5)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有资料表明,通过对蛋鸡实施强制换羽,商品蛋鸡可多饲养6~9个月。父母代种鸡也可延长利用6个月左右;而成活率提高20%,产蛋率提  相似文献   

5.
王春光  张锋  徐敏 《畜禽业》2005,(2):24-25
强制换羽是现代养鸡业为提高蛋鸡产蛋量,实现循环产蛋而进行的一项技术措施,在蛋鸡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商品蛋鸡的强制换羽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3,(8):27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修产阶段。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法,人工强制换羽。这种办法,一是对鸡的体质基础有所破坏;二是蛋鸡50d左右才能恢复产蛋。新的方法是:在鸡日粮中增加2%的锌,喂3d后,蛋鸡产胆量下降50%,其羽1/3脱  相似文献   

7.
张登辉 《畜禽业》2001,(8):40-40
为了探讨适合本地推广,简便易行的蛋用种鸡强制换羽方法,我们于2000年8月进行了此项试验,现报告如下: 1 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从2000年8月17日开始,地点在本场2号蛋鸡舍. 1.2 调整重组鸡群 将78周龄、产蛋率50%的父母代依莎褐蛋鸡淘汰病、弱、残、过肥、过瘦的鸡只,挑选265只移位并笼.鸡舍窗户进行遮光处理,以便实施光照控制.  相似文献   

8.
将5250只健康的60周龄的罗斯308肉种鸡分为三舍用于强制换羽。试验前测定标记鸡的体重,共停料18d,有序控制饮水,人工控制光照。1周后再次称重,以后每2d称重1次,在12d后每天称1次,并记录每天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公鸡在第十六天恢复供料,母鸡在第18d恢复供料是最佳的时间,这时鸡的换羽已经开始并且死亡率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9.
<正>秋冬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就要进行自然换羽。产蛋鸡经产1年后,也要休产换羽。这种自然换羽约需6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1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其实并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是使育雏1次利用1个产蛋周期变为育雏1次利用2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制了孕酮抗原,并研究其对强制换羽期(72周龄)的蛋鸡和产蛋高峰期(237日龄)蛋鸡主动免疫后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72周龄强制换羽期试验组的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蛋高峰期(237日龄)孕酮主动免疫第2组和第3组的产蛋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1.38%和19.7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蛋鸡人工换羽是我国部分地区常用的提升蛋鸡产蛋率和生产性能的方法。人工换羽是人为对鸡群强加应激因素,使机体的激素出现重新分配调节,从而完成换羽过程。换羽可以延长产蛋高峰时间,降低饲养成本,改善蛋壳质量,同时还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蛋调整。但换羽过程对鸡群的应激很大,风险高,需要有专业技术支持,对动物福利也是个挑战。换羽技术有多种,目前主流的是短期多次换羽法,具有应激小、产蛋性能恢复快、产蛋高峰延长时间长、蛋壳质量改善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鸡群免疫注射禽流感灭活疫苗后暴发球虫病又继发大肠杆菌病感染,经诊断和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发病鸡群860羽,死亡268羽,死亡率31.16%,为在以后强制免疫工作中尽可能避免因免疫注射疫苗而诱发疾病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3.
<正>1啄癖种类1.1啄羽癖雏鸡、蛋鸡换羽期容易发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维生素缺乏有关。1.2啄肛癖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尤多见于高产笼养鸡或开产鸡群,由于过大蛋产出时造成脱肛或肛门撕裂则可引起啄肛癖。1.3啄蛋癖产蛋旺季最易发生。多因饲料缺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春季以来。我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H5型禽流感强制免疫工作,至今已防疫注射256万羽(次);同时,根据不同的家禽品种、用途和饲养期,采取HI试验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32批次多达3650羽(次)的定期监测与分析,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去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春季以来,我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H5型禽流感强制免疫工作,至今已防疫注射256万羽(次);同时,根据不同的家禽品种、用途和饲养期,采取HI试验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32批次多达3 650羽(次)的定期监测与分析,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去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16.
番鸭是目前国内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肉鸭品种,为使种鸭生产者能最大可能的获取效益,加强种鸭育成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就法国克里莫公司R51系番鸭的体重控制标准、日粮营养水平、光照控制、强制换羽、解除抱性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借以推动番鸭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后备鹅在羽毛长齐后至开产有一个时间较长的过渡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多次鹅活体拔羽既不影响其以后的产蛋性能,又能获得羽绒,可进一步的提高鹅的利用价值。1活拔羽绒的时期后备种鹅在90—100日龄羽绒长齐时进行第一次拔羽,以后每间隔40~45d拔一次,至开始产蛋时,约可拔毛3~4次。要注意最后一次活体拔羽的时间与开始进入产蛋期之间应有50d左右的时间间隔,以便让母鹅有充分的时间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不致影响产蛋。2活拔羽绒的部位拔羽的部位一般包括胸部、腹部、腿部、肩部、背部、尾根部及两肋。因为这些部位的羽绒主要是绒子和长度在6cm以…  相似文献   

18.
茅玲燕  潘连德 《水产学报》2019,43(4):1146-1153
为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实验选取20只健康中华草龟,每组1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肌注组和胃插管强制口服组,给药量均为10 mg/kg,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数据,Kinetic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药时数据。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7.49 μg/mL、Tmax 12 h、T1/2λz为99.85 h、AUC0-∞为531.67 μg/(mL·h);肌注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 5.85 μg/mL、Tmax 4 h、T1/2λz为30.42 h、AUC0-∞为193.6 μg/(mL·h)。2种不同给药条件下,肌注恩诺沙星比胃插管强制口服更快达到最高血药浓度,表明肌注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吸收更快;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的Cmax和AUC均高于肌注给药,表明胃插管强制口服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吸收更完全,分布更广泛,效果更好。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消除缓慢,滞留时间(MRT)长,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MRT显著长于肌注给药,其血药浓度保留时间长,效果更持久。研究表明,需较快达到疗效时,建议肌注恩诺沙星;需持续给药且龟体代谢状态正常时,建议胃插管强制口服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在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条件下,在中华草龟体内血药浓度高、保留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更适宜作为中华草龟个体疾病治疗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春季春季到来绿满窗,气温逐渐变暖洋。细菌复苏繁殖快,日照时间渐变长。产蛋正值回升期,提高营养促蛋量。经常清粪勤消毒,逐渐加大通风量。免疫接种要搞好,鸡场绿化切莫忘。夏季夏季到来柳丝扬,骄阳似火日照长。防暑降温促食欲,措施得力有保障。饲料提高蛋白质,同时往下降能量。加强通风与换气,饮水充足清又爽。房内屋顶喷凉水,植树种藤得荫凉。秋季秋季到来荷花香,天气逐渐变凉爽。日照时间渐变短,灯光补充要延长。早秋闷热雨水多,白天加大通风量。料中莫忘拌药物,呼吸肠道病早防。鸡群换羽与休产,老龄母鸡不再养。冬季冬季到来雪茫茫,夜长…  相似文献   

20.
论番鸭的啄羽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力蛟 《畜禽业》2000,(12):46-46
啄癖是一种新型的禽病,随着家禽集约化饲养的推广而变得日益普遍并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各种家禽发生啄癖各有其特点。本文结合笔者近来的研究和实践就番鸭的啄羽癖作一探讨。 1 啄羽癖发生的机理   环境条件恶劣引起啄癖已得到广泛认可。对番鸭来说,由于一般鸭场均设有活动场所或鸭滩、水池,所以环境因素主要在育雏阶段起作用。应激因素也可诱发啄羽癖,种种迹象表明,番鸭在遭受大的应激时,机体多项生理生化指标会改变,于是会造成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临时性缺乏”。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日粮中提供的营养已能满足机体需要,由于应激使得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临时性地增加,所以添加某些营养物质可以预防应激及应激因素造成的啄羽癖。日粮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不平衡可引起啄羽癖。多数认为蛋白质含量过低可引起啄癖,但根据笔者近来的研究与观察,低蛋白日粮并不一定引发番鸭啄羽癖别的禽类可能不同。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可导致啄羽癖,而高纤维含量则可有效预防该病。符金华[1]认为可能与提高日粮粗纤维含量后增加了饲料消耗量和采食所需时间或高纤维日粮会提高Na、K的利用率有关。日粮中Ca、P比例失调也可引发番鸭啄羽癖。硫缺乏引起啄羽癖则已被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