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发展方向朝着为人们提供具有诗情 画意和文化内涵的栖居环境。对于新中式景观设计而言,它是当今景观创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的产生符合社会发 展需求,并展现出惊人的发展空间。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展现新的景观形式、更能满足人们的审 美需求。本文对新中式景观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艺术运用的研究,体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融 合,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运用艺术的构景手法,以写意的象征形式表现居住区景观形态与意识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2.
古典园林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推动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传承、应用过程中,不断实现发展和创新,才能使现代园林既具有文化内涵、实用功能,又兼顾审美鉴赏价值。本文概述了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内涵,包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辩证分析了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异同点,以及如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并以杭州郭庄为例,介绍了郭庄景观设计中对于古典园林中审美意识、结构布局、文化内涵的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代景观必须秉持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文化思潮的推动下,养生文化主题园林已成为大众关注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面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功能相融合的新课题,笔者以"传承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方向"的思想为指导,从"养生文化与园林文化渊源"入手,找到两种文化的"同源性"和"统一性"关系,分析传统园林蕴含的养生思想和文化。并通过两个不同类型"养生文化主题"园林设计的实践和总结,提出养生主题园林的营建,需结合现代设计新思路、现代景观的空间特质和景观功能需求,创建符合现代审美情结和审美意识的景观意境,充分利用现代景观元素和科技手段,使其赋予多元的景观内涵、独特的空间形式、愉悦的身心体验和心理感知。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化是形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本文以六盘水本地域的彝族文化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为主要对象,寻找六盘水本地域彝族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体现,提出彝族文化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建设地域的亲和性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在当下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中式住宅小区近期受到广泛关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结果。景观植物配置是"新中式"住宅小区整体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设计因素,是体现"新中式"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文化和理念的重要载体,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吸纳现代设计理念,才能赋予中式住宅小区的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新的生命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现代景观设计是自然与文化、形式与功能、生态与生命全面的融合。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们在寻找着崭新的、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景观设计之路。民族的设计必须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站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笔者解读中国传统造园的自然精神品评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价值,探索现代景观设计师应坚信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刘威 《乡村科技》2023,(5):107-1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要求随之提高,其不仅要具有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要表现出独特的文化意境。新中式景观风格正是在这种需求下演变而来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基于此,以北京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10C-21地块为例,探究新中式景观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其他居住区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景观园林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物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以我国景观园林中的水景观为例,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景观园林中水景观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指出在园林设计中,风景园林师需要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自有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体系,从而实现传统景观园林设计向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更新转变。  相似文献   

9.
古代传统的庄园文化与庄园景观对现代农庄景观设计有借鉴和启示作用。总结了古代庄园“隐逸文化”、山水田园文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和风水文化。分析了古代传统庄园景观的特点。最后从引导精神意境的提升、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以及生产多功能与园林化环境相结合三个方面,归纳了中国古代传统庄园文化及园林景观对现代农庄景观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选昌  高麟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02-16904,16932
阐述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指出乡土文化作为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大融合过程中逐渐被消解和淡化,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依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作为基垫,因此,强调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校园的功能性、文化性、生态性特点,指出校园作为知识和意识的集散地,对社会意识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对乡土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作用,因此校园景观的营造意义重大。以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突出其对乡土"物"的表现、"事"的表达、"意"的传达,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视角,结合文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对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与保护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校园景观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校园景观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与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11.
马贝娟  张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54-20155,20173
从景观设计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述了为创造独具魅力而富有永恒生命力的现代景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重要性。最后对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城市入城口景观设计工程项目的分析,透射出尊重传统文化,延续地方的历史脉络,展示区域特色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现代有特色的有新意的城市景观层出不穷,可是具有文化底蕴的并不多,设计创新与地域文化并不冲突,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城市来说,如果能够把文化与地域特色这一面用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是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娄底市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指导思想、景观形象布局等方面对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以自然和谐为主旨,将功能与审美、行为与心理、生态与文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布局,巧妙的构思,才能创造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景观设计相比,农业景观有其独特的设计特点、策略和方法。本文基于空间场景化视域指出在农业景观设计中通过以空间场景化为目标的设计手法,将各种农业景观要素有机融合,成为审美对象,才能实现农业外在特征和内在特性在空间场景中的表征,塑造出独特的农业景观文化与艺术内涵。通过对乡村农业景观与城市农业景观两方面的具体剖析,分析了农业景观推进绿色生态、强化地域特色、尊重农业生活注重农业规律、景观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的设计理念,并探讨农业景观的设计要点。指出景观设计工作者应当不断的探索农业景观的设计方法,为乡村和城市提供更多的优秀设计方案,利用好专业特长与优势,为城乡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河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当地生态格局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在对基于地域特征的城镇河道景观设计的研究下,以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闽南古镇——岵山镇金溪河景观设计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现状资源,立足古镇独特的地域特征,剖析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丰富多彩的闽南传统文化渗透到现代滨水景观中,让金溪河景观的设计充分继承闽南的历史文化元素,并结合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以新的姿态展现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公路沿线地区地域文化的延续和历史文脉的传承,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独具地方特色的公路景观。本文探讨了有关公路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的理论及方法,简述了当前地域文化应用于公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地域文化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方法,分析了如何在公路景观的不同构成元素上表现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景观序列组织了一系列景点,而景点是传递住区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以景观序列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其"起承转合"空间序列组织结构,并对中国传统"凤"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进行了探讨。以柳州市"国信.凤起新都"商住小区三期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如何通过采用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组织结构,将"凤"文化融入到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植物空间的营造中,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适应,在对景观的审美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以前大量的欧式建筑被设计师延用,这一现象导致了景观过于单一,并且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相符。经过了几年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碰撞,新中式景观诞生了并且备受人们的青睐[1]。新中式景观赋予了我国的园林景观以往的文化内涵,不仅从根本上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现代技术与材料进行景观设计,将古典园林风格用现代手法表现出来。在美学上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在经济上比较符合大众需求,生态意义上可以采用环保节约型材料,适应了当代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新中式园林景观在以后的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汤振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90-7893
公路景观设计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公路景观概念和空间特征的阐述,以美国I-15公路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与沿线景观协调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说明公路景观设计应与沿线景观格局、景观特征、地域文化等方面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