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确定大豆萌发期模拟干旱最适PEG-6000溶液浓度,筛选出抗旱种质资源,选用4份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设置3个浓度PEG-6000溶液(12%、16%、20%)进行萌发期模拟干旱处理。利用浓度为16%PEG-6000溶液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干旱胁迫,以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鲜质量为鉴定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6%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效果最好,胁迫组发芽率、胚根长、胚根鲜质量的平均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胚根鲜质量的抑制程度最高;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鲜质量3个鉴定指标均与平均隶属函数值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胚根长与平均隶属函数值相关系数最大(R=-0.979);利用隶属函数法将70份大豆种质资源分为5个等级,其中抗旱型大豆品种3份,较抗旱型8份。本研究确定了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的最适浓度,筛选出11个抗旱和较抗旱型品种,为大豆抗旱品种筛选提供方法参考,也为抗旱品种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4个烤烟品种种子萌发和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评价。在正常供水和1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测定了种子发芽特性及幼苗生理生化等指标,将各性状在正常供水与干旱胁迫下测定值的比值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4个烤烟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云烟87毕纳1号黔西1号韭菜坪2号。  相似文献   

3.
了解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节水新品种系的抗旱性,有利于小麦推广和在育种中的应用。以50份近年黄淮旱肥地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15%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抗旱性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与其苗期抗旱性显著相关;50份材料分为4类,分别为4份高抗旱型种质(D值为0.8255~0.9980),10份抗旱型种质(D值为0.6516~0.7270),28份干旱敏感型种质(D值为0.4941~0.6354),8份干旱高敏感型种质(D值为0.3079~0.4676);相较于平均隶属函数值评价抗旱性,采用D值大小评价并结合最长距离法系统聚类分析,可以比较合理、直观地呈现分类结果。据此,实验明确了在15%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苗高可以作为评价苗期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区分了50份不同品种系的抗旱性,可为抗旱节水品种选育、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出谷子萌发期抗旱性相关指标,分析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内在抗氧化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为筛选和培育适宜新疆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提供参考。【方法】用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萌发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CAT和GR的活性。【结果】(1)干旱胁迫下,受试品种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芽鲜重、芽干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发芽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蒙丰谷7号等几个品种的根芽具有促进作用。(2)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将15个谷子品种的抗旱性划分等级,其中强抗旱型品种5个、中度抗旱型品种4个、干旱敏感型品种5个、干旱极敏感型1个。(3)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谷子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GR活性均有所上升,且耐旱性品种本身抗氧化酶活性就比较高且在干旱胁迫下维持较高水平。【结论】蒙丰谷7号的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得到一个在芽期对小麦抗旱品种合适的鉴定指标。【方法】以6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在小麦芽期进行胁迫处理,观察小麦胚芽鞘、茎秆长、主胚根长等性状,同时结合大田干旱处理,分析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在大田干旱胁迫的条件下,产量组成性状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具有相对较高的产量和抗旱指数。在不同浓度的PEG-6000渗透溶液胁迫下,芽期各性状的变化率的趋势表现为胚芽鞘茎秆长主胚根长。【结论】胚芽鞘对水分胁迫较敏感,而且抗旱性强的品种胚芽鞘长,与抗旱指数具有一致性,可将胚芽鞘作为芽期鉴定抗旱品种的可靠性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评价PEG模拟干旱胁迫下10个藜麦品种的萌芽期抗旱性。【方法】采用5%~30%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结果】低浓度PEG-6000对藜麦种子萌发及根长具有促进作用,对茎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PEG-6000浓度增大,所有抗旱指标均下降。【结论】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强弱顺序为:YL2>YL1>YL7>YL3>YL9>YL5>YL10>YL6>YL8>YL4。为较好的反映藜麦品种在不同胁迫程度的耐受能力,将10个藜麦品种划分为三个抗旱级别:YL1、YL2、YL7为强耐旱品种; YL3、YL9为中等耐旱品种;YL4、YL5、YL6、YL8、YL10为弱耐旱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出能够评价亚麻品种抗旱性的适宜PEG-6000浓度,研究造成亚麻种子抗旱差异的原因,为亚麻旱地栽培及抗旱育种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不同的PEG-6000浓度(0、5%、10%、15%、20%、25%、30%)模拟干旱对15种亚麻种子进行胁迫,记录发芽势、发芽率等七个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亚麻种子吸水率、千粒重与抗旱性相关性。【结果】 5% PEG-6000胁迫下,除Atalante外,其余品种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在发芽率、芽长和全长这三个指标中,20% PEG-6000浓度胁迫下,各品种数据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处理下,48 h内的种子吸水率均与亚麻抗旱性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浓度PEG-6000溶液对亚麻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20% PEG-6000浓度为评价亚麻抗旱性的最适浓度;种子吸水率为影响亚麻抗旱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PEG-6000胁迫对8份蚕豆品种的种子萌发、幼苗发根力和抗旱能力进行研究,为蚕豆抗旱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渗透势:-0.09、-0.24、-0.43、-0.66、-0.85、-1.20MPa的PEG-6000溶液(质量分数为5%、10%、15%、20%、25%、3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干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PEG胁迫对部分蚕豆品种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降低,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受到抑制。【结论】15%PEG-6000浓度为合适的模拟干旱胁迫条件,PEG-6000质量分数越大,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发根力的抑制作用越强。经隶属函数法分析蚕豆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青海13号>尕大豆>临蚕9号>马牙>青蚕15号>临蚕6号>青海12号>青蚕14号。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是贯穿小麦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限制因子,抗旱性研究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础。本项研究利用5%、10%、15%、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12个小麦品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处理能提高9611、2003/22、501、偃4100和2003(73)的发芽率,而5%PEG-6000处理能降低051287、9612、00-482、9711、986、520和527发芽率;5%、10%PEG-6000处理促进了9611、2003/22、501、偃4100、2003(73)、9711、986和527的初生根和次生根伸长;PEG-6000浓度高于10%能抑制所有小麦品系胚芽的伸长。可见,不同小麦品系的种子萌发对PEG-6000处理存在明显的性状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初步筛选对干旱胁迫非敏感品系,为小麦杂交育种提供候选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虎  刘学义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06-108,112
黄淮海地区2021份大豆品种资源在甘肃敦煌(年降雨量不足50mm)田间进行抗旱性鉴定,从中随机抽取100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资源,进行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二粒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和植株高度6个性状受干旱影响较大,表现型相关系数较小,可作为综合评定抗旱性的指标。同时,采用修改的抗旱隶属值法对10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分级,其中,一级抗旱材料3份,二级抗旱材料15份,三级中间材料63份,四级干旱较敏感材料18份,五级干旱敏感材料1份,且呈正态分布,符合抗旱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鉴评张家口地区主栽常规谷子品种和杂交谷子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8份主栽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芽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非PEG胁迫(CK)下,各品种的发芽特性不一致,常规谷子较杂交谷子的种子萌发期短;(2)低浓度PEG(5%)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部分谷子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之后随胁迫加剧,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也随之加剧,各项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3)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8份谷子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张杂谷5号抗旱性最强,小质小红谷和张杂谷10号次之,张杂谷3号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曹凤娇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1-12433
[目的]研究聚二乙醇(PEG)对黑麦(Secale cereal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黑麦种子耐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黑麦种子萌发进行胁迫。[结果]当PEG浓度为5%时,黑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根鲜重、苗鲜重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当PEG浓度为10%时,各项指标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当PEG浓度为20%时,黑麦种子不发芽。[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黑麦种子抗旱性及黑麦的栽培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0%聚乙二醇(PEG)溶液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12个豇豆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结果表明,20%PEG作用下,除鄂豇豆12号发芽势提高3.9%外,其他供试豇豆品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萌发期豇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2个豇豆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各品种豇豆耐旱级别分别为:1级(耐旱型)为天德一号,2级(较耐旱型)为碧园春贵、鄂豇豆12号,3级(中间型)为海亚特、扬研8号、柳风、扬研2号、柳翠,4级(干旱较敏感型)为早翠,5级(干旱敏感型)为美国地豆、紫魁、矮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谷子萌芽期的影响,筛选抗旱谷子新品种及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指标,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生理特征变化影响,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对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筛选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来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萌发抗旱指数为标准指标,15个品种谷子萌发期抗旱性基本可以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分别是陇谷10号、长生07、晋谷21号;抗旱性弱的2个品种是济谷20号、长生1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SOD活性在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中值最大,在抗旱性较弱的2个品种中值最小;SOD活性升高值与萌发抗旱指数显著正相关,而POD和CAT活性升高程度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与萌发抗旱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在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中,谷子抗旱的标准指标是萌发抗旱指数,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首要指标为活力抗旱指数和相对发芽率,次级指标则是相对发芽势,参考指标为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谷子萌芽期的影响,筛选抗旱谷子新品种及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指标,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生理特征变化影响,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对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筛选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来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萌发抗旱指数为标准指标,15个品种谷子萌发期抗旱性基本可以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分别是陇谷10号、长生07、晋谷21号;抗旱性弱的2个品种是济谷20号、长生1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SOD活性在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中值最大,在抗旱性较弱的2个品种中值最小;SOD活性升高值与萌发抗旱指数显著正相关,而POD和CAT活性升高程度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与萌发抗旱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在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中,谷子抗旱的标准指标是萌发抗旱指数,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首要指标为活力抗旱指数和相对发芽率,次级指标则是相对发芽势,参考指标为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下DCPTA对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15%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DCPTA)对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芽试验5组处理为:清水(CKA1)、15%PEG-6000溶液(CKA2)、0.5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1)、1.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2)、1.5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3)。苗期实验5组处理为:清水(CKB1)、15%PEG-6000溶液(CKB2)、2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1)、5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2)、8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3)。发芽实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DCPTA处理促进了种子萌发,使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胚根干重、胚芽干重、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贮藏物质运转率显著增加,且1.0mg/L DCPTA处理显著改善了种子的萌发特性。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喷施DCPTA增加了玉米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Fo和Fv/Fm值,并且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5组处理相比大致趋势为清水处理80 mg/L50 mg/L20 mg/L0mg/L,喷施80 mg/L DCPTA处理明显改善了幼苗的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