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型水母暴发已经成为造成海洋生态灾害的突出问题,秦皇岛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渔业产出城市,近岸海域的水母暴发已经对旅游业和渔业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减少水母暴发引起的海洋灾害性事件。本文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危害进行了概述,对水母暴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母暴发防治对策,以期为预防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大型水母暴发成为海洋灾害性事件的又一重大问题,水母监测已经作为海洋监测工作的重点监测内容。要避免水母暴发,减少水母暴发带来的负面影响,监测和捕捞只能治标不治本。挖掘水母利用价值,提升水母利用率,才是预防水母暴发的有效措施。本文对秦皇岛近海海域水母种类进行了综述,对水母暴发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对水母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提升水母利用价值、减少水母暴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黄海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及其可能成因浅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根据东海区拖网调查结果以及对海上捕捞渔民的走访调研,初步分析了东、黄海大型水母的种类组成、生活史规律以及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且从海况特征、渔业资源发生量等方面探讨了水母暴发的可能原因,认为大型水母的暴发与全球海洋环境特征变化有关,应从大海洋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和研究大型水母的发生和消长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型水母(沙海蛰、海月水母)暴发作为海洋生态灾害现象,已经引起国际上高度关注。大型水母暴发对海水浴场、滨海电厂的安全运行、海洋渔业造成严重危害。2013年7-8月对秦皇岛近海大型水母进行调查,发现大型水母种类主要为海月水母、沙海蛰、海蜇;随着气温升高,密度急剧增加,沙海蜇密度达到3×104 inds/km2、最大伞径达100 cm ;海月水母密度达到1500×104 inds/km2、最大直径30 cm ,较大密度区域与沙海蜇高度重合;而海蜇数量极少,仅在个别航次监测到零星个体。通过研究分析,造成秦皇岛大型水母暴发的原因主要有温室效应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特殊的地理和海洋生态环境提供适合水母生长繁殖的空间、螅状体集体萌发、随外海洋流漂移。针对现状以及造成的危害,我们认为应加强秦皇岛海域大型水母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沙海蜇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利用,加强应急处置措施(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科普宣传、增设防护网具、完善蛰伤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型水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东海北部及黄海海域发生大型水母连年暴发的现象,海域生态严重恶化,引起政府及研究部门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大型水母暴发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并列举了大型水母暴发的成因;对国内外大型水母生活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建议模拟海洋环境即在各种环境因子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大型水母的生活史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温度及饵料丰度对大型水母生长发育各阶段影响的研究可以补充完善沙海蜇的暴发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天气条件对北戴河近岸海域水母暴发的影响,记录了2019—2021年北戴河气温及水母暴发期光照和降雨情况,结合水母暴发期的水母日捕捞量分析得出:气温是水母暴发重要的诱因,自然光照对水母暴发影响不显著,降雨对海月水母(A urelia aurita)和沙蜇(StomoloPhus meleagris)暴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引入近岸海水进行水产动物苗种培育时,常常会出现水螅体和水母暴发,给苗种培育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为探究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的有效防治途径,结合现有研究和在杭州湾地区的水产动物育苗实践,对杭州湾半咸水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的影响因素(水源、温度、饵料、食物链、盐度和水质等)、水母暴发对育苗的影响(生产成本、生产风险)、常见暴发种类和应对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抑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海滨城市,近年来水母灾害频发,给沿岸浴场、滨海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严重制约了当地海洋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提高秦皇岛海域水母灾害应对能力,本文从水母灾害的发生现状、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多发区域、致灾原因等方面,对秦皇岛海域水母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2011,(4):35-35
针对全球性水母暴发对渔业和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显现,中国2011年1月15日在青岛启动"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效应"计划。  相似文献   

10.
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ninouye)暴发与海洋生态之关联性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霞水母在我国东黄海水域大范闱暴发已成为一大公害.弄清其暴发原因是治理的基础。本文在对霞水母繁殖、生长,发育习性分析基础上,提出引发霞水母灾害的四方面致因:1、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导致其住生态系统中的种间竞争损耗率降低;2、中上层低值鱼类资源量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海域巾小型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大幅升高,为霞水母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3、夏季休渔制度的实施,减少了捕捞活动干扰,为霞水母生长、发育创造了平静的海域环境;4、霞水母捕捞数量相对较少.其资源数量呈强势增长据此,就治理对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近岸海域生物灾害及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伦  宋广军  姜冰 《水产科学》2017,(1):118-124
正海洋生物灾害为一种或几种海洋生物数量过度增殖引起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1-4]。辽宁省濒临黄海与半封闭的渤海,大陆岸线长2110km,近岸海域面积68 000km2,近些年海洋生态灾害在我国沿海频繁发生,为了掌握辽宁省的海洋生物灾害发生现状,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系统地论述了赤潮、褐潮、绿潮、水母和外来种入侵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分布现状,探讨了辽宁海洋生态灾害发生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海洋生态灾害管理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渤海、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相继出现了大型水母灾害的现象。对水母灾害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防御灾害发生和减轻灾情。目前,我国关于水母灾害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灾害的快速检测已取得进展,但水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总体尚不成熟。因此,加强水母灾害形成机理和漂移路径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2019年-2021年7月-8月北戴河近岸3海里范围海域水母暴发情况进行监测巡视及捕捞,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北戴河近岸海域水母种类主要有海月水母、沙蜇、海蜇、白色霞水母四类.近三年来海月水母暴发期缩短,捕捞量有减少趋势,白色霞水母暴发期较长,捕捞量逐年增加,成为水母捕捞重点防治对象.水母总捕捞量20...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未达标直接排人大海,造成海水污染,沿海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打击。据报道,近些年我国沿海城市水母暴发呈上升趋势。水母暴发常常与海水污染、富营养化、生态失衡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洋大型水母生态灾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技术。离岸海域,性未成熟的大型水母可使用绞碎装置进行处置,当水母生物量5kg·m~(-3)时对水质基本无影响,5~73kg·m~(-3)在绞碎3d后水色可恢复清澈,7d后水质各指标可恢复正常。针对海水浴场和工业取水口等近岸海域采用本文设计的水母收集系统理论可行。依据潮流动力学设置拦截网具,将收集到终端的大型水母依据生物学特点,利用气泡将其悬浮,最后收集到水母渠进行药物杀灭。该系统既避免了因盲目打捞造成截断触须对游客的伤害,又可达到根除水母后代效果。浓度0.3×10~(-6)的"海鞘清"在24h内可杀灭水母,对其他生物基本无影响,对于水交换条件较好的海域,本文认为使用低于3×10~(-6)"海鞘清"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霞水母的大范围暴发不仅严重影响了张网等渔业的作业,而且对沿海海域造成了生态危机。利用机械手段代替手工方法实现霞水母的加工、开发,不仅可提高渔民的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霞水母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海蜇加工原理基础上,通过设计、开发霞水母切丝装置、脱水装置,实现了霞水母去污与清洗→机械切丝→机械脱水→腌制→装箱上市的加工工艺。实验表明,机械加工霞水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12月底以来,受持续低温影响,潍坊北部沿海海域出现海冰,是4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此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长、结冰范围大、冰情严重、影响面广,对当地海洋与渔业经济造成具大损失,特别是对滩涂底播贝类的影响。潍  相似文献   

18.
有报道指出,全球变暖和过度捕捞导致水母暴发。但美国国家生态学分析与综合研究中心(NCEAS)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表明,水母暴发还没有任何确凿的科学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东、黄海大型水母及其调查监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东、黄海出现的大型水母的主要种类,并阐述了近年来影响渔业生产的有害水母的发生、移动和分布情况,简要分析了其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12月底以来,受持续低温影响,潍坊北部沿海海域出现海冰,是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此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长、结冰范围大、冰情严重、影响面广,对当地海洋与渔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