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农艺农机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具有蓄水保墒、提墒、增温、防草、抗旱、增产等特点,是特别适合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的一套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与三垄栽培技术相比用种量降低25%,除草剂用量减少40%,产量提高30%以上,比其他普通栽培技术增产2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整地1.1选地。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适宜选择有深松基础、排水及渗透性良好,土壤肥力中等的平川地,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优势,并介绍了大豆行间覆膜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与整地、提高覆膜质量、测土平衡施肥、种子处理与播种、化除、中耕、揭膜、及时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精细整地 1、选地:覆膜玉米选地最忌低洼地,由于低洼地含水过多,地温低,速效养分释放慢,影响玉米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易贪青晚熟。选茬时要求选肥力较高,土壤肥沃茬口。如玉米茬、土豆茬等,茬口尽量干净。  相似文献   

4.
1选地及茬口 1.1选地西瓜栽培应选向南朝阳的岗地或平地. 1.2选茬西瓜最忌重茬和迎茬.谷子、糜子、玉米、小麦茬口最好;高粱、马铃薯、茄果类、葱蒜类茬较差;甜菜、向日葵、瓜类茬口最好不选择.  相似文献   

5.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勤得利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豆单产再上新的台阶,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两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强,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收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覆膜,提高地温,抢夺积温,利用晚熟创高产的一项实用技术。一、精细整地1、选地:覆膜玉米选地最忌低洼地,由于低洼地含水过多,地温低,速效养分释放慢,影响玉米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易贪青晚熟。选茬时要求选肥力较高,土壤肥沃茬口。如玉米茬、土豆茬等,茬口尽量干净。2、整地:地膜覆盖玉米整地时,最好采取秋季深松整地,深松深度在25-30公分左右,使土壤疏松,垄型均匀一  相似文献   

8.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  相似文献   

9.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即在上一年秋整地、施肥的基础上,选用优质适宜品种、平地播种不起垄,然后用六行或八行大豆覆膜机械将地膜覆在苗带与苗带之间,而不是直接覆盖在苗带上,易操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各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  相似文献   

11.
一、栽培技术 1、选地 (1)选地.选择土地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2)选茬.选择麦类、豆类、瓜果,马铃薯地为好.不得重茬或迎茬.其次为玉米等茬口.要求实现5年以上轮作,禁忌五年内重迎茬种植,同时禁止在施用绿黄隆、豆黄隆、普施特或其它超常量施用农药及除草剂的茬口上种植甜菜.  相似文献   

12.
大百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选地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土壤通透性好,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辣椒,尽量避免重茬、迎茬和其他茄科作物做前茬,避开长效除草剂莠去津、咪草烟、氟磺胺草醚残留的茬口。二、整地覆膜栽植辣椒地块最好进行耕翻,不能耕翻的也要刨净茬口。整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施底肥后,做小高畦,畦宽90厘米,畦间沟宽30厘米,扣幅宽90~100厘米地膜,畦面两侧栽"拐字/苗",这种方法适应沙质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选地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土壤通透性好,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辣椒,尽量避免重茬、迎茬和其它茄科作物做前茬,避开长效除草剂莠去津、咪草烟、氟磺胺草醚残留的茬口。二、整地覆膜栽植辣椒地块最好进行耕翻,不能耕翻的也要刨净茬口。整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施底肥后,做小高畦,畦宽90厘米,畦间沟宽30厘米,扣幅宽90~100厘米地膜,畦面两侧栽"拐字"苗,这种方法适应沙质  相似文献   

15.
棉花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播前准备1.1品种的选择选择特早熟短季棉品种,如中棉42号、辽棉17号等品种。1.2选地、选茬棉花对土地和茬口的要求不很严格,但最好选择土壤肥  相似文献   

16.
曹君 《吉林农业》2003,(4):15-15
1、选地选茬: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透气的沙壤土为宜。前茬以小麦玉米茬口为好,且不可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茬口的地块。2、品种选择及播前处理:选择质量合格的脱毒种薯,如“东农303”、  相似文献   

17.
颜廷林 《新农业》2012,(15):50-52
一、选地整地1.选地选择生态环境和地势适宜,不易发生水灾的地块。土壤结构通透性好,并远离交通干道和厂矿,确保附近无污染源。在栽培区域内选地势较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地种植。可利用平地、山坡地种植外,也可利用果树行间,幼林行间种植。土壤以黑钙土、草甸土、黑土、暗棕壤及砂土均可。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针对目前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以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墒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大豆行间覆膜技术采取平播(或起垄)覆膜,膜外侧播种的栽培措施,苗带为单行精量点播,膜内施肥。大豆苗期机械中耕管理,只采取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  相似文献   

19.
一、选地、整地1.选地。玉米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具有需水、需肥量大、耐涝性较弱的特点。因此,种植玉米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才能使玉米生长良好。玉米对茬口的要求虽不十分严格,但在茬口上最好选择大豆、马铃薯、玉  相似文献   

20.
<正>一、选地、整地1.选地。选择平岗地,排水良好,最好是麦茬、玉米茬,避免重迎茬。2.整地。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要求对麦茬等没有深松基础的实行深松;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础的采用耙茬或旋耕。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5-18厘米,旋耕深度14-16厘米。质量要求整后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达到播种状态。大豆垄上行间覆膜的整地要在伏秋整地后,秋起1.3米的平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