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艳  赵景玮 《植物保护》2006,32(1):93-95
组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排除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寄生蜂对3龄幼虫的寄生作用是影响种群动态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若排除所有天敌的作用,美洲斑潜蝇种群将比有天敌存在时增长5.1倍。  相似文献   

2.
寄主植物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寄生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菊芬 《植物保护》2003,29(1):45-46
通过对云南地区豇豆、丝瓜和番茄叶上的美洲斑潜蝇幼虫期寄生蜂调查 ,结果发现 ,美洲斑潜蝇幼虫的寄生蜂有丽灿姬小蜂、黄潜蝇釉姬小蜂、点腹灿姬小蜂、底比斯釉姬小蜂、异角亨姬小蜂和姬小蜂 6种。这些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均以作物生长前期最低 ,后期最高。对豇豆叶上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为15.24%~35.16% ,以黄潜蝇釉姬小蜂为优势种 ;对丝瓜、番茄叶上美洲斑潜蝇的寄生率分别是 18.88%~42.36%、24.40%~50.55% ,均以丽灿姬小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省南美斑潜蝇及其主要寄生蜂潜蝇姬小蜂和潜蝇茧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南美斑潜蝇在昆明关上菜区于 4、7、10月出现 3个高峰。潜蝇姬小蜂在春季蚕豆上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潜蝇茧蜂在秋季大棚内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大棚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这两种寄生蜂对作物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 ,潜蝇姬小蜂在春季的蚕豆、豌豆和芹菜上种群数量较高 ,潜蝇茧蜂在秋季的莴笋上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广东美洲斑潜蝇主要寄生蜂种类及习性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记述广东美洲斑潜蝇已鉴定的主要寄生蜂5种,即异角姬小蜂,底比斯釉姬小蜂,冈崎灿姬小蜂;丽灿姬小蜂和甘蓝潜蝇茧蜂。其中以底比斯釉姬小蜂和冈崎灿姬小蜂为优势种。文中附5种寄生蜂检索表,以助识别。一般情况下,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的寄生率为15% ̄20%,在不受化学杀虫剂的干扰下,自然生率可高达47.2% ̄68.4%,对美洲斑潜蝇种群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进行了0.9%阿维.印楝素乳油对豇豆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及对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9%阿维.印楝素乳油1200、1500倍液和对照药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药后3、7、10d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3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寄生蜂复合种群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9%阿维.印楝素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药后10d调查,其寄生率分别为4.6%、13.1%、3.9%,分别只达到对照寄生率的17.9%、51.0%、15.2%。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泰安地区美洲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李照会等 《昆虫天敌》2002,24(4):170-174
近3年以来,笔者对山东省美洲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种群的季节性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在泰安灌庄菜区露地栽培蔬菜上于7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出现两个发生高峰,寄生峰的种群高峰则在7月下旬和9月末。春末夏季 初以异角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rnis(Girault)为主,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以丽潜蝇姬小Neochrysocharis formosa Westwood和绿凹面姬小蜂Chrysochauis pentheus(Ualker)为主。在寄生蜂发生盛期,应注意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曾玲  吴佳教 《昆虫天敌》1999,21(3):113-116
本文对广东菜区美洲斑潜蝇Lirionyza sativae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及寄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常见的美洲斑潜蝇寄生蜂有5种,其中以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ris rentheus和冈崎釉姬小蜂Chrysonotomyia okagakii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检疫性斑潜蝇寄生天敌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5年发现检疫性斑潜蝇以来,迅速蔓延至全省9个地州市。随着斑潜蝇的发生,其天敌数量随之上升。1996年一些地区在室内饲育南美斑潜蝇时,发现一种蛹寄生蜂,经专家鉴定为潜蝇茧蜂(Opius spp.),为摸清天敌种类和寄生率,在有关县进行饲育,结果发现全省斑潜蝇的寄生天敌资源丰富,种类多,寄生率高。全省共寄30余批次天敌给中国农科院专家鉴定,目前已知种类4种,以潜蝇茧蜂为主,姬小蜂类为次。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季节,寄生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马缨丹(Lantana camara、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和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乙醇提取物以及机油乳剂对美洲斑潜蝇两种主要寄生蜂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iris pentheus((Walker)和丽潜蝇姬小蜂Neuchrysocharis formosa(Westwoo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上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上述两种寄生蜂的成、幼蜂无毒杀作用,对底比斯釉姬小蜂和丽潜蝇姬小蜂的寄生行为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不同的生态控制措施(施用马缨丹Lantana camaraL.乙醇提取物、施用机油乳剂和释放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种群动态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喷施马缨丹乙醇提取物(浓度为1gDW/100mL)和机油乳剂(300x),释放寄生性天敌各处理区中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76、0.252、和0.377,表明这几种控制措施对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为82.4%、74.8%和62.3%。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的生态控制系统,在田间评价了自然控制因子与人工控制措施联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高峰期施用马缨丹乙醇提取物(1gDW/100mL)和机油乳剂(300x),在幼虫高峰期释放寄生蜂(2000头/100m2),处理后美洲斑潜蝇的种群趋势指数I值小于1,表明可以达到控制美洲斑潜蝇种群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在试验玻璃筒中同时接入两种斑潜蝇各1♀1♂,置于不同温度(18、25、30℃)下培养,观察两种斑潜蝇子代的化蛹数、成虫数及羽化率.结果显示,18℃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仅为(0.4±0.3)头,显著低于南美斑潜蝇的(2.5土0.7)头;25℃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7.6±3.0)头,稍高于南美斑潜蝇的(4.3±2.0)头,但不存在显著差异;30℃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为(18.0±2.9)头,而F1代中无南美斑潜蝇成虫.说明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的种间竞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技术在斑潜蝇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斑潜蝇是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等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尤其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的入侵,给我国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带来重大损失。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特征对斑潜蝇进行鉴定极易混淆,更难进行地理分布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为解决斑潜蝇遗传及鉴定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概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斑潜蝇的分子鉴定、地理分布及传播途径、种群遗传分化及种间杂交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福祥  李永坚 《植物检疫》1998,12(6):326-329
本研究对爱福丁、阿巴丁、绿菜宝、农地乐等14种农药在大田中防治美洲斑潜蝇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爱福丁、阿巴丁、灭虫灵、农地乐、绿菜宝、双齐乳油、灭蝇蛾等农药对斑潜蝇的控制效果好;农哈哈在山东及华北地区、绿保素在西南地区、杀虫双在华南地区对斑潜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斑潜蝇属(Liriomyza),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果蔬贸易的快速发展,斑潜蝇类害虫传入大陆地区的风险明显增加,植物检疫部门急需该类害虫的快速鉴定技术和方法。本研究针对我国进境检疫性害虫三叶草斑潜蝇(L.trifolii),在检测和检索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序列并与其近缘种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相同基因序列比对的基础上,设计并筛选了其种类识别特异引物,初步实现了三叶草斑潜蝇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5.
南美斑潜蝇寄生蜂种类及保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的寄生蜂种类及其保护利用研究进展,可供南症状斑潜蝇天敌的引进、保护和利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浸叶法测定了美洲斑潜蝇幼虫对11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齐墩螨素对美洲斑潜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仅为0.0818mg/L,其次是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美洲斑潜蝇对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灭多威和丁硫克百威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美洲斑潜蝇幼虫寄生蜂两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美洲斑潜蝇幼虫寄生蜂两种,分别为丽潜蝇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Westwood)、横柄金色潜蝇姬小蜂Chrysocharis crassiscapus(Thomson),前者为当地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
董慈祥  李福亮 《植物检疫》1999,31(6):331-333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美洲斑潜蝇在茄子、豆角田空间分布起先了系统研究,测定结果呈聚集分布,为田间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