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江苏无锡2007年发生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以来,水环境治理这一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河长制"这一概念也被各省、市引用。截至目前,除个别省、市对于"河长制"尚未规定相关地方性政策文件外,我国大部分省、市对于"河长制"均做出了相关规定。本文拟从"河长制"的概念出发,通过梳理我国有关"河长制"的相关法律文本,在提出当前"河长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同时,拓展与了解国外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未来我国水环境治理应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指出未来我国"河长制"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作为重要的考核管理手段,对推动生态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2013年以来南京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起了水环境"河长制"管理模式,该文结合南京市实际,总结回顾"河长制"管理情况,同时指出现状存在问题,并为今后"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环境大背景下,河长制被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具有行政性和高效率新的水环境治理模式,推行河长制对治理地方水环境是存在巨大效用的。本文专门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探讨该市目前推行河长制的具体政策思路,包括该市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针对水环境有效治理的相关做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4.
"河长制"作为当前水环境治理中一种行政机制创新,为各地政府在水环境治理的问题上带来了新的希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章以湖南省采用"河长制"进行水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分析其治理的过程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长制"是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的具有成效性、创新性及推广性的一项全新的治理水环境问题的制度。"河长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并不是凭空而生,是有诸多的法律依据与制度保障的,这项制度的产生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促进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河长制"的出现使得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和制度内生困境。通过对"河长制"的概述,分析"河长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河长制"进一步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临泽县河库水系交错,自然禀赋良好,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阐述了推行河长制的思路、措施和重点任务,阐明了推行河长制是扼制水环境恶化,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城市水环境质量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河长制的推行是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的体现,有效地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构建起了全新的共治体系。本文笔者首先对"河长制"进行概述,接着提出"河长制"长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具体途径,包括对水资源的保护,对水污染的防治,增强协调机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加强公开公示以及宣传引导等,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小河流的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冲突之下,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河长制应运而生。由于河流公共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早期的河道治理工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的目标责任制。随着治理经验逐渐丰富,河道外包已成为当下河长制发展升级的新路径。本文立足河道外包的实践案例,对比承包制、行政发包与公共服务外包的优劣,进而阐述环境服务外包对于河长制来说是一种新趋势、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当前时期,国内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工作受重视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使各地政府能够切实转变职能,职能部门能够有效履行职责,并构建起完善的共治体系,就要将河长制予以有效落实。文章主要对河长制落实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够促使河长制得到全面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临泽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要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实施河长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运行情况来看,河道划界难度大、农村河湖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为确保河长制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本文就临泽县推行河长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杰  王荣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6):193-197
明确了当前河长制议题新媒体报道失衡的原因来自于报道者受第三人效果影响,分析了当前农村居民新媒体使用习惯。面对环境议题报道,新媒体更应该做好农村议题的建构,把握好话语框架,从而实现公众对河长制等农村治理议题的有效参与,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长制是我国水环境保护治理的一项庞大立异之举。是联系地方群众与各级党政机关人员共同治理水环境的纽带。但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治理情况缺差强人意,大多数地区只是形式上的治理,并不能发挥河长制的真正效果,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峻,因此河长制的改善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7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法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河长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体系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修改后的法律增加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4种水生植物对海河蓝藻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了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苦草(Vallisnerian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4种在天津地区常见的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环境中构建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共培养系统,通过监测水体中蓝藻密度、叶绿素a、pH、溶解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蓝藻的抑制作用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均具有抑制作用,穗状狐尾藻、荇菜、黑藻、苦草对蓝藻的抑制率分别为70.09% 、67.52%、59.83%、58.12%,所在水体中叶绿素a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78.70%、81.49%、79.32%、65.77%,其中穗状狐尾藻和荇菜具有较好的抑藻效果.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pH、溶解氧、温度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海河水生态修复、蓝藻水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韦未  郭凤清 《北京农业》2012,(18):212-214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蓝藻的研究状况做一个总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的太湖蓝藻水华持续暴发,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2009年太湖南泉水域蓝藻发生过程中藻类群落组成的变化,并同步研究了蓝藻体内及其水环境中常量元素Ca、Na、Mg、K和Al元素浓度的周年变化,分析了三者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太湖蓝藻发生时间为6-10月,期间水温保持在20℃以上,pH值在水华发生后期可升高至9.8;水体中元索浓度依次为Na>Ca>Mg>K>Al,而水华蓝藻中元素浓度依次为Ca>K>Mg>Na>Al;藻体对水体环境中元索的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Al>K>Mg>Ca>Na.研究结果既为选择最佳物理除藻时期来有效降低湖泊中常量元素的负荷量,从而进行水华控制提供了支撑,也为今后将富含元素的水华蓝藻作为"生物矿源"加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无锡夏季蓝藻暴发期间打捞出的蓝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料,研究其作为有机肥施用的肥效.设置5个盆栽试验处理:2008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A)、2007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B)、新鲜蓝藻(处理C)、化学肥料(处理D)及空白对照(CK),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蓝藻发酵沼渣沼液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并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4 mg/kg,Vc含量相对于化肥处理有显著提高.施用蓝藻发酵液和新鲜蓝藻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提高.施用处理A和处理C土壤C/N比下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太湖水污染爆发,公众和国家都提升了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河长制,认真贯彻落实"一河一策",将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在"一河一策"的实施背景下,将水质实时在线监测与"一河一策"结合起来,实时动态地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各种参数,及时获得水体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信息并采取相应地手段,避免污染进一步扩大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1):161-162
2017年3月,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本文在分析重庆市河长制工作现状及推行中遇到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在河流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重庆市河长制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结合实际另辟蹊径,依托江南大学的学科优势,开拓出一条以点带面、深化加工、整合优势资源的道路。他们深挖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与科教提升的多赢局面。无锡的七月,骄阳似火。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湖滨村委会主任许健康,头戴草帽,沿着鱼塘边走了许久,汗水从草帽中流了下来,顺着他的面颊,打在衣衫上,湿了一背。七月正是蓝藻生长爆发的高峰期,一旦鱼塘爆发蓝藻,一年的努力就打了水漂。往年的蓝藻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健康。看着今年鱼塘里的水干净清澈,许健康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