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在林业生产中,无论是大苗还是小苗,裸根苗或是容器苗,经常用到打包技术,苗木打包的好坏对于苗木的运输与栽植至关重要,现将苗木打包技术总结如下:1需要打包的苗木类型主要包括二年生落叶松裸根苗、一年生山杏裸根苗、一年生桦树裸根苗、一年生沙棘裸根苗、二年生油松裸根苗、二年生樟子松裸根苗以及其它需要打包的苗木。有一些容器苗也需要打包,如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方法,对不同天气和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翅荚木苗木的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翅荚木蒸腾耗水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日耗水速率当年生苗木的大于一年生留床苗的;日最大耗水速率当年生苗木晴天出现在12:00--16:00,阴天出现在12:00--14:00,一年生留床苗晴天出现在10:00--14:00,阴天出现在10:00--12:00;控水条件下,土壤永久萎蔫系数当年生苗木为7.83%,一年生留床苗为5.95%;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03%时,当年生翅荚木枯死落叶,当土壤含水量为3.32%时,一年生留床苗严重萎蔫、枯黄.  相似文献   

3.
邹尚庆  李国雷  刘勇  祝燕  庞薇  蒋乐  史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10-11714,11740
[目的]研究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氮吸收和抗寒性的影响。[方法]对在生长期经过不同指数施肥水平10、40、80和120mg/株处理过的油松容器苗进行秋季施肥,设置4个处理水平0(对照)、12、24和48 mg/株,苗木在温室培育一个生长季并在翌年进行造林试验。[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为最佳处理,在40E-24处理下,N含量相比对照增加了15.9%,抗寒性在-20℃下更提高了95.2%,造林效果最佳。[结论]秋季施肥可有效提高苗木体内养分含量,抗寒性及翌年造林效果。但过量的秋季施肥(48 mg/株)并不促进苗木生长甚至有抑制或者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油松容器苗木质量的影响,设置了常规施肥、指数施肥、2倍指数施肥3种不同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下油松容器苗的形态指标及质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油松容器苗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与其他处理相比指数施肥有利于油松容器苗生长,可提高苗木质量,利于培育优质油松容器苗。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1年生油松播种苗为对象,在秋季苗木顶芽形成后采用~(15)NH_4~(15)NO_3肥料,以0、5、10、15 mg·株-1的施氮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秋季施氮处理下,油松苗木各器官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提升,且各个器官间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随秋季施肥剂量增大而提高,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茎、根、叶;油松苗木体内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谷氨酰胺、精氨酸、γ-氨基丁酸、脯氨酸。对于不同秋季的施肥处理,施氮水平越高各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越大,但种类不变;秋季施肥处理下,加载氮主要贮存为占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超过88%的谷氨酸族氨基酸与超过70%的中性氨基酸。综上,秋季施肥手段通过提高苗木体内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而提高苗木生理抗性,是解释秋季施氮提高苗木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用两种基质栽培狭叶四照花一年生幼苗,结果表明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有明显差异,且持续表现在二年生、三年生的苗木生长上.两种处理的苗木其苗高和地径以及生物量在当年差异最大,以后差距逐渐缩小.圃地苗的一年生和三年生苗木生物总量远高于沙床苗.一年生苗的茎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中所占比例最低,而三年生苗茎的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为研究对象,选择2种规格无纺布和2种黑塑料容器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季末测定容器苗造林前后苗木形态和养分状况,以期找到适合的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育苗阶段规格为10 cm×15 cm与10 cm×20cm的容器培育的苗木质量较高,4种处理的苗木形态指标及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其苗木养分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移植容器苗造林1年后,规格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的造林幼树地径最大,显著大于10 cm×15cm的无纺布容器,其在育苗阶段的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3.58 cm、6.28 mm、10.91 g·株-1,苗高、地径较林业行业标准LY1000-91容器育苗技术1-1型油松移植容器苗分别高出96%、109%。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油松移植容器苗最适处理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8.
在固原地区做春、秋两季移植油松苗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秋两季移植的油松苗在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秋季移植的油松苗表现出明显优势,生产中可推广秋季移植。  相似文献   

9.
油松容器苗猝倒病又名幼苗立枯病,是一种为害油松苗木比较严重的病害。本文针对油松苗木易发的猝倒病发病根源、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等特点,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油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进行了全面综合分析,提出从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苗木管理等多方面结合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油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晾晒失水时间的油松苗木进行含水量、生根潜力、相对电导率及晾晒后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苗木根系含水量越高,苗木活力越强,其造林成活率越高。经过0~7 d的晾晒,相对含水量从51.04%下降到17.40%,苗木平均相对电导率从17.40%增加到49.0%,平均新根生长点数从24.3个·株-1下降到2.3个·株-1,造林成活率从77.78%降低到33.33%。在起苗、贮藏、运输过程中应作好苗木保护,特别是根系水分的保护。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吕月玲等油松苗木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底部渗灌下容器类型及规格对油松根系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底部渗灌条件下最适合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容器苗生长的容器类型及规格,对容器苗底部渗灌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完善油松容器苗的培育技术。试验采用嵌套式试验设计,以油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设置硬塑料容器(HPC),无纺布容器(NWC)和黑色塑料容器(BPC)等3种容器类型各2种规格,通过对油松苗根系主根长、生物量、径级分布等形态指标以及不同容器耗水规律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容器类型及规格对苗木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底部渗灌条件下,利用硬塑料容器培育的油松苗主根长为15.56 cm,而黑色塑料为23.93 cm,远超容器长度,造成窝根现象严重;硬塑料容器(0.15 g)和黑色塑料容器(0.17 g)苗木的主根干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无纺布容器(0.13 g,P0.05);硬塑料容器下苗木细根(0.00mmD0.50 mm)发育最好,其根系累计长度、根累计表面积和根累计体积分别占比为71%,52%和29%,且长规格硬塑料容器明显促进细根的生长;硬塑料容器最有利于根部氮磷钾的积累。同时,底部渗灌期间,硬塑料容器耗水量最少,仅为391.95 m L·株~(-1)。综上所述,底部渗灌条件下,长规格硬塑料容器(3.80 cm×21.00 cm)最有利于油松播种苗根系的生长,细根更发达,有利于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对今后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园林绿化苗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传统林业逐步向现代林业转变,商品林的经营理念开始多元化、市场化,商品大苗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根据商品林发展要求和油松生物学特性,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降低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苗木培育周期,加快苗木市场运行,最大程度地实现山地油松苗木的绿色经济效益,笔者对山地油松商品大苗的培育和移栽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讨,  相似文献   

13.
晾晒对油松侧柏苗木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晾晒使苗木失水,失水引起其根系活力降低。在试验条件下,侧柏苗木水势与栽植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呈显著线性关系,油松苗木水势与栽植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则符合方程Y=A+B/X的变化规律。供试苗木保证造林成功的水势临界值应分别高于:油松苗-0.45Mpa,侧柏苗-1.50Mpa。  相似文献   

14.
油松大苗移植及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东  黄小军  平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28-128,184
为了在短期内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城市绿化一般选用较大规格的苗木,这就需要大苗的移植和培育。以油松为例,探讨了山地绿化苗木的选择、起运、栽植及管理造型等关键技术,以期为油松大苗的人工移植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松侧柏苗木抗旱特性初探   总被引:20,自引:14,他引:20  
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条件,从苗木水分状况、原生质抗旱特性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三个方面,研究了2年生油松苗和侧柏苗的抗旱特性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油松、侧柏苗木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是,它们的抗旱机理则不相同。油松苗木以抗脱水为其抗旱特征,而侧柏苗木则以耐脱水为其抗旱特征。  相似文献   

16.
油松营养杯大棚育苗试验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省东部农业区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具有喜光照、耐干旱、抗严寒、耐瘠薄、生长快、抗性强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城镇园林绿化和荒山植树造林。是营造生态林、风景林、用材林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优良树种之一。油松营养杯大棚育苗 ,具有苗木生长周期短、成苗率高、植树造林不受季节限制、造林后没有缓苗期、生长快、成活好、郁闭早等优点。欧美和东南亚一些林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 ,早已在营林生产中推广应用 ,不少国家生产营养杯苗的数量达到了本国苗木生产总量的 2 0 %— 5 0 % ,巴西、泰国、尼日利亚等国已达到 70 %— 90 %。我国从 70年代开始利用温室和塑料大棚进行营养杯育苗试验 ,育苗品种多达数 1 0种 ,并在保护地容器苗培育和工厂化容器苗生产方面 ,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 ,全国营养杯苗的培育数量已超过 5 0亿株 ,约占我国苗木生产总量的 2 0 %以上。西宁市小桥苗圃从 1 998年开始 ,到 2 0 0 0年期间 ,连续三年进行了油松营养杯大棚育苗试验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效果调查报告如下 :1 试验地基本概况油松营养杯大棚育苗试验地设在小桥苗圃西北角 ,占地面积约 1 330m2 ,试验地海拔...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核桃幼苗越冬有抽条现象,应干秋季核桃落叶之后起苗假植,供秋季造林、建园或直接出售;秋季用不完的苗木要重新假植,保证在越冬期间不失水、不霉烂,翌年春季再栽.  相似文献   

18.
王耿 《现代种业》2008,(6):61-62
本文重点介绍了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育苗成本及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近些年来对生态建设的重视,造林越来越重要,但是也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时候造林最为合适,经过笔者多年研究,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1苗木栽植的时机苗木栽植的时机由苗木自身的性质决定。苗木栽植的时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是否为容器苗、裸根苗等等,容器苗可以在无霜期每一个季节栽植,裸根苗需要依据苗木的种类确定栽植时间。现在将几种常见的苗木栽植时机总结如下:落叶松、油松、沙  相似文献   

20.
空间格局反映了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以及环境异质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对陕西4个地市1997年飞播油松成苗期空间格局研究证明,RPA和对照区油松均呈聚集分布。其中,RPA处理油松聚集对密度依赖性较高,环境异质性对聚集度作用较小;而对照聚集对密度依赖性较低,环境异质性的影响较大。飞播造林初期,油松密度高,油松具有均匀分布的趋势;随着林木增长,油松密度降低,林内油松聚集度逐渐增强。但由于RPA促进了苗木抗逆性,有苗样方频度和苗木保存量明显提高,聚集度较低。而对照有苗样方大量减少,油松分布相对集中,聚集度增强,均匀度降低。表明RPA拌种可有效降低飞播后油松分布聚集程度,扩大油松在林地适宜生存范围,提高林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