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牡丹开花量大,观赏价值高,但受限于株大龄长,移栽不易成活。根据牡丹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管护,可极大提高大型牡丹的移栽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论西宁牡丹的物候现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宁牡丹的物候现象,结合牡丹物候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和编制了牡丹自然历、工作历和生长发育阶段的积温指标,对开展和优化牡丹花卉生产,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牡丹盆景是一种新兴的观赏类盆景。它将雍容华贵的牡丹与古朴高雅的盆景相结合。独具特色。一、牡丹盆栽前的准备牡丹盆栽前主要是做好培养土的配制和配备花盆。牡丹为深根肉质名贵花木,作为盆栽,盆的容积有限,这就造成根部营养面积相对减少,容易使地下与地上部分营养失调。从而影响盆栽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牡丹催花后复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牡丹植株催花后到复壮前练苗的必要性,研究了圈地复壮和盆栽复壮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适当修剪枝叶是影响牡丹成活的主导因子之一;精细的肥水管理对催花后牡丹植株快速恢复生机起重要作用;在牡丹的不同栽培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2年圈地复壮栽培,牡丹能够再度正常开花。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对牡丹促成栽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东明  果朋忠  宋伟  张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57-6757,6763
以3个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不同牡丹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赤霉素浓度对打破休眠、提早开花、促进枝叶生长、提高成花率和切花品质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剪切不同花径长度及不同品种的鲜切的牡丹花枝进行低温存放处理,对鲜切的各品种牡丹处理到20d后进行水培试验,筛选出了花期长、花大色艳观赏效果佳适合鲜切花的牡丹品种。通过水培试验制定出不同用途﹑不同时间所需牡丹的花径标准,筛选出保鲜剂瓶插的牡丹表现优良,花开的大,叶返水快,花色泽鲜艳,开花时间延长的牡丹品种。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149-2154
矮牡丹作为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矮牡丹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构成受生境条件和田间水肥管理措施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遮阳处理:自然光、50%遮阳、75%遮阳,副区为不同施肥种类处理:不施肥(NF)、施用NPK复合肥(CF)、施用有机肥(OF),测定生长指标(叶长、叶宽、新梢条数、新梢长度、单株花数、花直径和花枝长度等)和种子产量构成指标(单株籽粒数量和百粒质量),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及施肥种类对矮牡丹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相比,不同程度遮阳处理对矮牡丹叶长、叶宽、新梢条数和长度等营养生长指标产生显著性影响,对花朵直径和花枝长度及种子产量构成影响也呈显著性差异;同时,不同施肥种类处理对矮牡丹生长及种子产量影响也呈显著性差异。适度遮阳(50%遮阳)和施肥(复合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矮牡丹生长和种子产量增加。遮阳和不同施肥种类处理组合最佳条件为适度遮阳(50%遮阳)和追施NPK复合肥,在该处理组合条件下,矮牡丹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种子产量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大田矮牡丹栽培管理和油用牡丹的新品系选育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方牡丹催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启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62-2263
根据牡丹的生长发育规律、生态习性以及花芽分化、发育和开放的特点,通过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采取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实现牡丹的提前开放.  相似文献   

9.
牡丹冬季催花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牡丹冬季催花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冻头捂脚催花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宜在黄河流域或类似黄河流域气候的地区采用,长江以南地区温度较高,达不到解除休眠的需要,长城以北温度太低,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提高地温,促使牡丹生根。催花牡丹植株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是不同的,前期主要促进生根,后期主要是促进花蕾发育,叶花并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油用牡丹植株对Ca、Mg、S的吸收规律,为油用牡丹专用肥配制及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以5年生油用牡丹'凤丹'为试验材料,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油用牡丹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新枝、老枝、根和果荚中Ca、Mg、S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分析其不同器官中三种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用牡丹的年生长...  相似文献   

11.
牡丹雍容华贵被人们誉为“花中之王”,它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蔓好幸福的象征。牡丹花枝还可供切花。把皮入药。有活血、镇痛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牡丹春节催花,常用四至五年生牡丹苗植株进行促成栽培,具有成本高、重量大的缺陷,为进一步降低催花牡丹成本,对利用当年嫁接牡丹苗进行催花,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2.
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江南地区,涝害是制约牡丹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用不同浓度CaCl2_处理淹水胁迫下的牡丹,研究外施CaCl2对涝害胁迫下牡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外源钙缓解牡丹涝害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牡丹在淹水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电导率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氧呼吸酶(CAT、APX)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逐渐增加。外施钙可以缓解淹水胁迫对牡丹的伤害,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缓电导率和MDA的上升,增强保护酶的活性,且浓度为0.3mmol·L~(-1)时效果最佳。本研究将为江南地区牡丹的涝害胁迫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斑牡丹属牡丹科,是一种因花瓣基底部位有特殊斑点的牡丹花,长期以来,紫斑牡丹被视为观赏植物。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发现紫斑牡丹中含有大量油脂,可以作为油料作物进行生产。但是,我国目前形成的油用牡丹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内并未培育出表型稳定且油脂含量较高的紫斑牡丹植株,关于紫斑牡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相对匮乏。本文将对紫斑牡丹的表型形状展开分析,了解该类型牡丹植株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研究发现,紫斑牡丹的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均不同程度表达蔗糖合成酶、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牡央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物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的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对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开展“上乔下灌”油用牡丹种植试验,以明确不同上层乔木种类对下层油用牡丹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用牡丹纯林相比,不同上层乔木种类对下层油用牡丹株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减少其分枝数;产量指标方面,不同上层乔木种类均可显著降低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种子数、提高果角数和种子百粒重。综合来看,弗吉尼亚栎、美国红枫是较适合的上层乔木树种,这2种乔木下层的油用牡丹产量较油用牡丹纯林略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漳县自然气候独特,是紫斑牡丹的原产地和适生区,非常适宜油用紫斑牡丹生长发育。本文介绍了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技术,包括生长习性、选择地块、整地施肥、培育苗木、苗期管理、定植、追肥浇水、松土锄草、整形修剪、越冬管理、病虫防治、适期采收种子、健全技术档案等内容,以期为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冬季不同促成栽培方式下盆花牡丹新生根系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冬季促根栽培方式下,盆花牡丹有大量的新生根,能够从外界不断吸取营养,从而提高盆花牡丹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9.
牡丹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其形成原因复杂,最新研究显示,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牡丹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研究成果,对牡丹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牡丹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今后牡丹根际微生物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从根际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角度认识牡丹连作障碍的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油用牡丹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根据宜宾市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种植油用牡丹的气候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气候条件满足油用牡丹生长需求,同时也存在暴雨洪涝、秋季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油用牡丹生长和产量形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种植建议,为宜宾市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和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