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天水市主干道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和绿地降温增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片表面粗糙度关系显著;不同尘源备件下,同一树种滞尘量差异显著;与阔叶树种相比,针叶树种滞尘能力较强,尤其是雪松和云杉;在高温季节,林地和草坪都有降低地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林地的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银川市几种灌木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川市四种灌木绿化树种在两个不同的粉尘降尘区滞尘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在不同的粉尘降尘区均表现出明显的滞尘效应;树种不同,其滞尘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树种的滞尘能力与降尘环境、滞尘时间等因素有关。随着时间的延长,四树种在不同的降尘区的滞尘能力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降尘区的降尘情况为:丽景街降尘较重,北京路降尘较轻;几种灌木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金叶女贞 > 金银木 > 连翘 > 红瑞木。    相似文献   

3.
重庆主城区主要行道植物硫氮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重庆主城区主要10种绿色植物叶片的硫、氮含量,比较灌木与乔木两种植物类型含硫量,发现大部分乔木的含硫量高于灌木。刺桐、黄桷树、夹竹桃的含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物,刺桐的最高含硫量可达3.22g·kg-1。刺桐、麦冬的含氮量明显高于杜鹃、海桐、黄桷树、小叶榕、山茶、蚊母,刺桐的最高含氮量为30.5g·kg-1。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几种针叶绿化树种的春季滞尘能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银川市西夏区的四个针叶树种在三个不同粉尘污染区的春季滞尘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在不同的粉尘污染区均表现出明显的滞尘效应;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树种的滞尘能力与降尘环境、滞尘时间等因素有关;随着时间的延长,四树种在不同的粉尘污染区的滞尘能力呈增大趋势;几种针叶树种的滞尘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侧柏>白皮松>桧柏>云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义乌市机场路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为例,采用三段式设计方法,使城市入口道路间的城市人造景观与郊野的自然景观相城市入口道路植物景观设计互延续、渗透和过渡,植物选择更多的考虑乡土植物和地带性植被群落,植物景观中融合本土文化内涵和历史景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广州地区城市绿地系统森林植物-土壤系统生物同化、吸储、固定C,P,K,SO2,Pb,Cd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绿地系统土壤中有机C储量最高达184t/hm2,最低为24.6t/hm2;TN储量最高达16.7t/hm2,最低为2.0t/hm2;Pb,Cd储量最高分别达837.4kg/hm2、3.9kg/hm2,最低分别为577kg/hm2、1.2kg/hm2;植物叶对SO2的积累量以高山榕最高,海芒果最低;小叶榕叶吸收固定Pb量最高为22.6g/hm2,尾叶桉叶和白玉兰叶吸收固定Cd量最高达0.15g/hm2。    相似文献   

7.
上海绿地群落冠层的UVB屏蔽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选择上海绿地典型植物群落类型进行UVB屏蔽效率测定,分析绿地类型、植物配置方式对屏蔽效率的影响作用,并对群落优势种高度、枝下高等特征与群落屏蔽效率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所测定植物群落中UVB屏蔽效率较高的为毛竹群落、水杉群落、香樟群落、女贞群落、朴树群落和雪松群落,UVB屏蔽效率最高为98.4%的女贞群落,最低为17.1%的红叶李群落(2)所测定群落UVB平均屏蔽效率为76.9%,即群落内2m高处UVB辐射值仅为全光照旷地20.2%。(3)植物群落内UVB辐射通量与群落郁闭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49,而与群落优势种平均高度和平均冠幅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广州城市绿化树种生物同化、吸储、固定C,P,K,SO2,Pb,Cd的环境净化功能,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森林土壤中有机C储量最高达184 t/hm2,最低为24.6t/hm2;TN储量最高达16.7t/hm2,最低为2.0t/hm2;Pb,Cd储量最高分别达837.4kg/hm2、3.9kg/hm2,最低分别为577kg/hm2、1.2kg/hm2;植物叶对SO 2的积累量以高山榕最高,海芒果最低;小叶榕叶吸收固定Pb量最高为22.6g/hm2,尾叶桉叶和白玉兰叶吸收固定C d量最高达0.15g/hm2。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兰州市6种常见的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排序为:红叶李 > 毛白杨 > 大叶黄杨 > 臭椿 > 国槐 > 垂柳,可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合肥市区不同功能区景观林组成与结构,共记录102个样方。结果表明:景观林主要组成种有111种,分属45科、81属;主要优势种是香樟、枫杨、水杉、杨树、桂花、石楠等;不同功能区景观林树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公园与居住区)、0.24(高校与居住区)、0.22(公园与高校);林分平均密度560株/hm2,平均基盖度18.83 m2/hm2,平均胸径16.99 cm,平均树高10.13 m,均为正态分布。群落类型可归纳为5个植被型、16个群系及69个群丛,以落叶阔叶型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为主。建群树种主要有香樟、广玉兰、女贞、雪松、水杉;群落外貌较整齐,树木整体较为健康,景观效果较佳;但层次结构、树种多样性不高,应丰富树种,增加群落的垂直层次,采用近自然经营。    相似文献   

11.
抽样调查表明,福州市区常见行道树约有25科35属44种,以棕榈科最多,有8属8种,其次是桑科榕属5种,其中以常绿树种和乔木占优势。重要值分析表明,乔木种类以榕树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果,灌木种类以黄金榕占优势。胸径处于25~30cm和树高处于6~8m的树木最多。最后,针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蒸干称重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深圳市28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部分植物的滞尘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针状叶类乔木中:龙柏﹥木麻黄;阔叶类乔木中:麻楝>霸王棕>黄花夹竹桃>海枣>大花紫薇>长芒杜英>椰子>紫檀;灌木类中:紫薇>金叶榕=小蜡树>黄花马缨丹>锈鳞木犀榄>红花檵木>龙船花>散尾葵>紫雪茄花>大佛肚竹>四季桂>朱槿>棕竹>软叶刺葵>朱蕉;草本类中:中国文殊兰>花叶艳山姜>蔓花生。以显微观察比较叶片滞尘能力有显著差异的种类,紫薇、金叶榕、红花檵木和朱蕉的滞尘方式分别以颗粒物堆叠式、块状层结式、颗粒镶嵌式及零星嵌入式为主。研究筛选出的常见园林绿化植物中滞尘能力强的种类,可为相似大气环境的亚热带城市绿化提供优先选择,使其成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生物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13.
陈士壬 《广东园林》2020,42(3):55-58
榕树Ficus microcarpa是华南地区的乡土树种,在广州栽植历史久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榕树景观,但在适地适树栽植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破坏或影响了一些市政设施的使用功能。梳理榕树在广州城市园林绿化的应用,指出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榕树生长空间严重受限,支柱根和板根破坏力强,以及修枝整型不规范。基于适地适树原则,提出解决突出问题的相应技术措施:从根据特性选择合适栽植地、合理规划设计榕树生长空间、选择适合的栽植土壤、科学规范的适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红背桂、花叶鹅掌柴、红龙草和黄金榕等4种彩叶植物为材料,研究其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光下,4种彩叶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适应下最大荧光(Fm’)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均先降后升,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均先升后降;在中午强光下,4种彩叶植物的叶片均出现了强烈的光抑制,热耗散是其主要的光保护机制;红龙草和黄金榕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较高,更适应强光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在怒江流域等海拔1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鹿花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造林中最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混交模式为马鹿花×小叶榕,其种植效果好,其次为马鹿花X印度黄檀X小叶榕X高山榕×零星大青树混交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模式对马鹿花的株高、地径和冠幅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景洪市沧江新区生态植被恢复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分析,按适地适树、选树适地等树种选择原则,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景观功能出发,选择了望天树、榕树、羊蹄甲、菩提树、黄竹等30多个主要树种及备选树种作为景洪市沧江新区生态植被恢复树种,并拟定了黄竹纯林型、望天树+干果榄仁+番龙眼混交型等11个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区道路绿化应用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踏查法,于2004年11~12月调查了广东省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观赏效果及其配置特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共有144种(含变种),隶属于51科,114属。种数6种以上的植物科有棕榈科、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苏木科等,主干树种有大王椰子、榕树、南洋杉、假槟榔、垂叶榕等;常见的灌木种类有黄金榕、变叶木和黄叶假连翘等。分析了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成分、观赏特点及抗性树种应用情况。针对珠海市区道路绿化植配置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改善道路绿化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佛山市禅城区205条道路的调查,结果表明,禅城区共应用了58种(含变种)乔木作行道树,其分别属26科44属,其中乡土树种占65.52%,常绿乔木占74.14%;47种生长良好;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芒果(Mangifera indica)、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木棉(Bombax ceib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白兰花(Michelia alba)以及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10种乔木是禅城区行道树种群的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赣州市红旗大道绿化树种群落结构的研究分析,认为其绿化效果好,绿化树种群落结构有鲜明的特点。主要绿化建群种乔木及大灌木树种有4种,骨干树种突出、简洁明了而大气,其中3种(樟树、女贞、夹竹桃)是乡土树种,1种(银桦)是引种比较成功的树种;树种结构搭配科学合理,利于形成丰满的林冠层,形成了有效的防护噪音、粉尘的立体防护林冠;建群种的选择符合城市街道绿化抗汽车尾气污染、粉尘污染等抗污染的要求;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较合理,恰好能营造良好的春冬和夏秋道路绿化景观;开始绿化种植树木时,采用小规格(直径2~3 cm)、全冠树苗种植,树木生命力强,长时间生长旺盛;在节点上种植了具有赣南特色的乡土树种赣南种源的榕树(赣南榕树),也不失为赣州市红旗大道绿化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生态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杀菌滞尘和吸收S、Cl能力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以红花羊蹄甲最大;单位绿化面积则以尖叶杜英最大;降温增湿效果则以红花羊蹄甲最大;叶片吸收S量以尖叶杜英和大叶榕较大,细叶榕、秋枫和高山榕较小,叶片吸收Cl的能力则与之相反;尖叶杜英和秋枫的滞尘能力强;大叶榕的抑菌率最高,达(85.4±1.7)%。综合而言,尖叶杜英生态功能最强,秋枫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