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黔优1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自育的耐寒恢复系4761配组而成的高产组合,于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株叶型紧凑,叶片直立,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性好,抗寒能力强,后期青秆黄熟,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杂交中灿协优57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 57系安徽农科院水稻所用协青早 A作母本 ,2 DZ0 57作父本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 1996、1998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国家审定。该组合高产稳产 ,适应性强 ,米质中上等。近几年来我市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7.5万~ 10 .5万亩 ,一般亩产 550 kg左右。协优57制种 5年 ,一般亩产 173kg左右 ,高产田可达 2 50kg。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好这一高产稳产组合 ,现将其主要栽培特性及制种高产技术总结如下。1 协优 57主要栽培特性叶色浓绿 ,生长旺盛 ,株形较松散 ,分蘖力中等偏上。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成熟时秆青籽黄。株高 110cm以上 ,比汕优 6 3略矮 ,…  相似文献   

3.
杨再深  任永健  阙灿明 《种子》2004,23(6):84-85
协优57由不育系协青早A(安徽省广德县农科所选育)与ZD2057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于1998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株高110cm,生育期为145d左右,在大田生产表现为耐肥、抗倒、耐脊、耐旱,对温光不敏感,抗稻飞虱、综合性状况优良、米质中等、产量高、适应性广等到特点,适宜贵州山区种植.2000年至2002年在我县夏制48hm2,入库1.27万kg,平均产量2.64t/hm2,高产田块单产达4.1t/hm2.现将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协优92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种子公司以协青早A为母本,恢9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原名为协优20964。几年来通过浙江、安徽各级区试及多点示范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两优培九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协作,用培矮64S作母本、9311作父本通过测交而培育的一个超高产组合.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1.该组合在全国大面积栽培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协优57高产制种技术江苏省新沂市种子公司(221400)盛焕银协优57是由安徽省农科院用协青早A作母本,与恢复系057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品种,1996年6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组合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性好,且制种容易获得...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协优914协优91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协青早A为母本,t914为父本配制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7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t914是在1986年用我所选育的广亲和籼粳交恢复系T986与T28(...  相似文献   

8.
王来法 《种子科技》2001,19(2):118-119
协优 50 7是江苏省扬州里下河农科所用协青早不育系为母本、R50 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组合 ,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1998年两年江苏省区试 ,平均亩产 6 4 0 kg,比汕优 6 3增产 8.1%。 1998年江苏省生产试验 ,比汕优 6 3增产 8.8% ,居首位。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试验示范 ,比当地杂籼组合增产 8%~12 %。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 :协优 50 7全生育期 146 d,比汕优 6 3迟4~ 5d,属中籼迟熟类型。2 .2 分蘖成穗率 :协优 50 7分蘖优势强 ,成穗率高 ,平均每…  相似文献   

9.
秧田是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的"温床",秧田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秧苗素质和稻谷产量。然而,有的农户对秧田的质量重视不够,经常选用肥力差、土壤团粒结构不良、土层浅的田块做秧田;有的甚至连续长期使用同一块育秧田,且用养脱节,导致秧田耕层变浅、土壤板结、养分变少,秧苗出叶缓慢、黄锈根多、分蘖少、长势差、易感病等问题。要想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就必须注重秧田的土壤改良与培肥。一、土壤改良与培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最适宜水稻秧苗生长的"肥、松、厚"环境。"肥"是指培肥后秧田养分充足,营养成分全面;"松"  相似文献   

10.
<正>丰田优553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小粒型野败不育系丰田1A与强恢复系桂恢553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3027号)。2013-2014年连续2年晚稻在桂南各地示范推广,表现出优质高产,耐肥抗倒,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该组合在桂南稻作区晚稻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种植表现1.1高产丰田优553于2011-2012年参加广西区  相似文献   

11.
6两优9366是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籼稻组合,母本6311S是通过广占63S与9311杂交选育而来,6311S保留了广占63S的高配合力,穗型更大、粒重略有提高,也提高了抗穗发芽能力.父本9366是通过两优培九与931 1回交选育而成,9366保持了9311的高配合力,增强了抗倒性,叶片更加挺直、深绿,米质更优,同时9366导人了紫芽鞘、紫稃尖的紫色标记性状.用6311S和9366两个亲本配制的6两优9366产量超过了两优培九和扬两优6号,米质优于两优培九,抗倒性强、适应性广.该组合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0006.并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2.
品种来源:原名协优46,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开发杂交水稻组合联合体等单位用协青早A和密阳46配制而成。在衢州、宁波市通过审定。产量表现:1987年省组合比较试验,折合亩产490.2公斤,比汕优6号增6.6%;1988年省区试,折合亩产482.4公斤,比汕优6号增7.9%;1988年全省示范面积3.77万亩,  相似文献   

13.
吴俊生  于楚进 《种子科技》2000,18(3):168-168
用协青早 A作母本配制的协优系列杂交组合 ,因具有米质优、抗性强、后期熟相佳及大田产量高等优点而被推广。尤其是在国家现行稻谷收购政策出台后 ,因其优良的稻谷品质而被广泛重视。但协青早 A生长对温度要求严格 ,年份间生育期波幅较大 ,父、母本花期相遇困难 ,制种产量常常低而不稳。由此看来 ,要使协优制种大面积获得高产 ,调节好父、母本花期 ,确保花期相遇是关键。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探索认为 ,要使协优系列制种高产 ,必须调整父本栽插规格 ,改变协优花期预测方法 ,并提高多效唑使用水平。1 改变父本栽插方式 ,加大父、母本花期相遇的…  相似文献   

14.
协优728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协青早A为母本、自主选育的新恢复系苏恢72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品种在江苏及长江中下游中稻区示范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601),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4)。近两年通过对协优728制种技术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单产超过3.0t/hm^2,质量达国标一级以上的优质高产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协优33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3—2005年,该组合在贵州、四川等地示范,表现杂种优势突出,高产稳产,来质较优,耐寒性强。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Y两优7号母本直播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谋 《种子科技》2011,29(12):33-34
Y两优7号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属两系迟熟杂交籼稻。由于注入了水稻高产基因,品种的产量潜力很大,已通过湖南省审定和超级稻认定。该组合表现出稳产、高产、米质优、抗病性强和产量高等特  相似文献   

17.
朱贵平 《种子科技》2001,19(6):367-368
协优 795 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高产杂交晚稻组合 ,在浙江省单晚区试中表现为分蘖力较强 ,株形松散适中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穗大粒重 ,结实率高 ,后期青秆黄熟 ,丰产性好 ,米质较优。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9年、2 0 0 0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 ,协优 795 4平均亩产分别为 5 4 4 .4 kg和 5 90 .6 kg,分别比对照汕优6 3增产 9.3%和 9.6 % ,均达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5 5 9.9kg,比汕优 6 3增产 11.0 %。2 特征特性2 .1 经济性状 :根据区试结果 ,协优 795 4平均株高10…  相似文献   

18.
<正>博II优76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博IIA与中种恢767配组而成的弱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海南各地区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高产、大穗、熟色好、结实率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目前海南综合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之一。2012年4月1日通过海南省审定(审定号:琼审稻2012001)。经近两年大面积种植推广,农民普遍反映该组合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  相似文献   

19.
野香优676系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野香A与福恢676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70009)。该组合在松溪县作中稻种植,具有高产、生育期适中、省肥、穗大粒多、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其种植表现及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株两优25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早熟组合,于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两年来,在桂林市多点试验与示范,表现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株叶型好,米质较优。介绍了株两优25的特征特性表现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