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冬春气候寒冷,根据自然气候特点和养牛业的生产现状,对秸秆氨化饲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氨化的主要方式有堆垛、塑料袋、火炕式、炉式和窖式五种,各有特点。七、八月麦秸氨化以利用堆垛或塑料袋氨化较好,而玉米秸氨化以利用砖、石建造的永久窖最佳。尿素用量为秸秆风干重的4%较为经济。玉米秸氨化时间应在冬(10—11月)春(4—5月)两季制作,既能防止雨季秸秆霉烂,又可达到舍饲养牛常年喂用氨化饲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地黄牛短期育肥的日粮中,用80%的氨化、碱化玉米秸秆,并在精饲料中添加0.5%的矿物质,其日增重可达642g,只用氨化而不碱化的玉米秸秆效果交。当用氨化料70%时,虽然日增重可达722g,但其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则提高16.7%。饲喂氨化稻草的日增重不如氨化玉米秸杆,而且牛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育肥牛饲料的调制及饲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饲料调制 1.1 氨化 将农作物秸秆铡成5~8厘米长,以尿素为氨源,将尿素溶于水中,制成100—500克/升的尿素溶液。充分搅拌后于水泥池内装满压实,上盖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上压紧,夏季需15—20天,春季需30天,冬季50—60天就可氨化好。氨化好的秸秆饲料使用前应放氨1天,然后饲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秸秆及饲草资源丰富,大力开发秸秆饲料,发展草食动物是我国今后畜牧业持续增长的重要任务。氨化秸秆饲料是发展草食动物的主要粗饲料,具有制作简单、易贮存、来源广等优点。秸秆经氨化后,采食量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可提高10~20%,能量水平也有所提高。用氨化秸秆饲料饲喂肉牛,每增重1千克少耗精料0.45千克,可节约精料,缓和蛋白质饲料不足的矛  相似文献   

5.
氨化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氨化秸秆饲料的好处与原理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但只有经过科学处理,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加工秸秆饲料的处理方法有好几种,但从饲喂效果、经济效益、加工成本、制作工艺等方面考虑,还是氨化秸秆饲料较好。氨化秸秆饲料把属于有机物质的作物秸秆和属于无机物质的氮巧妙地结合在一块,制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反刍家畜饲料。这种氨化秸秆饲料不但开发利用大量干燥秸秆,而且以工业化生产的无机氮代替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氨化秸秆饲料有以下八方面的好处:一是氨化可防止饲料腐败,因为氨具有杀灭…  相似文献   

6.
利用秸秆饲料资源发展"秸秆奶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口增加及耕地减少的双重制约,饲料偏紧的情况将长期存在。近年来,各地利用秸秆饲料资源,把秸秆饲料从简单的机械加工利用改为科学的方法进行氨化、盐化处理,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达到以秆代草,以秆代料,节约粮食的目的。密山市属纯农区,年可盛产禾本科秸秆40多万t,如果拿出其中的20%进行氨化、盐化处理饲喂奶牛,可解决1万多头  相似文献   

7.
曹征贵 《畜牧与兽医》1995,27(6):258-259
氨化饲料的制作与饲用效果曹征贵(江苏省灌南县科委,223500)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氩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这一技术在山西省和海南省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不同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在10.5~11.06g/kg。其广泛适应于中国不同类型区,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中国规模化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秸秆氨化技术规程初步探讨石务本,粱占军,朱增会,刘淑娟,高长山(河北省无极县畜牧局052460)秸秆氨化需要一个技术规程,以实现氨化技术的规范化,保障氨化的质量和安全。无极县从1986年开始搞秸秆氨化,总结这些年的氨化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写成了这个...  相似文献   

10.
尿素氨化饲料的制作和实用技术舒惠玲(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使其纤维素的结合减弱,柔软性增加,质地改善,含氮量和消化率提高,可制成营养价值相当于中等品质青干草的饲草。原理是利用尿素分解产生的氨对秸秆发生氨化反应,破坏联...  相似文献   

11.
<正>氨化饲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源。使其纤维结构改变,膨软性增加,含氮量和消化率提高,可作为成年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一种粗饲料。其营养价值相当于中等品质的青干草。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秸秆可发生氨解反应,破坏联接木质素与多醣的酯链,使其木质化纤维膨胀,渗透性增加,易与消化酶接触,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氨化后的秸秆含氮量增加,饲喂成年反刍动物,在瘤胃内合成菌体蛋白,使秸秆中的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均能得到利用。 氨化原料为各种未霉烂变质的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玉米秸、高梁秸等及其加工副产品。 一、氨化饲料的制作方法 氨化饲料的制作因使用的氨源不同,分为氨水氨  相似文献   

12.
氨化秸秆综合评定及饲喂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化秸秆综合评定及饲喂效益分析张卫宪,原敬凯(河南周口地区畜牧局)1引言目前,氨化秸秆技术被公认为是一种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有效方法。本试验旨在通过喂饲试验,对氨化秸秆的利用潜力做出客观估价,探索提高农区养牛经济效益的途径;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氨化秸秆进...  相似文献   

13.
齐广  武迎红 《饲料研究》2006,(9):37-38,63
目前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只有少部分通过氨化处理或直接作牛羊的粗饲料,另一部分被农民用作燃料,约有70%~80%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和场院,任凭日晒雨淋,或在田间直接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占用土地,甚至成为火灾隐患。因此研究人员对秸秆类资源进行了大力开发和研究。目前成熟而且较为广泛使用的秸秆处理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微贮、青贮和氨化等。  相似文献   

14.
综合概述了EM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原理,家畜对EM秸秆饲料采集量与消化率,EM秸秆饲料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净化环境作用,与微贮,氨化秸秆饲料比较,EM发酵后的秸秆全面优于未处理秸秆,与氨化微贮相比可有效降低粗纤维的含量,提高粗蛋白质等营养含量,可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1推广氨化、青贮饲料的好处稻草、玉米秆等秸秆饲料,用尿素进行氨化处理后,秸秆的粗纤维含量可降低20%左右,粗蛋白质约提高40%-45%,且质地变得柔软,适口性提高,可广辟饲料来源。对于大批量的青饲料,则可采用青贮技术。青贮原理是:厌氧环境抑制了霉菌的生长,而使青料上附着的乳酸菌大量繁殖,将青料中的淀粉和糖变成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后,便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这样就可把青料长期保存下来。青贮蔗梢质地嫩,适口性好,含粗蛋白质1.90%,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胡萝卜素。南宁地区自1993年起在12个县…  相似文献   

16.
沈慧 《山东饲料》2009,(12):32-32
农村,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谷子秸秆、高粱秸秆等,有些地区焚烧还田,严重污染环境,而把秸秆“过腹还田”变废为宝,效益高、效果佳。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一是可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一般可提高粗蛋白质含量4%~6%;  相似文献   

17.
制作秸秆微贮或氨化饲料加水量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于守德单立东朱国生张洪增含水量是否适宜,是决定秸秆微贮和氨化饲料制作质量乃至成败的重要条件。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对含水量的概念理解不清,把要求达到的含水量,误认为是按秸秆重量的加水量。有...  相似文献   

18.
(一)秸秆氨化的好处 在农村,每年在收获谷物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以用来饲喂牲畜,起到“过腹还田”的作用。 秸秆氨化后,一是可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一般可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每年在收获谷物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高梁秸秆等,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牲畜,起到“过腹还田”的作用。秸秆上存在脲酶.当尿素溶液喷洒在秸秆上并将之封存一段时间.尿素被尿酶分解产生氨.对秸秆产生氨化作用。经过氨化处理的饲料.一是可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作物秸秆提高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秸秆经尿素氨化处理后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和尿素残留量明显受秸秆含水量、尿素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用尿素处理作物秸秆含水量以40%最佳,尿素用量在40—60克/公斤干物质之间为宜,在0℃、15℃和25℃的环境下,处理时间分别在90天,60天和40天以上的处理效果较好。单独用Ca(OH)_2处理秸秆虽然可明显提高秸秆干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但秸秆发霉严重,加入20克/公斤干物质以上的尿素便可防止发霉,并大幅度继续提高秸秆干物质降解率(P<0.01)。用尿素和Ca(OH)_2同时处理秸秆明显优于单独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