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继章  邱昌庆 《中国家禽》2007,29(10):26-27
禽衣原体病(avian chlamydiosis,AC)是由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同义名有鹦鹉热、鸟疫,前者指鹦鹉感染的AC;后者主要指鹦鹉以外的鸟类感染的AC。实际上,从鹦鹉及非鹦鹉鸟类分离出的致病性衣原体株可以交叉感染,引起同  相似文献   

2.
禽衣原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衣原体病(Aavian Chlamydiosis,AC)是由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同义名有鹦鹉热、鸟疫,前者指鹦鹉感染的AC;后者主要指鹦鹉以外的鸟类感染的AC.实际上,从鹦鹉及非鹦鹉鸟类分离出的致病性衣原体株可以交叉感染,引起同样的疾病[1].……  相似文献   

3.
鸟疫(Ornithsis)及畜禽场的防制措施何杰明福州市杨延苗圃鸡场鸟疫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以结膜炎,鼻炎及腹泻症状为特征的鸟类传染病,又叫鹦鹉热(Parrot-fever)。最先报道发病的是鹦鹉、金丝雀等野禽,后来相继发现人工饲养的鸡、鸭、鸽子等家...  相似文献   

4.
鹦鹉热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一类接触性人兽共患病。感染后的鸟类可以通过粪便排出病原体,经空气传播感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鸟类、哺乳类动物以及人类。本试验以鸟的脾脏为材料,采用Buffulo Green Monkey(BGM)细胞培养法从送检的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衣原体,种属DNA微点阵列鉴定该分离株为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型DNA微点阵列结果表明该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型为A型。本研究首次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得到鹦鹉热衣原体野生鸟株,并用DNA微点阵列技术对其进行了基因分型,为鸟类鹦鹉热衣原体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天峻县土种藏系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征候群疾病。藏羊感染后临床上以发热、流产和其他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也可引起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等病症,该病又叫母羊地方性流产、母羊衣原体流产。为查清天峻县土种藏羊中该病的感染情况,本文应用IHA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衣原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原体病是人、畜、家禽、鸟类以及啮齿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牛、羊、猪感染后表现为流产、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肠炎、肺炎等症状.人呈现鹦鹉热.其病原体为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鹦鹉热衣原体.野禽和家禽是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自然宿主.病原体随感染动物的粪便及眼、鼻分泌物排出,通过含粪尘的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也可经口或交配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7.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兽、鸟类共患的传染病。猪群感染引起不同程度症候群的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易感,一般以怀孕母猪和仔猪多发。几年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3起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家禽鹦鹉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惠芳 《中国家禽》2005,27(5):54-55
鹦鹉热是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在自然情况下,野鸟,特别是鹦鹉的感染率较高,所以称为鹦鹉热。该病也可以传染给人,是由于接触带衣原体的家禽或鸟而感染,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家禽多为隐性感染,主要特征为结膜炎、鼻炎及腹泻,严重时可流行。本病在欧、美各国及非洲分布广,危害极大。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鸽、鸭、鸡等禽中分离出该病衣原体,人也有感染的报道,所以必须加强对鹦鹉热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猪衣原体病也称之为鹦鹉热或称之为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猪衣原体病的主要发病特征为:患病猪发生眼结膜炎、肠炎、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且公猪伴随有睾丸炎、母猪出现流产。一、流行病学特点猪衣原体病除了感染猪外,也可感染其他的哺乳动物、禽类、鸟类和啮齿类动物。不同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0.
土种藏系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症候群疾病,藏羊感染后临床上以发热、流产和其他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也可引起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等病症,该病又叫母羊地方性流产、母羊衣原体流产.为查清天峻县土种藏羊中该病的感染情况,根据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安排,我们于2009年4~7月应用衣原体病IHA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的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羊、牛、人等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体内,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征后群疾病,临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炎。该病又叫地方性流产病、衣原体性流产。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布氏杆菌病的基本控制,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已成为造成牛羊流产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绒山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是危害绒山羊的主要疾病之一。 一、病原 衣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  相似文献   

13.
禽衣原体病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衣原全病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二类传染病。衣原体属共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反刍动物衣原体。各种农原体分别引起不同征候群的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14.
广东某肉鸽场幼龄鸽群发生以结膜炎、鼻炎和口腔炎,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生长发育缓慢为物征的传染病。从发病鸽分离到2株菌(SG1、SG2),经电镜形态学观察、人工培养基接种试验、碘胺敏感性试验及碘染色试验鉴定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用IHA试验检查该鸽群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到达92.0%。本次的鸽子传染病诊断为鸽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15.
禽衣原体病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病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或称鸟疫衣原体(Ch,orni-thosis)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人及许多鸟类都能感染发病。过去把发生于人类和鹦鹉的衣原体病称为鹦鹉病(psittacosis)或鹦鹉热(parrot fever),而将发生于非  相似文献   

16.
一、值得重视的问题禽衣原体病(Fowl·Chlamydiosis)又名鹦鹉热(Psihaeosis)或鸟疫(ornithasis)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haci)引起的人和鸟类及家禽的一种传染病,通常为隐性感染。本病流行范围很广,已发生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60多个国家,感染禽类近140多种,同时禽衣原体还是人衣原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及急性肺炎等。本病不但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公共卫生上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猪衣原体病也称鹦鹉热或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猪多发生结膜炎、肠炎、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病公猪多伴有睾丸炎,病母猪多出现流产。1流行特点猪衣原体病除了感染猪外,也可感染其他的哺乳动物及禽类、鸟类和啮齿类动物。该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以仔猪和怀孕母猪易感性较强。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哺乳动物,如牛、羊等及禽类、鸟类、啮齿类动物也可成  相似文献   

18.
动物衣原体病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二类传染病。衣原体属共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反刍动物衣原体。各种衣原体分别引起不同征候群的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19.
鹦鹉热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畜禽、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猪衣原体病也叫鹦鹉热或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结膜炎、肠炎、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公猪睾九炎、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