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表明,杀扑磷、虫线清防治日本龟蜡蚧效果较好,其中杀扑磷1000倍药后6天调查防效分别为100%、96.64%,1200倍可达到98.73%、92.11%,虫线清300倍防效达96.64%、90.00%,明显高于水胺硫磷800倍的35.23%、42.74%。  相似文献   

2.
采用除草清杂处理1a后,1年1次和1年2次处理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9.98%和51.33%,有虫株率与对照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2a后,三者之间的有虫株率有极显著差异,1年2次处理效果较好,2a后,有虫株率减退率42.30%。人工挖虫防治后1a有虫株率极显著下降,校正有虫株率减退率为78.28%,2a后持续效果达75.45%。  相似文献   

3.
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赵博光 《林业科学》1996,32(3):243-247
研究了苦豆草中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讨论了苦豆草生物碱在研究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意义。使用含苦豆碱的培养基培养灰葡萄抱菌菌丝的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5天后培养基中苦豆碱的LC50=2.63×10-5g/ml,当浓度为1×10-4g/ml和2.63×10-5g/ml时,15天后苦豆碱的杀线率分别为99.9%和94.3%。  相似文献   

4.
印楝提取物防治桑天牛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天牛成虫Apriona germari Hope喜食的构树为引诱树6株,选取一块与周围树林相对孤立的杨树林为试验地,试验地面积约为0.13hm^2,设引诱树6株,胸径8~10cm。每年1次将2g含30%印楝素的印楝种核提取物配成制剂,注入构树中,进行防治桑天牛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注药前,对照虫株率(57.50%)与处理虫株率(56.41%)之间差异不显著。注药1a后处理林的虫株率下降至38.46%,对照林的虫株率增加到70.00%;2a后,处理林的虫株率下降到23.08%,对照林的虫株率达82.50%。讨论了应用天然化合物防治林木害虫的优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药剂防治松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呋喃丹、克线磷、涕灭威等杀线虫剂进行沟施,防治松树线虫病的效果达96%~100%;氧化乐果、果树宝杀虫剂,注射防治松树线虫病的效果为92%以上;林间应用呋喃丹、涕灭威,其防治效果达67.5%~100%,防治后的松林不但枯死率下降,而且生长良好,枝茂叶盛,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6.
影响徐淮地区杨树林发展的主要森林害虫是桑天牛和杨扇舟蛾。1995年3月调查表明有杀天牛虫株率超过9.25%。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林木害虫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7.
嘧啶氧磷对松材线虫的有效杀线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孔板测定了几种农药原药和乙醇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嘧啶氧磷杀线活性最高,它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32.65μg/mL,95%的置信区间为25.08~42.51μg/mL;体积分数为5%的乙醇在20min内使94.4%的松材线虫麻痹,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在90S内将96.7%的线虫杀死。另外,松材线虫浸入供试药剂的时间越长,所测定的LC50的值越小,克百威、灭线磷、嘧啶氧磷的LC50值从24h到72h分别由448.47,51.96,94.54μg/mL降低至51.47,36.94,32.65μg/mL。  相似文献   

8.
5种化学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珠海市椰子树林发生的椰心叶甲,使用10%氯氰菊脂、48%乐斯本乳剂、16%虫线清乳剂、81%马拉松乳剂、90%敌百虫等5种化学杀虫剂,进行施药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0%氯氰菊酯乳剂0.67ml/L与48%乐斯本乳剂1ml/L的混合液、16%虫线清乳剂5ml/L,杀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4.2%和93.8%,降低林木受害程度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1%和78.26%,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16%虫线清乳油防治肖氏松茎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和施药方式防治肖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林间防治试验表明,采用树干局部喷药的方法,对消氏松茎象幼早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第14天检查,杀早效果可达100%,而且残效期长。  相似文献   

10.
弧纹虎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纹虎天牛Chlorophorus miwai Gressitt危害柏树、栎类等树木。1992年河南首次在南阳市博物馆院内古柏林中发现。在南阳市1年发生1代,以2 ̄3龄幼虫在木质南部表面虫道内越冬。采用涂药环、虫孔注药、涂白、营木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虫株率由3.1%下降到0.3%,虫口密度由11 ̄16头/株下降到0.04 ̄0.7头/株。  相似文献   

11.
应用白僵茵防治为害马尾松的桃蛀螟,可使有虫株率由防治前的24.86%降至0.86%,有效地控制了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12.
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河北省文安县飞机喷洒灭幼脲Ⅲ悬浮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调查发现,飞机防治食叶害虫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特点。配合灭幼脲Ⅲ,可以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飞防7d后美国白蛾的虫株率、虫口密度分别为2.8%和23.8头/株;飞防15d后的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为0.2%和1.0头/株。  相似文献   

13.
枣树桃小食心虫是朝阳县大枣的主要害虫之一,虫果率一般为25%-40%。选用新型杀虫、杀螨剂20%甲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该虫,收到了理想的防治效果。1997-1998年调查、防治区虫果率为2.6%-3.0%,保果率达94.5%-96.7%,同时还有兼防枣壁虱、叶蝉、蝽象等害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4年7月在伊犁地区哈尔墩苗圃,通过对二年生苹果苗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用1·7%的BA-1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苹果蚜虫是经济有效的。施药后1-3天技正防治效果分别为87.1%、94.9%、99.0%,残效期为]-2周,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有虫株率明显下降:施药前在标准区内调查苹果苗309珠,其中238株有虫,有虫株率为91.6%。而用1.7%BA-1乳油1000-2500借液喷雾防治后第2天调查700株,仅377株有虫,有虫林率为539%,施药2天有虫株率即可减少37,7%。2、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用]000-25O0倍液四种浓度处理,施药一天后,…  相似文献   

15.
飞达红为88.8%草甘膦盐水溶性粒剂,由江苏南通飞天化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是将草甘膦原药与氨水反应并与植物源助剂SDP配制而成,外观属贡色、土黄色或草绿色,是超浓缩、高浓度粒剂,其草甘膦胺盐含量≥88.8%,创世界草甘膦剂型含量高新水平。飞达红还具有润湿性、渗透性、展着性强,抗雨水冲刷,除草率高,杀草谱广和应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16%虫线清乳油1:500于幼虫期防治青杨楔天牛,施药后第10天、15天、20天幼虫死亡分别达到87.2%、97.4%和100.0%。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在7月中旬前后应用40%氧化乐果树干喷雾可杀死大量桑天牛、光肩星天牛初孵幼虫,大大降低有虫株率;幼虫侵入木质部危害后,可用40%氧化乐果原液、16%虫线清原液、生态宝原液、毒签进行虫道施药防治,杀虫效果也十分明显,有虫株减退率都可达80%以上;在每年入冬前对树木涂白是一种简便实用的预防方法,可有效阻天牛越冬、产卵,使树木免于侵染,并可兼防冻害、日灼等。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八齿小蠹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八齿小蠹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及补充营养期均在落叶松皮内度过,仅在寻找寄主、越冬等阶段在皮外度过。根据该虫生物学的这些特性,我们分别研究筛选了杀皮内药剂、驱避药剂和杀越冬成虫药剂。结果表明,利用50%氟氯菊脂、20%的菊马乳油、80%DDV等药剂杀皮内小蠹虫效果均达90%以上;利用敌百虫等药剂杀越冬等暴露在外的成虫效果可达100%;利用速灭杀丁、一扫光等药剂驱避效果5天内可达100%,至30天仍可达70%以上。1994—1995两年结合营林共防治570hm2,挽回经济损失达294.8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是萧山地区文旦Citrus grandis(L.)Osbeck等芸香科植物的主要害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EC)、4.5%高效氯氰菊酯EC、28%噻嗪·杀扑磷EC、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和24%螺虫乙脂水悬剂(SC)5种药剂进行打孔滴注防治文旦吹绵蚧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8%噻嗪·杀扑磷EC防治效果最佳,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0.1%,24%螺虫乙脂SC次之,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9.5%,这2种药剂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在生产上使用28%噻嗪·杀扑磷EC。  相似文献   

20.
林间摘茧挂袋养困法防治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由34.1 头/株降至4 头/株,虫株率由100% 降至65% 。室内养茧发现有寄生蜂和寄生蝇两类天敌,平均寄生率20% 。试验结果表明,虫茧养困法防治落叶松毛虫是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