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创新品质、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创新品质由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方面组成 ;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发展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网络多方面因素影响 ;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必须遵循其固有规律 ,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在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创新品质、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大学 生创新品质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创新品质由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方面组成;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发展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网络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必须遵循其固有规律,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实施的实验项目,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实施的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如何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创新人才,研究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过程中,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注重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品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最新进展的探索紧密结合。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不仅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了基本知识,还增强了学生创新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在创新工作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话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更应该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各高校陆续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SRF)。本文介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主要措施,并指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红 《高等农业教育》2001,40(11):37-39
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首先理清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哲学依据。本认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客观基础,大学生的智慧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体条件,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认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改革课程教学、改进论文工作、加强科研训练、营造学术氛围、建设网状学科结构、推进制度建设等六方面,论述了浙江大学在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团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圣  申勤俭 《南京农专学报》2002,18(4):144-147,151
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大学生社团,多年来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阐明大学生社团与培养创新人才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社团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并就如何管理和指导大学生社团,促进创新人才的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入手,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上的探索,介绍了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可行模式,即以全面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通过构建与学校特点和定位相适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瑄  迟道才 《农业与技术》2003,23(4):117-120
本文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论述了创新意识含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一体化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 《河南农业》2007,(11):43-44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是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精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林木遗传改良与无性系林业、森林集约栽培及管理、森林资源监控、木材加工利用等方面验证了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林业高新技术、林业产业升级、健全林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技术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正成为创新的动力系统。本文旨在分析开放科学和开放创新的内涵一致性,研究开放科学对于创新生态的动力作用机制,为开放科学创新生态研究,以及开展面向科技创新的开放科学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建立开放科学“资源-过程-主体-行为”内涵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开放科学的开放创新内涵,从创新过程的角度分析开放科学对于创新生态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开放科学创新生态已形成,开放科学和开放创新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开放科学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都发挥作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创新阶段开放流动,加速开放科学创新、开放式创新、公众创新和负责任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农业科学》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探索实践为例,介绍了农业科技期刊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转变期刊运营模式,以实现期刊的良性运营为服务创新的推动力,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出版保障;有效发挥期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利用出版优势引导创新驱动,强化协同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完善期刊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效能,为农业科技期刊服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吸收能力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对企业创新绩效国有显著正效应,在衰退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效应;连接能力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在衰退期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解吸能力仅在衰退期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在成长期与成熟期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结果表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在创新模式上更注重从外部获得新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吸收能力将新知识内化为企业自身的知识,但未意识到保留知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企业解吸能力的提升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15.
产品创新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下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但产品创新项目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产品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己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产品创新项目风险评估是产品创新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产品创新项目成功关键。本文从企业产品创新特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具有企业产品创新特色的、个性化的产品创新项目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产品创新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产品创新管理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分析现行企业管理体系产品创新管理功能不足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建立含产品创新管理流程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管理创新,就是通过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科技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是辩证关系.强化林业科技管理创新有其必要性.建议在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林业科研院所改革,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建立稳定的投入与适度竞争相协调的林业科研立项新机制,完善林业科研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强林业科技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步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为探寻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对美国、英国、德国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②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英国则是注重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代表,注重信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③与欧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从协调统筹、规划建设、队伍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创新战略和发展方向、创新组织分布格局和主体行为均受到政府强烈的干预和影响。政府主导推动着创新进程,农业品种技术创新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技术创新领域。农业品种技术创新是农业品种技术与农业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有关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形成、变革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农业品种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创新对象的复杂性、活动的系统性、过程的长期性、投入的风险性、主体的多元性、效益的外部性等特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3种类型,然后对平乐县的农业概况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农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农业战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Aiming at the target of enhancing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 power and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the three dimensional innovation", namely the system innovation, the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and the service innovation, is the basic way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ve factors,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farmers' own organizational ability, thus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a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reorganiz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domestic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chose "the county innovation in China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s the first level index,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innovation" as the second level index. Totally four levels of indices, namely the strategy level, the mechanism level, the carrier level and the comment level, were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the county innovation appraisal system. The further adjustment and supplement of the indices and the choices of computational method must be completed through spot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