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低蛋白饲料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猪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配置而成的饲料。该饲料能降低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有效降低仔猪饲料成本,保证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减少仔猪氮和粪便排放量,缓解粪污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苏氨酸是猪营养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尤其是添加合成赖氨酸配制低蛋白质日粮时,猪日粮中的苏氨酸成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可进一步改善饲料的氨基酸平衡和降低饲料的配方成本。作者综述了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生理作用、免疫功能、缺乏症、营养需要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五)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对猪体的免疫功能和生长速度、成活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当饲料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时,可导致猪体免疫反应滞后,使免疫应答受到抑制。因此,要提供标准的全价饲料,适当的提高猪只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平,保证猪群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使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转,有利于抵抗各种疫病的侵袭。  相似文献   

4.
赖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俊  宋代军 《饲料工业》2006,27(8):48-5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蛋白质饲料资源供需缺口呈现出日益加大的态势(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1994),大力开发新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无疑是解决这一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同时,正确平衡畜禽日粮中的氨基酸营养、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报酬、促进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又一有效途径。氨基酸营养需要的研究正是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饲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饲料营养科学是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关键学科。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饲料营养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更好地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应广大研究、教学、生产、推广应用单位的要求,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决定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大会将于1995年5月上旬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期5天,以展示国内外研究、生产水平,开展学术、业务交流,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1营养对免疫的影响1.1蛋白质对免疫的影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影响许多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关于鸡饲料中蛋白质与免疫力的关系,一般以鸡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为中心进行研究。据研究表明当肉鸡饲喂缺乏(蛋氨酸)的饲料时,产生抗体免疫应答要比饲喂(蛋氨酸)充足的饲料低。  相似文献   

7.
苏氨酸是猪营养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尤其是添加合成赖氨酸配制低蛋白质日粮时,猪日粮中的苏氨酸成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可进一步改善饲料的氨基酸平衡和降低饲料的配方成本。本文综述了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生理作用、免疫功能、缺乏症、营养需要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动物营养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动物营养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与营养免疫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但同时动物营养的研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就动物营养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种公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种鸡生产中已经普遍应用 ,种公鸡日粮的营养水平与繁殖性能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许多学者对种公鸡配种期日粮营养水平与繁殖性能作了有益的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我国种鸡生产和种公鸡饲料的生产和应用。1 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影响  能量和蛋白质是公鸡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日粮中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总量或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可改善饲料代谢能的利用和增加能量沉积量。采食过量的蛋白质会降低能量的利用效率。缺乏能量时机体要动用体脂和氨基酸产能 ,缺乏蛋白质时会破坏组织中的氨基酸正常比例 ,…  相似文献   

10.
营养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动物的营养状况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机体的健康状况又影响着动物的营养需要。营养免疫学的诞生与发展为解决动物生产中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外关于猪的营养与免疫的研究热点主要有营养素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以及免疫状况对猪营养代谢和营养需要量的影响。对猪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相似文献   

11.
饲料是畜禽的“粮食”,也是人类的间接食品,饲料营养安全同食品营养安全一样,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文章对营养素的免疫功能、营养素平衡与吸收进行分析后写道:许多营养素及营养素间的平衡都对动物肌体的免疫有影响,因而在配制饲料或购买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营养问题。另外,要保证畜禽健康和高生产水平,首先应满足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并进而保证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的足量均衡供应。文章定义饲料安全是指:不产生对动物健康和正常生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和生活不利影响的饲料产品。文章列举了目前饲料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如植物性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动物性饲料原料的违规使用、抗菌素和激素等有害物的添加、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并忠告饲料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保证饲料安全是关键,在饲料生产中应采取全面、综合、具体的措施,而企业自律是保证饲料安全的“稳定器”。专家强调指出,当前饲料生产企业使用劣质原料、违禁饲料原料与添加剂;养殖企业又出现用药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及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动物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导致动物整体与内外环境的稳恒控制失败,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从而大大增加了饲料中和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药物及添加剂的用量,给养殖户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并严重威胁着畜禽和人类的健康,限制了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生产,由此给我国畜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白质饲粮原料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导致环保压力增大,制约着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低蛋白质精准营养研究将成为畜禽养殖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低蛋白质饲粮是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产品品质和机体健康的条件下,按照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晶体氨基酸,达到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的效果。文章就低蛋白质饲粮在鸡上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低蛋白质饲粮在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营养状况对猪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传染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猪处于营养的临界状态甚至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加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猪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营养因素对猪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作~概述。l蛋白质目前,关于蛋白质与猪免疫力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对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母猪在怀孕和泌乳期间分别饲喂9%和18%粗蛋白日粮,对仔猪合成抗体的能力没有影响,仔猪血清Igh、IgA、IgM的水平不受母猪口粮蛋白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范泽  王连生 《中国饲料》2021,1(13):66-72
为探讨在植物蛋白原料被高比例应用于鱼类饲料配方的情况下,赖氨酸作为饲料中第一或者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的精准营养需求,本文针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影响赖氨酸需求量的相关因素,阐明了赖氨酸在消化吸收、免疫功能、氮代谢等方面对鱼类健康的影响。目前,赖氨酸需求量及对鱼类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规格鱼类,且赖氨酸对蛋白质品质、肌肉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未来应开展大规格鱼类赖氨酸需求量及其对机体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为实现鱼类氨基酸精准营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鱼类|赖氨酸|需求量|健康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外饲料工业、养殖业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向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工作的科研、经营管理和广大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形势,应广大研究、生产单位及推广应用者的要求,国家科委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决定于1994年10月26日─30日在四川万县市联合召开“第三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工业、养殖业新技术新产品成果展示会”,以展现目前国内外研究、生产水平,开展学术业务交流、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战略与动态,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以利各养…  相似文献   

16.
禽畜饲养业的发展,对饲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的需要越来越多。因此,开发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是加快我国禽畜饲养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氨基酸饲料是动物营养强化剂。近20年来,由于此项新技术的应用,节约了大量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饲料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料生物技术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发展水平是国家饲料工业高科技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饲料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生产水平,符合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对策的需求。针对我国存在人畜争粮、饲料利用率低、大量秸秆浪费、饲料安全卫生质量差、饲料发酵工业技术落后、产品少等问题,“九五”以来在我国“ 863”项目、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资助下,通过高效、优质新产品的选育,发酵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有效提高了我国饲料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发酵工程产品及其企业的整体水平,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冯尚连 《饲料广角》2009,(15):26-27,40
近年来,蛋白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给饲料成本带来不少的压力。目前,饲料工业正逐步朝着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蛋白质原料.降低动物应激.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质日粮。但合成氨基酸的应用.会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Sohwedel等(2006年)研究表明.在泌乳期平均日失重1.20kg的高产母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缬氨酸为第3限制性氨基酸。因此.支链氨基酸的合理配比对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泌乳、免疫功能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交流科研、生产和应用技术的最新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和满足养殖业和饲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普遍面临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水平及磷酸氢钙品质等问题,湖南省饲料工业办公室和法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98湖南动物营养及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