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出了武穴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是个农业县经济不发达,而且存在着缺乏主题文化及特色旅游活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旅游发展,使这些年来旅游发展毫无起色。鉴于此,提出了打造"佛国广济,洞天武穴"、大力开发具有武穴乡土特色旅游活动等构想以达到促进武穴市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猴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猴石林林公园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森林景观、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大量游客,表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猴石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建设潜力,提出今后的发展应侧重于生态旅游开发,自助旅游项目开发及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等。不断提高猴石森林公园旅游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本地区经济与化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温泉旅游的概念,探讨了将温泉的养生功能与休闲度假产业完美结合,以带动温泉旅游的迅速发展。以湖北省为例,针对湖北省温泉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土绿化》2013,(8):22-22
湖北省武穴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林业用地面积48.2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6.69万亩)。近年来,武穴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县、市、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武穴”为目标,以“全民植树、全域造林、全力增绿”为抓手,以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管护跟进为保障,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5.09%,林木绿化率达37.78%,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品牌一直是中国、四川省、阿坝州、卧龙发展旅游的核心资源,在如何围绕大熊猫品牌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人们重视大熊猫品牌在市场中的效应而忽视了大熊猫的产品效应,致使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精品旅游、高端旅游、学生夏令营、科学考察等特色旅游项目有名无实。文章以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为例,根据《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对大熊猫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土绿化》2013,(8):22
湖北省武穴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林业用地面积48.2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6.69万亩)。近年来,武穴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县、市、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武穴"为目标,以"全民植树、全域造林、全力增绿"为抓手,以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管护跟进为保障,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5.09%,林木绿化率达37.7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2013年4月,武穴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县、市、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影视旅游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是一种旅游文化概念。针对影视作品对贵州旅游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了现阶段贵州发展影视旅游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发展贵州影视旅游的一些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齐立 《绿色科技》2019,(9):263-265
基于RMP理论,分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现状旅游市场和现状旅游产品,并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资源、森林旅游市场发展目标,对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进行总体定位,提出了重点发展4大主题类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天然结合,由于其具有健身功能和经济功能,深受市场和旅游经营者的青睐。本文分析了湖北省体育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体育旅游开发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何艳萍  胡道华 《绿色科技》2013,(11):236-237
探讨了旅游的教育功能开发,包括发展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促使国人素质提高,使旅游业与教育业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在尝试界定湿地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并依据湿地资源本身的属性、常见湿地景观的类型和湿地旅游活动的属性对湿地资源的分类进行探讨。分类结果应用于我国微山湖湿地的分类,能有效地指导当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森林旅游产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森林旅游产品的特征、发展趋势等因素,总结出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即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主题定位为理念、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休闲体验为重点、以乡土开发为特色。以期对不断发展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及经营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晶晶 《绿色科技》2020,(3):209-210,216
指出了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纳西族、摩梭人、傈僳族等各具特色的饮食、民族服饰、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丽江乡村旅游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单一、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乡村旅游发展处在亚健康状态。通过分析丽江乡村旅游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意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辛梅梅 《绿色科技》2014,(2):238-240
针对日照市渔家乐近来境况,提出了解决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中问题的对策,力求通过政府与民俗旅游协会合力,再加上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经验,积极开发特色精品渔家乐,大大提升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更新步伐,助推日照渔家乐的飞速直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涞水县野水峪旅游开发提供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发现野水峪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区位、充足的客源、优美的环境等优势;野水峪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即旅游开发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休闲度假和农业休闲需求的日益突出,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地基础设施匮乏,旅游发展处在野三坡的阴影之下,旅游开发资金来源单一,并且面临着"破坏性"建设以及盲目开发的威胁;最后提出野水峪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构想,即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广辟融资渠道筹措资金,依托野水峪的特色资源,开展度假村、水上游乐场、采摘园、汽车露营地等的建设,形成涞水又一特色旅游景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娟  张晓松 《绿色科技》2013,(6):274-276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正进入发展热潮时期,贵州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介绍了贵州的民族文化及其优势,分析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并描述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岳阳市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岳阳市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并分析了当前岳阳市开发旅游资源的有利因素: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组织良好,区域经济背景良好,旅游需求潜力大等。也指出了旅游开发存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缺少参与性旅游项目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岳阳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较高,独特性较强。对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进行分类。按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生物多样性、风情独特性、区位优越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争取政策倾斜,编制旅游规划,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打造西双版纳旅游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察北牧场第一分场旅游规划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既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有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日益成为许多草原牧(农)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河北省察北牧场第一分场的草原旅游资源丰富且特点突出,旅游开发价值很高。该旅游规划案例对于草原旅游,尤其是河北省的草原旅游,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侧重介绍了察北牧场第一分场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规划思路等内容,旨在探讨地理过渡地带开发草原旅游之路,以期实现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