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蝴蝶兰种胚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改良KC培养基是蝴蝶兰种胚萌发的理想培养基,添加10%椰子汁或香蕉泥,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椰子汁效果好于香蕉泥.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诱导蝴蝶兰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授粉后3~4个月果龄的蒴果,其种子播种萌发率高,原球茎块多.MS (0.5~1.0) mg/L 6-BA为最佳分化培养基,添加椰子汁有促进生长作用.蝴蝶兰小苗生根的适宜环境条件:温度为26±2℃,光照1 000 lx左右,培养基为1/2 MS 0.5 mg /L NAA 10%椰子汁 (v/v).  相似文献   

2.
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白芨种子无菌播种,实生苗进行增殖、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促进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6-BA 1 mg/L;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5 mg/L,丛芽增殖系数可达2.88,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5 mg/L+香蕉泥75 g/L.  相似文献   

3.
以青枫种子为材料,研究赤霉素、次氯酸钠、冷藏处理对青枫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67%;赤霉素溶液处理中以40 mg/L赤霉素浸泡青枫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61%,种子处理适宜时间为40h;冷藏处理不能明显促进青枫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同色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子成熟度及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对同色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50 d的种子在1/4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100 mL/L椰子水、1.0 g/L活性炭和2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播种后90 d萌发率可达70.3%;授粉后240 d的种子在含有0.5%有效氯的次氯酸溶液中处理40 min能最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成熟种子的萌发率从14.3%提高到69.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利用荔波唇柱苣苔种子无菌播种的方式研究荔波唇柱苣苔的组培快繁技术。通过激素组合,不同浓度配比等方式进行试验,建立荔波唇柱苣苔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0.5mg/L6-BA+0. 1mg/L NAA,有利于诱导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和小芽,培养基MS+1.0mg/L6-BA+0. 1mg/LNAA有利于增殖分化,MS+0. 5mg/LNAA培养基利于生根,生根率达可达9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墨兰无菌播种和根状茎的增殖情况,为墨兰的组织快繁提供参考。[方法]对金嘴墨兰的种子进行无菌播种,并对不同的培养基成分与培养条件在墨兰根状茎生长、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金嘴墨兰较适宜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2 MS或改良MS;在根状茎增殖过程中,KC培养基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8.1,其次为MS培养基,增殖倍数为7.4;6-BA和NAA的比例控制在2∶1效果较好;在墨兰生根培养过程中所加入的5种营养附加物香蕉泥、椰子汁、红薯汁、马铃薯汁、玉米汁都能够促进生根。[结论]根状茎增殖的较适宜培养基为KC+6-BA 2.0 mg/L+NA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1 g/L+0.1%炭粉;红薯汁对墨兰的生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有机添加物,筛选适宜的诱导、增殖及壮苗生根培养基组合。[结果]以MS+6-BA 1.0 mg/L+NAA 0.5 mg/L+椰子汁50 mL/L为石橄榄种子最佳诱导培养基,14 d可见种子萌动,45 d可分化形成丛生幼苗;以MS+6-BA 1.0 mg/L+NAA 0.1 mg/L+椰子汁50 mL/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其增殖倍数可达2.750倍,假鳞茎形成率达24.5%;以1/2MS+NAA 0.1 mg/L+AC 1 g/L为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苗高可达3.82 cm,根数1.9条。[结论]该研究为石橄榄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快速繁育优质种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灰岩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进行组培苗生产,为其工厂化组培育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岩金线莲种子为外植体,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进行无菌播种、原球茎增殖、丛生芽分化及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采用0.1%升汞处理灰岩金线莲蒴果20 min,灭菌率可达100%,且种子萌发不受影响。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泥有利于种子萌发,最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6-BA+0.2 mg/L NAA+60 g/L香蕉泥;在原球茎增殖培养中,低浓度的6-BA和NAA有利于灰岩金线莲原球茎增殖,最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2 mg/L NAA+60 g/L香蕉泥;丛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60 g/L香蕉泥+0.1%活性炭,原球茎分化丛生芽较多,生长势最佳;最适合灰岩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0 mg/L NAA+60 g/L香蕉泥+0.1%活性炭。【结论】利用灰岩金线莲种子进行无菌播种,通过原球茎增殖和分化,可获得大量优质组培苗,是实现工厂化育苗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月季种子发芽率及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月季种子为材料,开展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不同播种基质及无菌播种对其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低温层积处理的月季种子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月季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P<0.05),发芽率分别为55.56%和48.89%,发芽势分别为42.22%和30.00%;月季种子在河沙中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优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及菜园土基质;在MS培养基中添加GA3更有利于月季种子萌发,当GA3浓度为0.5 mg/L时,其发芽率为55.56%,发芽势为34.44%.[结论]低温层积处理、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浸泡月季种子可有效提高其萌发率;适宜的播种基质及培养基对月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春兰杂交种子非共生萌发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兰杂交种子非共生萌发即无菌播种诱导根状茎试验表明:培养基为MS+BA 0.1 mg/L+NAA0.1 mg/L+LH 5g/L+AC 1g/L时,其萌发率达到66.67%,添加水解乳蛋白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并促进根状茎生长,果龄8~9个月的蒴果播种萌发率较为理想;根状茎增殖分化培养基为WPM+6-BA 1.0 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最佳播种和扦插繁殖技术。[方法]采用磨破种皮和不同温度的热水浸泡种子处理,开展种子发芽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插穗年龄、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对常春油麻藤扦插的影响。[结果]种子不经任何处理,发芽率为28.3%,将种皮磨破后播种,种子发芽率为71.6%,明显高于种皮完好的种子发芽率;用热水浸泡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影响不明显;插穗年龄对扦插生根有显著影响,其中1~2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其次为多年生枝条,当年生嫩枝成活率最低,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较小。[结论]磨破种皮可明显提高常春油麻藤种子的发芽率,A2B3C2为扦插处理试验最优组合,即1~2年生枝条用200 mg/L的IBA处理,扦插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新疆紫草种子无菌苗的培养技术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对新疆紫草种子进行消毒,并将种子接种在不同激素、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用15%的H2O2消毒新疆紫草种子15min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最高达92.5%,较升汞消毒的种子发芽率高52.7%。培养基中加碳粉可以促进种子发芽率和无菌苗的质量。消毒方法对新疆紫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培养基和激素对新疆紫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以早熟梨新梨7号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胚龄大小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早熟梨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诱导新梨7号胚萌发和子叶转绿方面与White培养基相似,而在培养后期促进生根和成苗率方面优于White培养基;适宜培养基激素浓度比例为2.0 mg/L 6-BA+0.1 mg/L NAA;以胚龄85 d以后的幼胚培养较易成功。低温预处理对促进65 d和75 d胚龄的幼胚萌发和成苗效果优于85 d以后梨胚,且低温处理对胚萌发、子叶转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根率和成苗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翁春雨  任军方  符瑞侃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462-10463,10530
[目的] 为了得出促进紫玉盘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组合.[方法] 探讨3种外源激素GA、6-BA和2,4-D不同浓度对紫玉盘种子萌发的不同影响.[结果] 6-BA对紫玉盘种子的萌发起明显促进作用,最适浓度为25 mg/L.[结论] 外源激素对紫玉盘种子的萌发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鄂西南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种子为供试材料,用质量浓度为100、200、300、400 mg·L-1的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脱落酸(ABA)对楸树种子进行处理,测试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析外源激素处理对楸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源激素质量浓度为100~400 mg·L-1时,随着外源激素质量浓度的增大,GA3处理的种子无论在恒温还是变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先增大后减小;IBA处理的种子,在恒温条件下随着外源激素质量浓度的增大发芽率不断增大,而在变温条件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BA处理的种子,随着外源激素质量浓度的增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论恒温还是变温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一定质量浓度的GA3、IBA会对楸树种子的萌发起到促进作用,而ABA无论质量浓度高低均对楸树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槐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秀云  张仙云  马杰  桑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18-11419
[目的]筛选国槐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建立国槐植株再生体系。[方法]将灭过菌的国槐种子分别接种到4种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上,待苗长出2~4片真叶时,将叶、下胚轴、子叶分别接种于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然后将子叶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在2种芽分化培养基中,再将继代培养获得的有效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对国槐种子进行无菌苗萌发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6-BA能促进愈伤组织的产生;最适宜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6-BA+0.2mg/LNAA+0.5mg/LKT;芽诱导培养基MS+6-1.0mg/LBA+0.1mg/L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NAA,活性炭不利于国槐的生根培养。[结论]种子的萌发率与国槐的种子质量有关,与培养基的种类关系不大。子叶最适合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东林  李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00+7206
[目的]探讨植物激素对坚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坚龙胆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吟(6-BA)、吲哚乙酸(IAA)及浸种时间对坚龙胆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坚龙胆种子发芽过程中以200 mg/L GA3+5mg/L 6-BA+5 mg/L IAA配比并浸种48 h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达93%以上,种子开始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短,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影响坚龙胆种子发芽率的作用大小为IAAGA3浸种时间6-BA;经过植物激素处理可以提高坚龙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10 mg/L、20 mg/L和30 mg/L)对干旱胁迫(5%、10%和20%PEG)下桔梗种子萌发和植物激素(脱落酸、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20%PEG胁迫处理抑制桔梗种子萌发,外源添加水杨酸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苗长和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水杨酸浓度为10 mg/L时,各检测指标值最大; PEG胁迫处理下,10 mg/L和20 mg/L水杨酸处理后3种植物激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干旱胁迫下施加水杨酸处理可提高桔梗种子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并且对植物激素含量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水杨酸浓度为10 mg/L时缓解干旱胁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对比分析了15℃、25℃、35℃3种温度条件结合0、50、100、200mg·L-1 4种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马齿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马齿苋种子进行低温预处理,研究了低温对马齿苋种子发芽的效应。结果表明,35℃和100mg·L-1赤霉素处理对马齿苋种子发芽活性均有显著效应;温度和赤霉素互作可更有效提高马齿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100mg·L-1+35℃效果最佳;低温预处理能够提高马齿苋种子的发芽活性,并能改善发芽的整齐度和健壮水平。  相似文献   

20.
羽毛针禾组织培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适合于羽毛针禾种子发芽的培养基及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方法]以羽毛针禾种子为基础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6-BA对羽毛针禾种子的萌发作用不太明显,但加入6-BA后有利于种子个体的生长发育;GA3对羽毛针禾种子的萌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种子发芽最适培养基为1/2 MS+GA32.0 mg/L,可诱导出结构致密、绿色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较高浓度的2,4-D可促进愈伤组织较快发生,但浓度过高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抑制作用且容易导致愈伤组织的褐化现象,只有当2,4-D浓度为2.0 m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最大值,得到最好的培养效果。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2,4-D 2.0 mg/L+6-BA 0.5 mg/L为宜。[结论]为完善羽毛针禾的高频再生体系和基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