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等。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以1~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笔者就一起蛋鸡雏鸡发生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的诊断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tectious Bronchitis IB)是鸡的一种急性、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鸡生产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Schok和Haun(1931)首次报道了致呼吸道病变为主和成年鸡产蛋下降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Winterfield(1962)报道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肾病变型。我国邝荣禄(1982)在广东首先发现肾病变型IB。林绍义(1983)对本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1988年以后我国广西、江苏、上海、新疆、北京等地相继报道了本病并分离出病毒。1992年底,四川地区部份鸡场发生该病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和病毒的分离鉴定,本研究组在四川首次确诊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咳嗽、喷嚏和发出气管啰音。1931年 Scbalk 和 Hawn 在美国首先报道本病。我国早在50年代就有本病的报道,近年来有扩大流行的趋势。目前在国内,肾病型 IB 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s Brnchitis of Chickens,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of Chickens,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 病原与流行病学 1 病原学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冠状病毒科的代表种。 各地分离出来的病毒,在血清学反应和致病性上都可能有所不同。目前报道过的至少有10个血清型,Massachusetts 41, Connecticut, Iowa 97, Iowa 609, Holte,JMK,Clarlk 333, SE 17,lorida和Arkansas 99。刘福安(1999)认为至少有14个血清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或肾病变为主要特征.早期报道,IB主要危害幼龄鸡,后来发现IB还感染育成鸡及正在产蛋的鸡群,导致产蛋下降.40年代分离的M41是IBV的呼吸型,60年代Winterfield报道了IBV的肾病变型.我国从1978年开始,有关IB发生的报道逐年增多,80年代以后开始发现肾病变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对IBV从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利用经典的方法进行血清分型还少有报道,为此,作者在系统鉴定IBV分离株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等量病毒等量血清的交叉中和试验对3株分离毒进行了血清分型,旨在能为肾病变型IB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首先报道于美国,1936年由Beach和Hudson确定本病的病原为病毒.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根据临床与组织嗜性通常可分为呼吸型、肾病变型和腺胃病变型三种类型.自1995年以来,腺胃病变型IB在我国部分省(市)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肾型、腺胃病变型IB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D971P株),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邝荣禄于1972年首次报道在广东省发生鸡的IB,随后国内大部分省份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目前流行的IB主要有吸型、肾型、肠型、腺胃型等几种类型,其特征为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有的剖检可见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各种年龄、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重要疾病,对各类鸡(种鸡、肉鸡、产蛋新母鸡)均可在生产上引起显著的经济损失,对商品蛋鸡尤为重要。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特别偏爱呼吸道粘膜(呼吸道脆弱的内衬)和输卵管。IB病毒的某些毒株也损害肾。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肾等组织出现病变等,产蛋鸡的蛋产量和质量均下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IB的防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lnfec-tious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 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简写为IB)是鸡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由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简写为IBV)的感染而引起。主要引起呼吸、生殖和消化各系统病变,此外,引起雏鸡肾炎—肾变病的报道也甚多,尤其是在澳大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从1931年Schalk等首先在美国报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来,研究工作者就对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并在病毒的分离、鉴定、检测和诊断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4.1 流行(?)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4.2 病原 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该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和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泛嗜性以及毒株的变异,导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类型不断发生改变,临床类型越来越多,给有效综合防制带来一定困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已成为当今危害养鸡生产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其常见类型、诊断、综合防制方法介绍如下,以便为正确诊断和综合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荣骏弓 《北方牧业》2003,(24):26-26
<正>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根据临床与组织嗜性通常可分为呼吸型、肾病变型和腺胃病变型三种类型。自1995年以来,腺胃病变型IB在我国部分省(市)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肾型、腺胃病变型IB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D971P株),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该疫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科研究员荣骏弓等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971株)并进行了系统鉴定,该成果"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于2003年1月20日通过了农业部成果鉴定,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2等奖。利用该病毒(IBV-D971株)在SPF鸡胚上连续传105代,培育出  相似文献   

19.
董世璧  李昺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24):27-27,2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传染病。以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造成“假母鸡”和重大经济损失为特征。目前在世界各养鸡国家均有发生,并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鸡群传染病。特别是肾病型等变异株的产生,给养鸡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IB仍然是养鸡业的一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笔者综述了IBV的基因组结构、蛋白组成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