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在西北旱寒区海拔1 477~2 300 m、极端最低气温-22.7~-31.6℃、年平均气温5.9~8.7℃、年平均降水量92.0~630 mm、无霜期150~172 d的地区,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的冬油菜,仅白菜型冬油菜能够越冬,越冬率最高达到100.00%,生长发育正常,且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生育期275~295 d,含油率40.84%~44.15%,产量1 500.0~4 400.3 kg•ha-1。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和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越冬率0~100%。根据越冬率与抗寒性,可将参试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划分为超强抗寒性、强抗寒性、抗寒性和弱抗寒性品种(系)4种类型。在乌稍岭以东地区,一般抗寒品种(系)均能越冬,但在河西走廊,只有超强抗寒性品种(系)和强抗寒性品种(系)才能越冬,【结论】在西北旱寒区,发展白菜型冬油菜生产是可行的,从而使冬油菜栽培种植北界向北向西延伸1 000多公里,海拔由1 000 m提高到2 300 m左右,纬度由35°30′提高到39°46′。冬油菜北移进入中国西北旱寒区种植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区冬春季植被覆盖度,同时为该区发展一年二熟耕作制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北方寒区冬油菜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榆中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引进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饲用甜菜新品种陇饲1号,在冬油菜收后移栽取得了显著效益.2001年采用冬油菜收后移栽陇饲1号,前茬冬油菜产量1 500~3 750 kg/hm2,陇饲1号平均产量59 490 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庆阳市冬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鑫 《甘肃农业》2004,(1):56-57
冬油菜是庆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据 2 0 0 1年统计 ,栽培面积 1.71万公顷 ,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 2 9%。产量 10 74kg/h 。庆阳市冬油菜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 ,山、川、塬皆有种植 ,属于全国冬油菜的北部边缘地带 ,境内降雨量 50 0~ 6 0 0毫米 ,其中 7~ 9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山旱地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水地处西北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海拔700~3 900 m,大部分地区海拔1 100~1 800 m,年降水量450~740 mm,年平均气温7.0~10.9 ℃,1月份平均气温- 5~-3 ℃,境内92%以上的耕地为山旱地.白菜型冬油菜是该区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它既是广大农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又是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左右.由于冬油菜主要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下的山旱地上,播种期和春季现蕾抽薹期常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加之栽培管理粗放,冬油菜各生育阶段病虫害发生较重,因此油菜籽产量一直低而不稳 .笔者根据近几年栽培试验及生产示范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冬油菜收后复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宁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由河北省承德市长城种子公司研制的早熟玉米新品种承单22,在冬油菜收后复种取得了显著效益.2001年在李店乡采用冬油菜收后复种承单22 1.47 hm2,前茬冬油菜产量1 875~2 340 kg/hm2,承单22平均产量4 935 kg/hm2;2002年在威戎镇示范3.33 hm2,前茬冬油菜产量1 995~2 715 kg/hm2,承单22平均产量5 280 kg/hm2.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冬油菜复种地膜菜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油菜是武山县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 666.7 hm2左右,且80%集中在海拔1 400~1 800 m的山区.近年来,由于秋雨较为充沛,春旱对冬油菜的影响相对减轻,山区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新疆冬油菜越冬率、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根冠比,以分析不同冬灌条件下,对冬油菜越冬率、生育特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冬油菜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冬油菜的越冬率,并对不同冬灌条件下冬油菜的鲜干重、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根冠比、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冬季灌溉对冬油菜越冬率、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根冠比、产量和经济性状有着一定影响.正常冬季灌溉量、1/2冬季灌溉量、1/3冬季灌溉量、1/4冬季灌溉量、不冬灌5个处理中,1/2冬季灌溉量处理单株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根冠比相对较高,正常冬灌处理越冬率、叶片数相对较高,而不冬灌处理(CK)各项指标都最低.[结论]适宜的冬季灌溉量能保证冬油菜越冬率提高,对后期冬油菜的一些生育特性及最终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奠定基础.新疆地区冬油菜适宜冬季灌溉量在450~900 m3/hm2.  相似文献   

8.
冬油菜是甘肃省庆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山、川、塬皆有种植,属于全国冬油菜的北部边缘地带。境内降雨量500~60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年平均气温8~10℃,日照充足: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层深。土质良好,较适宜于冬油菜的生长,生产潜力较大。但是,由于当地冬油菜生产仍属粗放管理,严重影响了冬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麦积区半干旱区白菜型冬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市麦积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748-2559m,大部分地区海拔11001800m,年降水量506.3~754.4mm,年均气温7~12℃,1月份平均气温-2~-1℃,87%以上的耕地为半干旱地,白菜型冬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2600hm。左右。由于冬油菜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下的半干旱地区,春季现蕾抽薹期常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管理粗放,冬油菜各生育阶段的病虫害发生较重,因此,油菜籽产量一直低而不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近几年栽培试验及生产示范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天水市麦积区的白菜型冬油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寒旱区冬油菜品种引进种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内蒙古寒旱区冬油菜播种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寒旱区种植冬油菜的适宜播期为8月15~22日.冬油菜品种陇油6、7号产量在200kg/667m2左右,经济效益达到800元/667m2,实现了“春小麦—冬油菜—向日葵等作物的两年三熟”.对促进内蒙古寒旱区冬油菜生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