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莼湖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牡蛎,莼湖沿海一带农民都叫“蛎黄”,牡蛎肉为白色,质细又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称。蛎肉还可加工成蚝鼓或罐头、蚝油等。牡蛎肉煮成汤汁,味道很鲜,莼湖沿海的群众用蛎肉烧年糕汤或面条,或者在一只汤菜里放入一些蛎肉,就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2.
牡蛎又名蚝、蛎黄、海蛎子,不仅味道鲜美.还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我国列为首批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牡蛎有滋阴潜阳、镇静敛汗、固精止带的功效。牡蛎富含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完善且含量高,可消炎解毒、  相似文献   

3.
乐清牡蛎     
乐清湾盛产牡蛎,是浙江省的重点产区。该地所产的牡蛎体形大、肉质嫩、肉色白、味鲜美、营养好,因而久负盛名。 牡蛎北方称海蛎子,南方称蛎黄、蛎勾、蚝、蚵等,属海生双壳软体动物,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牡蛎的营养价值很高。享有“海中牛奶”之美称。名列山珍海味之中。而且,牡蛎对人体还有保健和治病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牡蛎,俗称“蛎黄”。其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称。蛎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蚝鼓或罐头;煮蛎肉的汤汁经浓缩后制成蚝油,是上等调味品。宁海县牡蛎养殖历史悠久。八十年代全县推广立体式水泥条养蛎,平均亩产达520公斤左右,比传统的地播法增产三倍多,单产大幅度提高。宁海县块山镇渔民尤孝浓,自1983年起承包浅海  相似文献   

5.
广西牡蛎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促进广西牡蛎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政府管理部门及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对当前广西牡蛎养殖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阻碍当前广西牡蛎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广西牡蛎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结果]目前广西牡蛎养殖业普遍存在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牡蛎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牡蛎加工方式落后、牡蛎贸易链短等问题.[建议]通过挖掘本地种质资源优势,建立无特定病原体(SPF)牡蛎原种场;合理规划养殖,构建安全高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模式;研究、引进养殖和加工新技术,延伸牡蛎产业链条等方式,以促进广西牡蛎养殖业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牡蛎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遗传育种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双壳贝类,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对牡蛎的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几种常见的DNA标记技术如RFLP、RAPD、AFLP、微卫星、SNP和EST等在牡蛎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在牡蛎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建立包括牡蛎品种的形态学和分子信息在内的种质库,研究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并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标记一些特异性基因,进行牡蛎的遗传选育.  相似文献   

7.
广西钦州湾牡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方法扩增66个广西钦州湾牡蛎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COI)片段,纯化后经测序分析,得到535 bp的碱基序列,其中A、T、G、C、A T和C G含量分别为23.8%、37.5%、20.5%、18.2%、60.5%和39.5%。比较它们与香港牡蛎和有明巨牡蛎COI序列的差异,钦州湾白肉牡蛎与香港牡蛎COI序列完全相同,而红肉牡蛎与有明巨牡蛎序列相同。DNAStar软件对比分析发现30个突变位点,其中16个位点为转换,14个位点为颠换。MEGA4软件构建NJ系统进化树显示白肉牡蛎和红肉牡蛎分为不同的2支。据此初步认为广西钦州湾牡蛎可能为2个不同的种群,COI基因片段可作为分析牡蛎种群遗传和系统发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广西钦州湾牡蛎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广西钦州湾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和系统进化情况。【方法】以采自广西钦州湾的37个白肉牡蛎和29个红肉牡蛎个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比对,检测牡蛎的遗传多样性;计算牡蛎不同单倍型及GenBank中已登载的4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其NJ和UPGMA系统进化树。【结果】66个白肉牡蛎和红肉牡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PCR产物大小约为600 bp,扩增产物纯化并去除引物序列后获得约535 bp的核苷酸序列;碱基组成平均为:T 37.5%,C18.2%,A 23.8%,G 20.5%,A+T 60.5%,C+G 39.5%,A+T含量高于G+C含量。运用DNAStar软件对66个钦州湾牡蛎序列进行比对,白肉牡蛎中共检测到4个多态位点,包括3个转换位点和1个颠换位点,有4种单倍型;红肉牡蛎中共检测到26个多态位点,转换位点和颠换位点各13个,有3种单倍型。GenBank中香港牡蛎COI序列与白肉牡蛎的遗传距离为0.000,有明巨牡蛎COI序列与红肉牡蛎的遗传距离为0.011,白肉牡蛎与红肉牡蛎的遗传距离为0.146;NJ和UPGMA系统进化树表明,白肉牡蛎与红肉牡蛎亲缘关系较远,白肉牡蛎与香港牡蛎聚为一支,红肉牡蛎与有明巨牡蛎聚为一支。【结论】序列特征、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可用于牡蛎的种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天津沿海的牡蛎种类,在独流减河口、北疆电厂防波堤和东疆港3个采样点共采集了127个野生牡蛎,首先对牡蛎样本进行形态学指标测量,然后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序列分析,对牡蛎种类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16个COI基因序列共得到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为0.76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1 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牡蛎序列首先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聚为一支,然后和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聚为一支。综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的结果,确定天津沿海3个地点采集的牡蛎样本均属于长牡蛎,说明天津海域的牡蛎种类组成较为单一。此次研究并未发现前期报道中的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及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需要进一步增加采样点以得到更全面的结论。研究结果对了解天津野生牡蛎资源状况、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析广西地区牡蛎产业的特征及困境,研究该地区牡蛎产业的发展策略,促进牡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地调研广西牡蛎产业的发展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农业部及当地主管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广西牡蛎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尽管该地区牡蛎养殖历史悠久,但牡蛎苗种选育仍处于传统阶段,加工停留于前处理阶段,销售渠道缺乏监控。该地区牡蛎养殖具有整体效益较差、销售单价差异大、成本构成差异明显、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等关联特征,同时存在海域管理力度不足、环境污染程度加重、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链创新驱动力较弱、产业公共政策欠缺等问题。若要实现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出台相应公共政策,并合理区划海域功能、保护海洋生态、改进产业管理、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合作组织聚合功能、发展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冷冻牡蛎加工工艺。[方法]以牡蛎为主要原料制成冷冻牡蛎,研究了臭氧水浓度、三聚磷酸钠浓度、食盐和茉莉花茶复配物浓度和壳聚糖浓度对冷冻牡蛎感官质量、干耗和汁液损失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冷冻牡蛎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表明,选用臭氧水消毒、三聚磷酸钠漂洗、食盐和茉莉花茶复配物去腥和壳聚糖溶液进行镀冰衣处理,冷冻牡蛎的模糊综合评价总分均高于未处理的冷冻牡蛎,而干耗和汁液流失率均低于后者;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的冷冻牡蛎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食盐和茉莉花茶复配物浓度3.0%、三聚磷酸钠浓度3.0 g/kg、壳聚糖浓度3.0%、臭氧水浓度2.0 mg/L。[结论]研究可为冷冻牡蛎工业化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牡蛎壳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是世界著名而常见的贝类,我国牡蛎产量占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对牡蛎的开发主要是加工其可食用部分,大量贝壳则作为垃圾被丢弃。这些废弃的贝壳中残留的有机物在长期堆放过程中腐败发臭,危害居民生活,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一、牡蛎壳的构造及物质组成1.牡蛎壳的构造牡蛎壳由有机质通过生物矿化调节形成。牡  相似文献   

13.
牡蛎壳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牡蛎产量的逐年增大,牡蛎壳的大量堆积成为限制牡蛎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研究牡蛎壳的加工利用对促进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综述了牡蛎壳的物质结构和化学组成,以及牡蛎壳在不同领域的的应用,旨在为牡蛎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蛎养殖区水质、表层沉积物及牡蛎体质量状况,为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生产区域划型、质量监控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1年在钦州市龙门港至茅尾海和防城港市茅岭至企沙湾主要近江牡蛎养殖区分别设置5个监测点,采集养殖区水质、表层沉积物和牡蛎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广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蛎养殖区水质、表层沉积物中没有出现重金属镉污染(超标)情况;但养殖的近江牡蛎出现少量重金属残留超标情况,并且牡蛎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镉富集现象。表明牡蛎对重金属镉富集作用明显,是重金属镉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该关注重金属镉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以湛江牡蛎为原料,对其水提物抗氧化性进行研究。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牡蛎水提物具备一定还原能力,但远低于VC,1.08 mg牡蛎水提物的还原能力仅相当于28.8μg Vc。通过对DPPH·、·OH及·O2-等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考察了牡蛎水提物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8 mg/m L牡蛎水提物溶液的DPPH·清除率为90.63%,牡蛎水提物清除DPPH·的能力强于VE;0.6 mg/m L牡蛎水提物的·OH清除率为77.23%,牡蛎水提物清除·OH的能力低于硫脲;高浓度的牡蛎水提物可较好地清除·O2-。另外,测得牡蛎水提物中短肽占总蛋白含量的50.09%,高含量的短肽可能是牡蛎水提物具备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牡蛎幼虫数量的变动情况,旨在提高牡蛎采苗效果。【方法】对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海水水温、盐度、pH等环境因子和牡蛎幼虫数量等指标进行监测,配合天气、潮汐、牡蛎性腺成熟度分析,探讨牡蛎幼虫出现高峰期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结果】2011年5~7月钦州茅尾海沙井采苗区牡蛎亲贝出现1次繁殖高峰期(6月25日~7月3日),繁殖高峰期出现时海区水温和盐度大幅下降,水温平均下降幅度约3.0℃,盐度平均下降幅度4.0‰~8.0‰,pH平均降幅0.97;监测期间海区牡蛎幼虫数量出现5次峰值,分别是5月21日、6月17日、7月1日、7月12日和7月18日,对应的牡蛎幼虫数量分别是2.87×104、2.13×104、1.94×104、11.94×104和1.69×104个/m3,且0.5m水层的幼虫数量较2.0m水层多。成熟牡蛎亲贝数量、精卵排放时间和排放量、潮汐海流是造成幼虫数量变动的原因。【结论】钦州茅尾海牡蛎幼虫数量的变化与海区牡蛎亲贝性腺成熟度及海区环境因子变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牡蛎壳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壳是沿海地区产量较高的一种贝类固体废弃物,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并且含有大量的钙元素以及铁、镁、锌等20种微量元素和甘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等17种氨基酸,在工农业生产及医药保健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该文综述了牡蛎壳的化学组分与特性以及国内外对牡蛎壳的开发利用情况,以期拓宽牡蛎壳的综合开发思路,为牡蛎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广西牡蛎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竞争局面与存在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为广西牡蛎产业提质增效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深入分析广西牡蛎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和潜力、面临竞争局面及其风险,并围绕国家提出的“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等方针政策及“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广西牡蛎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其主产区集中在钦州、防城港和北海,主要养殖海域包括北仑河口、珍珠湾、钦州湾、茅尾海、大风江口、廉州湾及铁山港海域等。广西钦州茅尾海是我国最大的香港牡蛎半人工采苗和苗种供应基地,占全国蚝苗繁育的70%,年产蚝苗超过1.5亿支(串),蚝苗产值约5.00亿元;苗种供应辐射范围居全国第一,部分苗种远销广东、福建及海南等地,甚至出口文莱和越南等东盟国家。广西作为我国牡蛎的四大主产区之一,其牡蛎产量占全国牡蛎产量的40%,但产值仅占牡蛎市场的20%。此外,广西牡蛎产业面临着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种质遗传改良滞后及极端性气候事件影响大等竞争局面及风险。【建议】广西牡蛎产业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开展现代生态养殖及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优势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打造广西牡蛎品牌、构建牡蛎健康养殖新模式、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开展病害防控与质量安全监测、加强专业协会与互保联保制度建设、增加产业科技创新投入等措施,有效促进广西牡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牡蛎礁恢复及碳汇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礁是温带河口和滨海区一种特殊的海洋生境,它具有生物生产、净化水体、提供鱼类生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岸侵蚀等重要功能,根据对长江口牡蛎礁恢复工程的跟踪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估该人工牡蛎礁恢复及碳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2010年期间,该人工牡蛎礁牡蛎种群的增长迅速,2005年牡蛎平均密度和生物量达到最高,以后各年牡蛎生长过程中存在自疏现象和死亡,总密度下降,但个体增长。牡蛎礁上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呈快速的增长趋势,2004年至2010年共出现大型底栖动物47种,至2010年8月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941ind·m-2和44.51g·m-2。该人工牡蛎礁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通过牡蛎的钙化过程,单位面积年固碳量为2.70kg·m-2,年平均固定碳量达3.33×104t,直接产生的年平均固碳效益达837万元,相当于营造1110hm2热带森林。  相似文献   

20.
牡蛎养殖风力指数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创新型工具,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保险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可以为牡蛎养殖产业振兴提供保障。对牡蛎养殖风力指数保险进行设计,包括四个关键步骤:分离气象产量、建立风力指数、确立风力等级与气象产量的关系、厘定保险费率,为牡蛎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