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害鼠危害林下参的初步观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林下参生产的害鼠主要指东北鼢鼠(俗称瞎耗子)和花鼠,在辽东山区此类害鼠危害林下参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对高龄的林下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甚。2004~2008年我们对害鼠为害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市鼠害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3~2005年对克拉玛依境内的害鼠种类、数量分布和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境内的害鼠分属1目、3科、11属,共计13种.为克拉玛依市农林牧业害鼠的决策防治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门源县农田高原鼢鼠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源县鼠类分布广、密度大、危害重.通常危害农田、草场及林地的害鼠有四种,主要为高原鼢鼠、小家鼠、褐家鼠及鼠兔.它们从农作物播种至收获,均危害作物.播种后,取食种子;生长期,啃食青苗,土丘压青;成熟期,拉食穗粒;收割后,危害捆子,特别是高原鼢鼠已成为门源地区主要的害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发生特点根据近几年监测,吐鲁番市农田主要危害的鼠种是红尾砂土鼠、褐家鼠和小家鼠;小家鼠主要在农户家和温室大棚发生危害;褐家鼠主要在城郊农田和农户家发生危害;红尾砂鼠在葡萄地、蔬菜地、农户家(包括葡萄晾房及仓储房)均有发生危害。二、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抓住害鼠发生特点,统一行动,在畜禽场四周、农舍、宅基边和温室大棚开展农田灭鼠工作。①对温室缓冲间及周边区域,经常清扫,修复墙体洞穴,破坏害鼠繁殖地及活动场所,用水泥或石块堵好墙体洞穴。  相似文献   

5.
农区鼠害防控采取春季防治压基数,秋季防治保丰收的防控策略;总体目标是鼠药使用量逐步降低,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全省农区不出现鼠传疾病疫情;防控对策有"毒饵站"灭鼠技术、地下鼠的防控、TBS技术及器械防控、生态环境治理控制农区害鼠。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州天然草地害鼠对牧草危害及运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害鼠种群数量,从而降低牧草损害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原害鼠对牧草的危害程度及运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害鼠,降低牧草损害量,并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草原鼠害对牧草的危害程度和运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害鼠对牧草损害量及控制牧草效率的灰色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田鼠害防治现状及今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列出我国农田最重要的20种害鼠,指出它们对农业危害的严重性以及三大鼠传病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阐述了我国害鼠防治工作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鼠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鼠害防治的8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板齿鼠是华南地区农田的重大害鼠,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水利设施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阐述了板齿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和种群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并针对板齿鼠的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花鼠危害林下参参籽的观察研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荣 《特产研究》2009,31(4):78-79
花鼠危害林下参参籽,给参农造成很大损失。为减少损失,对其危害习性进行观察,并切磋捕杀方法,以便寻求更加合理有效地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鼠类危害的环境生态修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鼠类危害的环境生态修复的含义和理论发展.应用功能高效、结构和谐、持续控制和经济合理的鼠类危害的环境生态修复原理,从系统论和创新的观点等8个方面论述了害鼠生态调控修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鼠害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笔者通过对召陵区食用菌种植基地多年实地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基本摸清了危害食用菌的害鼠种类、生活习性、危害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了鼠害综合防控对策,为当地食用菌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田害鼠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 ,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农田害鼠渐趋严重。老鼠不但取食种子 ,咬啃青苗 ,造成缺苗断垄 ,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 ,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 ,同时破坏田间环境 ,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我县常年受害面积二十五万亩以上 ,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5 %左右 ,年损失粮食数百万千克。加之龙陵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复杂 ,有利于害鼠的生育繁殖 ,据调查 ,我县平均每亩农田有鼠类10.54只 ,超过防治指标3%夹次的4.51倍。一、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1.主要害鼠种类。调查表明 :我县主要…  相似文献   

13.
褐家鼠原产东南亚,是我国100种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为世界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鼠种,我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均有分布,是我国城乡主要害鼠。褐家鼠曾随兰新铁路入侵新疆,严重影响新疆鼠类多样性,并造成巨大损失。青藏铁路通车,须重视防控褐家鼠随青藏铁路侵入西藏。  相似文献   

14.
稻田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稻田害鼠种类、数量、生物量及害鼠在稻田的空间配置、对水稻的趋向为害和水稻鼠害株的消长。研究结果明确了危害水稻的重要害鼠是黄毛鼠和板齿鼠,它们具有聚集危害的特点;造成水稻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是幼穗形成至齐穗期;黄毛鼠聚集早熟稻田危害时,多在稻田田面活动与危害,少在田埂上活动;板齿鼠聚集在适宜其栖息的稻田危害。根据害鼠聚集稻田危害的时问和特点、害鼠空间配置,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宁夏草原害鼠及鼠害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夏有啮齿动物38种,重要的草原害鼠20种,甘肃鼢鼠,长爪沙鼠和达乌里黄鼠是对草原危害最大的鼠类,文章概述了草原鼠害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控制我区草原鼠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城地区农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运城地区农田鼠类种群结构、分布、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城地区农田害鼠种群结构为达乌尔鼠、仓鼠、花鼠、子午沙鼠、黑线姬鼠、岩松鼠、中华鼢鼠,优势种为达乌尔鼠、仓鼠,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坡地、旱地,且以小麦、油料作物、果树受害最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丰宁农区鼠害发生特点,提出适合该地鼠害防控的物理、生物、生态结合毒饵站等灭鼠技术及应对措施,使丰宁鼠害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达到防控灭鼠、降低害鼠危害目的。  相似文献   

18.
TBS技术即捕鼠器+围栏系统(trap-barried system)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一项新型、环保、无害化控制害鼠技术。卢龙县作为农区鼠害发生重点县之一,于2015年首次实施了TBS围村灭鼠试验示范。结果表明:TBS捕鼠结果与传统鼠夹法调查结果高度相关,说明TBS作为害鼠监测手段是有效的,能够反映鼠情发生发展动态的真实情况。且TBS捕鼠效果较好,对害鼠有较高的防控作用。通过试验,证实了农舍、农田间的害鼠迁移现象,并为控制农舍、农田间害鼠的互相迁移提供了新的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半荒漠区鼠害区划及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自1988-1993年历时5年的时间在内蒙古半荒漠区约11万km^2(涉及行政上12个旗、县、郊区)的调查区域内共设置259个样方,以夹日法调查为主,并辅以线路调查法、地箭法、踪迹法等方法,共布放有效夹日131109个,捕获啮齿动物36种,加之80年代以来作者在该地区的工作,共采集啮齿动物标本5000余号,基本查清了该地区啮齿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及其危害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害鼠对农业、牧业、林业危害遥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地阴山北麓的旱作农田是受害鼠危害较重的地区;而半荒漠草原中严重退化的荒漠草原鼠害极为严重;林地则为人工林地及育苗圃内遭受鼠害较重。根据其危害特点将该地区害鼠区划为6个大的危害区的11个害鼠害区类型。  相似文献   

20.
鼠害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我国害鼠的主要种类,鼠类对农业、林业、牧草业和其他行业在近几年所造成的危害,分析了鼠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认为鼠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和不育剂的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认为植物源灭鼠药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其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